4.百年经典—87版红楼梦电视剧(重点讲述)
说到八七版红楼梦,可谓是中国电视连续剧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既是诸多红学家努力的成果,同样也是诸位演员以及整个剧组的全情投入。在此说些题外话,我个人认为由郭霄珍老师扮演的史湘云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活脱脱一个真湘云,湘云的娇憨可爱和真性情演绎的十分灵动,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此对郭老师以及整个八七版红楼梦剧组表达真挚的感谢。下面回归正题,谈到这部传世佳作,周岭作为编剧可谓功不可没,由于鄙人没有读过周岭老师的书,仅仅在小破站看过周岭老师的视频,周岭老师在小破站有号,叫“周岭说红楼梦”经常发红学的相关视频,诸位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其中有一期便是讲的争议颇多的旧时真本的内容,链接附上:
【说曹雪芹95:说说旧时真本的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841187De/?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396b1b00bb125bb1be2d58c8049fb64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周岭老师在视频里没有明确表示站队哪一边,是否承认旧时真本的部分可信性,但周岭老师说,在编写87版红楼梦结局时就有借鉴或是去探究旧时真本的叙述,个人感觉老先生还是比较认可的,如果不认可大可不必去研究或是借鉴,旧时真本在红学界还是收到普遍的认可的,因为部分成书时间早于程高本其中很有可能保留了一部分曹公原意或情节,值得人们去分析探索一二。
首先我们先要讲明一下87版红楼梦关于湘云的结局,在87版电视剧中,宝玉从狱神庙中被释放,(个人认为这一段不管是情节非常还原,感觉与真本中的狱神庙所发生的事很贴切,小红贾芸仗义探庵,但没有茜雪的再次出现,以及王熙凤在狱中病死确实有所不足,但不可否认,本段拍的还是非常贴近曹公原意的),出狱后在江边碰到流落花船之上的湘云,湘云
那句“爱哥哥!赎我”真真叫人肝肺皆摧,而后宝玉与湘云在一声声“爱哥哥”中依依惜别,(泪目)。我们现在仅仅讨论最终拍摄出来的这个结尾,首先,这一段宝湘离别的戏在情节上极具戏剧冲突,令人深深带入故事背景中,演员郭霄珍老师和欧阳奋强老师拍的也是相当的好,尤其是云妹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之后又透露,这一段拍摄时郭霄珍老师是真情实感,深深把自带入湘云了,并没有所谓的什么风油精滴眼睛之说,在此对郭老师以及老一辈艺术家们致敬)曾经那个简单爽利,娇憨可爱的湘云,如今却是浓妆艳抹沦为客人的玩物,真是令人不禁落泪,而且从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上来第一句是“林姐姐还好么?”,湘云即使自己饱受苦难,但第一个想起的依旧是林姐姐。剧组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情节是因为凹晶馆中,黛玉湘云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闲云野鹤,漂泊水上,行踪难觅,不就是船妓么,我觉得这么分析确实没什么问题,但守寡的暗示,结合的暗示都遗弃了,仅仅以沦落船妓为结尾难免过于草率了,但沦落为船妓很有可能是湘云整个80回后,四大家族败落后的一段时间的境遇,即走向最终结局的一部分过程情节,并非真正以船妓结尾。但总的老说,抛开伏笔不谈,这一段情节的表演也好,情节好确实是绝唱。总的来说最终拍摄的湘云以此结尾收场也属无奈之举,资金不足的原因便是酿成次结局草草收尾的遗憾,此等传世佳作,百年经典影片却因资金不足草草收尾,叹叹,这何尝不和曹公原笔的完整版红楼梦一样呢,细思极恐。
下面我们来来看看本来的剧本,湘云是何等结局:
贾政最终从死刑改为了流刑。劝贾宝玉跟着一块去,贾宝玉决心自食其力,成了一名打更人。王夫人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一日在贾宝玉打更时被已沦落为船妓的史湘云撞见,史湘云央求船夫靠岸,随后发生的事与电视剧一样,宝玉冲撞了贵人。但在原剧本里,这位贵人是北静王。原来北静王一直都在找宝玉,但是宝玉却不愿接受北静王的救济,只是想到史湘云的哀求,他才收下了北静王给予的珠宝财物。
告别北静王,在前往去赎史湘云的路上,宝玉忽然明白了,一切都是假的,虚幻的,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开始慢慢明白,自己是前来渡劫的神瑛侍者。于是他把这些财物全部扔进了河里。(这就是一道心劫。以北静王赠的财物,赎出史湘云绰绰有余,剩余的钱财自然可以继续生活,可这样自己依然被困在这个幻境里。)此时,荣国府与宁国府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他一路乞讨一路前行,此时神瑛侍者的灵性已通,这个世界在他眼里处处都是假象,处处是荒唐,他已经看出那些所谓的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只不过是那些正在轮回渡劫的情孽情鬼在照着警幻剧本挣扎而已。尤其是他看到贾雨村被收押时,他更是毫无顾忌地放声大笑。
(宝玉笑贾雨村不是因为复仇的快感,此时他的灵性已通,万物不絮于怀,他是在笑警幻仙子的幻境已经被他看穿了。)在蒋玉菡家住了最后一晚,袭人说了她离府后的情况,说自己不如晴雯刚烈,没能一直陪着宝玉,离府后她的哥哥给自己找了门亲,看到汗巾子才知道一切可能早就被注定了。蒋玉函说宝钗和麝月早些时候被卖到了附近,被他赎了出来,只不过这几天雪太大,便暂时安置在客栈。明天就会把人带回来。
(这就是神瑛侍者最后一个难关。如果他安心等宝钗和麝月来,然后开始生活,就代表他依然凡心未了,逃不脱幻境。)
第二天一早,宝钗来到蒋玉函家时,人间已无贾宝玉,神瑛侍者终于大彻大悟,渡劫完毕,回赤霞宫去了。
当宝钗再打开包裹着通灵宝玉的包裹时,里面空无一物,通灵宝玉最终也回去了。
评析:看完原剧本,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本人在看完原剧本后觉得原剧本写的相当不错,而且令人耳目一新,十分新颖,和主流的很多观点都不是很相同,并且不少部分都与脂批的伏笔接的很紧,虽然湘云的结局依然是继续沦为船妓,但总比实拍出来的强了些许,戏剧冲突性也更棒,不可否认,云妹妹沦为船妓是可能在后文出现,但非要说结局就是船妓就有失妥当,但相对来说还是挺不错,非常标新立异,给所有观众了一个不同的答案和思路去探索,个人认为,周老和刘心武在其所续红楼梦的部分湘云的中间片段沦为船妓就受到此观点的感染。无疑,这样的剧本是成功的,如果不牵扯太多的伏笔,以这样的大悲剧结尾还是很不错的。下文我们会再引出一些在整部剧最早期的对于湘云结局的观点,感觉颇为有趣,并且十分有道理和有趣,大伙仔细阅读一下。
以下我会引用一部分曾经87版红楼梦的一次采访见面会,其中同样如我们一样爱湘云的朋友们对于湘云结局以及有关脂砚斋的发问。
一、
提问:周老师你好,我大概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在看这个1987版的《红楼梦》,印象最深的镜头就是最后一个史湘云和宝玉遇到的那会。然后那时候我觉得这个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包括后来看《红楼梦》以后,包括看一些《红楼梦》的解析,然后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史湘云最后是不是和宝玉在一起。我又想起来小时候看的片断,最后在您的编著是说湘云和宝玉会在一起,还是开放式的结局大家去想,这个是我特别想问的一个问题,我想了很多问题。
周岭:这个话题挺好的。我们知道史湘云活了很大的年纪,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两鬓又成霜。两鬓成霜了说明年龄很大了,薛宝钗和湘云。
薛宝钗我刚才说有很多批语指向薛宝钗嫁给宝玉了,也有很多指向是史湘云嫁给宝玉了,这个是怎么回事。前面因为曹雪芹写书遵循原则,做人要老实,做文要狡猾,写东西别那么老实,扑朔迷离才有趣味,才能引人入胜,所以前面没有说,只是铺设了很多浮现。
那么这些浮现给我们很多的想像空间。我个人的学术观点,甄宝玉娶了薛宝钗,贾宝玉娶了史湘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来不及写这些东西了,所以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果。
评析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周岭老师对于湘云结局的观点其实是与周汝昌一派大同小异的,周岭老师并没有说明二人是否是如上文我们所提及的“旧时真本”中所云一般乞讨,住堆子,或者沦落为看街人,其不管是在采访还是小破站的视频中,并没有明确表示他对宝湘乞讨一说的看法,我个人感觉周老师还是比较认可这一观点的,但其的确肯定了二人落难后必将结合这一观点,并且提出了一个标新立异,换句话说,是整个当时87版红楼梦剧组的红学顾问团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贾宝玉与湘云结合,而宝钗和甄宝玉结为夫妻,我个人认为这未尝不是种合理的说法,并且值得保留下来并继续思考,“假”与“真”,宝湘对(甄宝玉)宝钗“真性情”和“旧礼法”的对应,何尝不是一种新思路,并且也能保证二人伏笔“如何两鬓又成霜”真正实现。
在此我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贾府落败后,将宝钗交给袭人一家照养,而后宝玉第一次出家,对应“花袭人有始有终”,并且也对应了一出家,而后发生了与湘云的相遇并结合,而后来宝钗改嫁给甄宝玉。
二、
提问:周老师,刚才提到史湘云,我看了一些材料,说脂砚斋说他实际上就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他们两个实际上共同写了这本书,有这种说法。然后等于是里面的史湘云就是脂砚斋,我想请周老师从学术上面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有没有道理。
周岭:这个是很重要的说法。为什么说这个重要,因为是一个重量级人物的说法,这个重量级人物就是我开头提起的周汝昌先生。周先生力主脂砚斋,脂砚斋是曹雪芹的续弦妻,就是史湘云的原型。但是他也说的很清楚,这个不作为结论,因为材料太少,不能坐实这个史湘云就是脂砚斋……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的社会原型,不能坐实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续弦妻,没有直接的证据。
评析2:从中可以看出,周岭先生对于此看法是持保守态度,不完全赞同,但也绝对不反对,因为材料有限,能做的推测只能止步于此。通过周老师这一番话,就是在告诉我们,揭开脂砚斋是谁是关乎的红楼梦结局,乃至可能与湘云结局息息相关。
综上,周岭老师还是比较偏向周汝昌一派的,本人也比较偏向周汝昌一派的,但并不代表我不认可守寡派,只能说结合派跟能说服我吧,至于如何结合前后以及结局如何在结合派内部也有不少版本,待到下文再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