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吧 关注:2,437贴子:193,549
  • 9回复贴,共1

(十一)秦桧“收买岳飞部曲”之考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岳飞之死缘于诏狱。其诏狱则缘于岳家军前军副统制王俊署名举报:岳飞从庐山(岳飞当时已回庐山闲居)指使他人送信给鄂州(武汉)的张宪、岳云。信中要张宪举兵造反,以迫使赵构恢复岳飞军职。
当时,王俊将《告首状》递给当时岳家军资格最老的都统制王贵,说明情况并请其代呈朝廷。王贵知情大惊,即执张宪到镇江的枢密行府,连同王俊的《告首状》交给时任枢密使的张俊。
也许张宪真的在行府不堪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承认了此事,故有“张俊奏:‘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行府已有供到文状’” ①之史料记载。
高宗皇帝览奏大吃一惊,钦定岳飞诏狱。刑部大理寺审理认定岳飞等违法犯罪,其中判处岳飞、张宪死刑。高宗皇帝御审降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②。
为了便于读者研究,兹将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载的王俊《告首状》全文抄录于下:
左武大夫、果州防御使、差充京东东路兵马钤辖、御前前军副统制王俊
王俊于八月二十二日夜二更以来,张太尉(按:指张宪)使奴厮儿庆童来请王俊去说话。俊到张太尉衙,令虞候报复,请俊入宅,在莲花池东面一亭子上。张太尉先与一和尚僧泽一点着烛,对面坐地说话。俊到时,僧泽一更不与俊相揖,便起向灯影黑处潜去。
俊于张太尉面前唱喏,坐间,张太尉不作声,良久,问道:“你早睡也?那你睡得着。”
俊道:“太尉有甚事睡不着?”
张太尉道:“你不知自家相公(按:即岳飞)得出也?”
俊道:“相公得出哪里去?”
张太尉道:“得衢、婺州。”
俊道:“既得衢、婺州,则无事也,有甚烦恼?”
张太尉道:“恐有后命。”
—————


IP属地:河北1楼2024-02-09 12:45回复
    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二。
    ② 同上。
    俊道:“有后命如何?”
    张太尉道:“你理会不得。我与相公从微相随,朝廷必疑我也。朝廷教更番朝见,我去则必不来也。”
    俊道:“向日范将军(按:指范琼)被罪,朝廷赐死。俊与范将军从微相随,俊元是雄威副都头,转至正使,皆是范将军兼系右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心怀忠义,到今朝廷何曾赐罪?太尉不须别生疑虑。”
    张太尉道:“更说与你:我相公处有人来,教我救他。”
    俊道:“如何救他?”
    张太尉道:“我这人马动,则便是救他也。”
    俊道:“动后,甚意思?”
    张太尉道:“这里将人马老小尽底移去襄阳府不动,只在那驻扎。朝廷知后,必使岳相公来弹压抚谕。”
    俊道:“太尉不得动人马。若太尉动人马,朝廷必疑,岳相公越被罪也。”
    张太尉道:“你理会不得。若朝廷使岳相公来时,便是我救他也。若朝廷不肯教岳相公来时,我将人马分布,自据襄阳府。”
    俊道:“诸军人马,如何起发得?”
    张太尉道:“我虏劫舟船,尽装载步人老小,令马军便陆路前去。”
    俊道:“且看国家患难之际,且更消停。”
    张太尉道:“我待做,则须做。你安排着,待我教你下手做时,你便听我言语。”
    俊道:“恐军中不服者多。”
    张太尉道:“谁敢不服?”
    俊道:“傅统制慷慨之人,丈夫刚气,必不肯服。”
    张太尉道:“待有不服者,都与剿杀!”
    俊道:“这军马做甚名目起发?”
    张太尉道:“你问得我是。我假做一件朝廷文字教起发,须教人不疑。”
    俊道:“太尉去襄阳府,后面张相公(按:指张俊)遣人马来追袭,如何?”
    张太尉道:“必不敢来赶我。设他人马来到这里时,我已到襄阳府了也。”
    俊道:“且如到襄阳府,张相公必不肯休,继续前来收捕,如何?”
    张太尉道:“我有何惧?”
    俊道:“若蕃人探得知,必来夹攻太尉。南面有张相公人马,北面有蕃人,太尉如何处置?”
    张太尉冷笑(道):“我别有道理。待我这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蕃人,万一枝梧不前,教蕃人发人马助我。”
    俊道:“诸军人马老小数十万,襄阳府粮少,如何?”
    张太尉道:“这里粮尽数着船装载前去,鄂州也有粮,襄阳府也有粮,可吃得一年。”
    俊道:“如何这里数路应副钱粮尚有不前,那里些少粮,一年以后,无粮如何?”
    张太尉道:“我那里一年以外不别做转动?我那里不一年,叫蕃人必退。我迟则迟动,疾则疾动,你安排着。”
    张太尉又道:“我如今动后,背嵬、游奕服我不服?”
    俊道:“不服底多。”
    (张太尉)又道:“游奕姚观察、背嵬王刚、张应、李璋服不服?”
    俊道:“不知如何。”
    张太尉道:“明日来我这里聚厅时,你请姚观察、王刚、张应、李璋去你衙里吃饭,说与我这言语。说道:张太尉一夜不曾得睡,知得相公得出,恐有后命。今自家懑(们)都出岳相公门下,若诸军人马有言语,教我怎生制御?我东西随人,又不是都统制,朝廷又不曾有文字教我管他懑,有事都不能管得。”
    至三更后,俊归来本家。次日天晓,二十三日早,众统制官到张太尉衙前,张太尉未坐衙。俊叫起姚观察于教场内亭子西边坐地。
    姚观察道:“有甚事,大哥?”
    俊道:“张太尉一夜不曾睡。知得相公得出,大段烦恼,道破言语,教俊来问观察如何。”
    姚观察道:“既相公不来时,张太尉管军,事节都在张太尉也。”
    俊问观察道:“将来诸军乱后如何?”
    姚观察道:“与他弹压,不可教乱,恐坏了这军人马。你做我复知太尉,缓缓地,且看国家患难面。”道罢,各散去,更不曾说张太尉所言事节。
    俊去见张太尉,唱喏。张太尉道:“夜来所言事如何?”
    俊道:“不曾去请王刚等,只与姚观察说话,教来复太尉道:‘恐兵乱后不可不弹压。我游奕一军钤束得整齐,必不到得生事。”
    张太尉道:“既姚观察卖弄道,他人马整齐,我做得尤稳也。你安排着。”
    俊便唱喏出来,自后不曾说话。
    九月初一日,张太尉起发赴枢密行府,俊去辞。张太尉道:“王统制,你后面粗重物事转换了著,我去后,将来必不共这懑一处,你收拾,等我叫你。”
    重念俊元系东平府雄威第八长行,因本府缺粮,诸营军兵呼千等结连俊,欲劫东平府作过,岁时俊食禄本营,不敢负于国家,又不忍弃老母,遂经安抚司告首。奉圣旨,补本营副都头。后来继而金人侵犯中原。俊自靖康元年首从军旅,于京城下与金人相敌斩首,及俊口内中箭,射落二齿,奉圣旨,特换成忠郎。后来并系立战功,转至今来官资。俊尽节仰报朝廷。今来张太尉结连俊别起事,俊不敢负于国家,欲伺候将来赴枢密行府日,面诣张相公前告首。又恐都统王太尉(按:指王贵)别有出入。张太尉后面别起事背叛,临时力所不及,使俊陷于不义。俊已于初七日面复都统王太尉讫,今月初八日纳状告首。如有一事一件分毫不实,乞依军法施行。兼俊自出宫以来,立到战功,转至今来官资,即不曾有分毫过犯。所有俊应干告敕宣札在家收存外,有告首呼千等补副都头宣缴申外,庶晓俊忠义,不曾作过,不敢负于国家。谨具状披告,伏候指挥。
    鉴于王俊实名举报,岳飞、张宪等被拘入诏狱接受审查,在情理之中。
    该案除了王俊首告,还有张宪供言,董先证言,均具法律效力,对岳飞极为不利。岳珂先生极不情愿面对这些史实,心中愤然,唾骂王俊“诬告”;责备张宪“自诬”、“妄供”,责备董先“妄证”,断言“张宪之妄供,以锻炼也;董先之妄证,以恐胁也”①。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法律是公正的,王俊是否诬告?张宪是否妄供?董先是否妄证?寺官自会判断,一切指责与断言,都毫无用处。
    当然,为了将岳飞说成“冤死”,为了让“秦桧杀岳飞”能够成立,岳珂先生始终抓住秦桧不放,极写其坏。在《金佗稡编·淮西辩》中,岳珂先生唾骂“秦桧当时之酝祸也,盖欲屏去先臣所拜之宸翰,如綦崇礼所被之诏,以泯其迹,而使先臣之忠,终于莫辨”。在《金佗稡编·张宪辨》中,则无中生有地诋毁秦桧:“桧,力成此狱者也。而韩世忠不平之问,桧仅答以‘莫须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通和之始,(桧)私于金人,驿书往来,呢呪如家人妇子语……”但是,秦桧到底通过谁“驿书往来”以“私于金人”?有谁看见秦桧与金人呢呪如家人妇子语……”岳珂先生通通无法举证,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不知是为了出气,抑或另有图谋,岳珂先生除了唾骂秦桧,责备张宪和董先,
    几乎对所有影响岳飞一案的官员,都诋毁一番。为了便于读者研究,兹将岳珂先生对有关官员诋毁之言论摘要列表如下:
    ————


    IP属地:河北2楼2024-02-09 12:47
    回复
      ①《金佗稡编》卷二四《张宪辨》。
      岳飞诋毁有关官员言论摘要表
      诋毁对象 诋毁言论摘要
      张俊 俊以怯敌不进,盛言李成之众,以诳天听。高宗宣谕,有“卿独无功”之语,俊始恐悚承命,而后乞以先臣同讨贼。卒之马进之死,张用之降,与成之逃,皆先臣之功,而俊遂叨之以官责……俊之绍兴李成之谋,皆其欺世盗名之大者,臣抑有考焉。 ——《金佗稡编·张宪辨》
      王俊 (王俊)自出身以来,无非以告讦得者,雕儿之称,实自是始……在东平府,告其徒呼千等罪,乃得为都头。自是以告讦为利,不问是否。——《金佗稡编·张宪辨》
      薛弼 弼之在先臣幕为最久,及先臣得罪,僚佐皆下吏远徒,独弼不与,俨然如故。公议皆谓弼旧居永嘉,秦桧方罢相里居,弼足恭奴事,以征后福。及在先臣幕,知桧恶先臣,观望风旨,动息辄报,以是获免于戾。 ——《金佗稡编·建储辩》
      罗汝楫 汝楫志于得位,媚宠奉承,无所不至,入奏之际,安恤其为天下后世之误。弼幸于免祸,求以自解,敢肆矫诬,出言之际,亦安恤其为天下后世之欺……而小人抵,一至于是,宁不哀哉!逐鹿者不见泰山,攫金者不见市人,汝楫是也。——《金佗稡编·建储辨》
      王次翁 王次翁之《叙记》,其为诬罔,尤为昭灼。——《金佗稡编·淮西辩》
      岳珂先生所言,都是无稽之谈,无法佐证。这颇似妇人骂街,专挖对方“短处”,希冀以强词而夺理。如对王俊“在东平府,告其徒呼千等罪,乃得为都头。自是以告讦为利,不问是否”之诋毁,乃颠倒是非,指善为恶。其实“俊元系东平府雄威第八长行,因本府缺粮,诸营军兵呼千等结连俊,欲劫东平府作过,岁时俊食禄本营,不敢负于国家,又不忍弃老母,遂经安抚司告首。”王俊光明正大地效忠朝廷,何罪之有?为国立功晋升都头,怎说是“以告讦为利,不问是否”?由此做出“常常出卖同僚而落得‘王雕儿’之恶名”之结论,应该做何解释?
      假若王俊真的“常常出卖同僚而落得‘王雕儿’之恶名”,人们必定问个明白,如此恶名之人,何以长期在岳家军担任要职?岳飞连对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只是生性有点自傲的大将傅庆都容不下,找借口将其杀死,为何容得下“恶名”昭著的王俊?这除了说明岳飞善恶不分、重用奸恶,还能作何解释?岳珂如此说事,对维护岳飞形象,未知有何好处?
      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岳珂先生诋毁多位官员,是为了说明秦桧“同党”不少,岳飞受害势所必然。他极写王俊之坏,是为了说明秦桧收买岳飞部曲对其加害,都是一些恶名昭著的无赖之徒,不足为信。因此,岳珂先生描写秦桧收买岳飞部曲,颇下功夫。
      岳珂先生在《金佗稡编·张宪辨》称:
      会秦桧主和,命飞班师,宪亦还。未几,桧与张俊谋杀飞,密诱飞部曲,以能告飞事者,宠以优赏,卒无人应。闻飞尝欲斩王贵,又杖之,诱贵告飞。贵不肯,曰:“为大将宁免以赏罚用人,苟以为怨,将不胜其怨。”桧、俊不能屈,俊劫贵以私事,贵惧而从。时又有王俊者,善告讦,号“雕儿”,以奸贪屡为宪所裁。桧使人谕之,俊辄从。
      岳珂先生所言,不值一驳。第一,“以能告飞事者,宠以优赏,卒无人应”似以广告形式广为收买,如此公开引诱,必然是“卒无人应”,与“密诱”说法自相矛盾。第二,“劫贵以私事,贵惧而从”,必是秦桧或张俊当面对王贵要挟,通信断难实施。但当时王贵刚从行在回来,就面收王俊《告首状》。期间张俊和秦桧没到湖北,也没有可靠的史料证实他俩见过王贵。第三,“桧使人谕之(王俊),俊辄从”之说,更为荒唐。如此机密大事,岂能“使人谕之”?再说使谁谕之?谁见过秦桧所“使”之人?应作相应说明。然而,岳珂先生只是虚指一通,既不说明,又不指证,其谎言不攻自破。
      王俊“恶名”既定,岳珂先生顺理成章地为张宪辩曰:
      雕儿之号,著称于军,宪为同僚,夫岂不察,则又非不疑者矣。如俊之出身,岂惟军中知之,宜举天下无不知者。始在东平府,告其徒呼千等罪,乃得为都头。自是以告讦为利,不问是否……使宪而愚无所知也,则于异谋乎何有?宪而稍有思焉,则必曰:“彼以告讦而得此也,吾可以此谋告之耶?”疑畏之不暇,而何自以通情哉?呜呼!是虽三尺童子,亦知其必不然也 ③。
      岳珂先生所辩放弃了应该注重的证据链,抓住王俊“恶名”大做文章,无非为了引导人们循其设定的“逻辑推理”:凡是恶名之人举报之事,都不能采信。王俊是恶名之人,所以,其举报的张宪谋反之事,不能采信。
      且不论岳珂先生将岳飞一直重用的王俊,说成恶名昭著之人,于理不通,有损岳飞形象。即使王俊真的名声不好,毕竟是张宪副职,在本军有一定的指挥权。只要张宪举兵谋反,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副职王俊,要么告之意图,求其配合;要么将其杀掉,免其碍事。只要岳飞真的来信“要张宪举兵造反,以迫使赵构恢复岳飞的军职”,作为对岳飞至为忠诚的张宪,无论如何都会照办。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顾及王俊的名声吗?至于杀掉王俊而单独率师行动,恐怕也有风险。因为王俊是以副统制加入岳家军的,带来不少将士。一旦部属察觉,恐怕性命难保。除了对其告知以争取,张宪能有何办法?除非不执行岳飞指令。
      岳珂先生关于“俊未尝少顺其说,宪盍亦少觉矣。方且谆谆不已,尽以心曲之谋告之,漫不省其从违,而加之防虑。呜呼!叛逆之狂谋,果为何等事,俊、宪之相于与,果为何等亲,而深信不疑,屡诘不返,有如此哉” ④之辩,同样缘于张宪陷入困境。再说王俊当时也有“且看国家患难之际,且更消停”之忠告,后来又深思“不敢负于国家”,才出面告首。
      关于“通书之辞,前后不一,难以遍举,而皆不过曰,某日遣某人,而先臣以书与宪、贵,当时焚烧了当。又不过曰,某日遣某人,先伯以臣云以书与宪、贵,当时焚烧了当。呜呼!书既焚矣,是果有书乎” ① 之辩,也不奇怪。从客观来看,如果岳飞确实给张宪写过那样的信,那么张宪必定阅后“焚烧了当”,绝不会将其保存。因为这是谋反罪证,除非他觉得有一天岳飞会对自己不利,可以用其要挟岳飞。但张宪和岳飞关系非比一般,绝不会对岳飞留此一手。相反,若在张宪住所搜到那样的信,倒有可能有人陷害,不足为信。
      所谓“俊劫贵以私事,贵惧而从”,指王贵跟着诬告岳飞,是因为阴私事被秦桧、张俊抓住了小辫子,不得不为。可到底是什么“私事”?岳珂先生却避而不谈。以岳珂先生“知”无不讲之风格,如果真的掌握王贵不得不为其“惧而从”的“私事”,有可能秘而不宣吗?更说不通的是,王贵证言举足轻重,既然顺从了秦桧、张俊,参与陷害岳飞,就算立功,事后即使不升官进爵,至少也应受到奖赏,可他却照样遭到贬斥。这岂不是令人深思?
      至于岳珂先生“非桧、俊力肆陷诬,喻之风旨,则王俊之驽贱,敢尔欺天哉……跺踏两军之诬,以威胁董先而成之;比并建节之诬,以狱逼张宪而成之……张宪之妄供,以锻炼也;董先之妄证,以恐胁也”⑥之指控,也好比莽夫骂街,掩盖内心空虚,不能举证。
      也许有人认为,王俊告首主帅岳飞,有忘恩负义之嫌,是不是岳飞曾经得罪王俊?抑或真的受人收买?
      按照岳珂先生的说法,其原因有二:一是王俊因本事有限、人品太差未能晋升而怀恨在心,故伺机陷害岳飞;二是受秦桧收买,见利忘义。
      在此,无需再论岳珂先生的无稽之谈,只需细研王俊的《告首状》,便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王俊在《告首状》明确声明:“张太尉结连俊别起事,俊不敢负于国家,欲伺候将来赴枢密行府日,面诣张相公前告首。又恐都统王太尉(按:指王贵)
      别有出入。张太尉后面别起事背叛,临时力所不及,使俊陷于不义。俊已于初七
      ————


      IP属地:河北3楼2024-02-09 12:51
      回复
        ①《金佗稡编》卷二四《张宪辨》。
        日面复都统王太尉讫,今月初八日纳状告首。如有一事一件分毫不实,乞依军法施行。”可见王俊之所以告首岳飞,其根本原因是“俊不敢负于国家”,不想“使俊陷于不义”。
        至于岳珂先生指责王俊“同军而处,反目如仇” ,更为荒谬。王俊作为一名朝廷将领,食朝廷俸禄,受皇上恩典,看到有人意欲谋反,难道没半点觉悟,难道要伙同叛逆?再说参与谋反并非“执行军令”,将威胁到自身及亲属性命,危及自身名节,其自保本能,谁都不会囿于上司恩义而盲从,选择告首在情理之中,何须他人“收买”?
        由此可见,王俊在关键时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其精忠报国与疾恶如仇的高尚品质,令人敬佩。
        再说诬告一般都力避证人,以免节外生枝,露了马脚。王俊敢于提供“请王俊去说话”的“奴厮儿庆童”,敢于提供“张太尉先与一和尚僧泽一点着烛,对面坐地说话”的情景,可见其光明磊落,敢于担当。
        从王俊“欲伺候将来赴枢密行府日,面诣张相公前告首。又恐都统王太尉别有出入。张太尉后面别起事背叛,临时力所不及,使俊陷于不义。俊已于初七日面复都统王太尉讫,今月初八日纳状告首”之表述,则可看出王俊处理突发事件的过人之处。社稷稳定、历史发展需要更多像王俊那样头脑清醒、勇于担当的耿直之士。
        “秦桧收买岳飞部曲”之说,到底能否成立,就让大家评判吧。


        IP属地:河北4楼2024-02-09 12:53
        回复
          11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11 14:12
          回复
            11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12 07:02
            回复
              bzhzjzz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17 22:22
              回复
                nxbshhss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04 14:40
                回复
                  bdhhddh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16 11:55
                  回复
                    uduusue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23 0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