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吧 关注:858,666贴子:11,710,628

说一说朝鲜的建筑施工水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干土木工程已经有七八年了,现在有一建(市政+建筑)、监理、一造。在一家大企业当项目技术负责人,最近项目收尾闲来无事,我看到很多人开始关注朝鲜的建筑工地,这个神秘国家的一切总是那么吸引人。我平时也是军迷,今天我也来评论一下朝鲜的建筑施工水平。
本文中所有图片均从朝中社官网下载,为今年九月三十日朝鲜最高人物视察临平安北道指导救灾重建工作锁拍摄。
评论之前先继续介绍下自己的立场,我是一位热爱工作、热爱祖国的公民。拥护政府、坚决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把我从一个农家孩子培养成一位工程师。本文发表的所有观点仅从施工技术方面讨论,不涉及意识形态,更不涉及政治制度的讨论。
本文旨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大家讨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让大家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得到进步,提高自身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IP属地:湖南1楼2024-10-21 20:44回复

    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灾后安置小区,住宅区紧邻河边,由低层、多层排建筑构成,似乎还有规划的配套设施(暂不清楚用途)。仔细观察结合后面的施工现场图片可以看出,这几栋建筑都是单独成栋,并没有中国的小区的连片地下室结构。国内的地下室一般用作车库,很明显,朝鲜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还没达到一般人能开得起私家车的水平,自然也就不需要地下车库停车。也有可能是即便他们想建造地下室(考虑到军事人防用途),技术水平也达不到。因为结合规划效果图上看整个小区紧邻水边,如果开挖地下室大概率要采用止水帷幕和降水措施,同时还要考虑结构抗浮设计,将提高水泥和钢材用量。从而大大提高工程造价、延长工期,也不利于受灾地区的人民早日安居。


    IP属地:湖南2楼2024-10-21 20:47
    收起回复

      图中可以看到有七栋在建建筑,粗略一看,这图放在国内就难绷,国内哪个项目要是搞成这个样子估计大家都要连夜提桶跑路,公司会被立即下停工整改甚至记录不良行为。
      图中在建建筑的工作面连最基本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措施都没有,实在难以置信。依据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表B.13高处作业检查评分表第四条,工作面临边无防护措施,扣十分。又根据《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使用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损失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这么大的建筑工地,又是高处作业,连基本的脚手架安全防护都没有,光看这个图片,我都为鸭绿江对面的工人捏了把汗。国内的工地,也许会存在短时间内由于人员调度或材料供应原因有一层的脚手架滞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脚手架防护领先于施工面完成,即先做好防护再干活,笔者曾经的一个项目,脚手架慢搭了一层,为了抢工期工人先上作业面绑钢筋,总监看到了当场就变了脸要下停工整改通知书。像对面这种完全不搭脚手架的情况属实让人惊叹,想想也许是钢材短缺,导致没有足够的钢管造成的。除了脚手架以外,更令人意外当属他们的支模架,,用于支撑混凝土的模板支架竟然由木方搭设,即便是不是土木工程的从业者,木杆和钢管的承载力孰强孰弱也一目了然。根据住建部公告2021年第214号《房屋市政和基础设施工程危及安全生产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采用竹木材料搭设脚手架属于被禁止使用和淘汰的施工工艺,他们竟然敢用来搭设支模架,其承受荷载比脚手架更大,危险程度也更高。实际上,就算住建部不发文,竹木在中国不市场上除了极个别农民自建房外,采用竹木搭设脚手架已近乎绝迹。除此之外,木立杆的刚度远小于钢管立管,用于支模架变形肯定是更大,这样就容易造成楼板在自重作用下变形、弯曲。写到这里我这里不禁感慨,有人说钢产量和水泥完全是落后的污染产能嘛,和我月薪三千有什么关系?还真有关系,钢产量上不去,没有足够钢管,工人干活连基本的防护保障都没有,连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真的是拿命在干,拿命干也就算了,干出来基本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IP属地:湖南3楼2024-10-21 20:48
      收起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施工现场连塔吊这种基本的起重机械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大吊车。看样子像是25t级别的吊车,这一点极大程度影响了施工效率。像这种住宅小区项目,栋号分散,采用吊车远不如塔吊来得方便,吊车的作业半径小于塔吊。吊车同时开始吊运作业前,都要选取平整坚实有足够承载力的地面,撑设支腿,重新伸出吊臂,每次作业结束,又要收起吊臂,收起支腿。光是一收一支,就需要几十分钟时间。肯定是不如塔吊来得方便。
        除此之外,整个工地连基本的围挡和封闭都没有,工地为什么要封闭管理设置围挡,是因为施工现场危险元素多,一般群众如果贸然进入很容易受到伤害。典型事故案例就是2020年4月18日,河南河南省新乡市4名儿童进入在建项目玩耍,不幸的是被小区堆放的土方掩埋导致死亡。除此之外,国内也曾多次发生周边群众因捡废品等原因擅自进入在建工地,不幸发生伤害事故,项目责任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国内项目都要求设置围挡、封闭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周边群众安全,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出于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考虑,不光围挡样式多样,围挡上还设置了各种宣传图片和标语,围挡上还有防扬尘喷头。而他们这个项目,连最基本的封闭管理都做不到,依据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的表B.2文明施工检查表,第一项要求也是保证项目就是“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未设置封闭围挡或围挡高度小于2.5米的,扣5-10分,一般工地未设置封闭围挡或围挡高度小于1.8米的,扣5-10分”。这个工地是完全不符合保证项目的要求,保证项目得了零分,属实是不合格工地了。


        IP属地:湖南4楼2024-10-21 20:49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5楼2024-10-21 20:51
          收起回复
            再来看看这张图,近处的工人没带安全帽带,还有一个连基本安全帽都没带,不过也没关系,一群领导都没戴安全帽。领导们身后是浇筑完成的剪力墙,看起来颇为粗糙,混凝土含泥量似乎过高,显现出一种黄色。施工现场用电似乎也没有采取外电接入-总配-分配-开关箱的模式,而是直接搭设木电线杆直接引入民用电,总体来说十分粗放。


            IP属地:湖南7楼2024-10-21 21:01
            收起回复

              这张图更加清晰的显示了施工用电的走向,直接从木电线杆引入各个在建单体的工作面,在国内的工地,完全看不到这样的场景。根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保、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到,引入单体建筑只有两根线,想必是零线和火线,我查了一下朝鲜的用电,也是220V,不过是50HZ。这样一来,电压220v,估计是带不动我们国家工地常见的三相电电器。比如振捣棒等,这也难怪他们的混凝土质量差,连振捣棒都没有,又如何能够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呢?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整个在建项目现场甚至连主要施工道路都竟然没有硬化,这样的作业环境,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作业环境十分恶劣,一旦下雨,重载车辆难以通行,吊车难以正常使用,势必极大影响施工进度


              IP属地:湖南9楼2024-10-21 21:11
              收起回复
                听说将军还有个妹妹没嫁,我今孤身一人,又有鲁班之才,将军若是不弃,愿为女将军的姑父,辅国理政,岂不美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10-22 09:46
                收起回复
                  晚上回去继续分析写一篇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4-10-22 15:35
                  回复

                    接下来说一说这张图片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其斜坡道,完全是用木材搭设而成。领导人所站立的地方,目测离地面高度已经超过2m,属于临边和高处作业。看到这个图片,我实在是担心他们一群人会不小心掉下去。
                    斜坡道仅仅用了一根横杆作为防护栏杆,挡脚板不说,下横杆都没有,十分简陋。根据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1.1条: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4.1.2条:施工的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应安装防护栏杆;外设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还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这个项目防护栏杆是设置了,但是密目式安全立网完全不见,这不是一个工地的毛病,我最近分析了好几张图片,朝鲜的工地不仅难看到密目式安全立网,就连脚手架也很难见到,说到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和长期封锁的结果,在我们国家,这些东西工地上随处可见,给工人提供了很好的防护,还提供了一个美观简洁的外立面,盈造了良好的形象。笔者曾经干过的一些项目,仅仅是因为安全网被灰尘和混凝土污染,改变了原有的颜色,就被下令要求更换。如今和他们一对比,我们甚至有点“暴殄天物”。

                    再说这个斜坡道的安全防护栏杆,仅仅设置了一道上横杆,挡脚板和下横杆也没有。根据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3.1条 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2、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3、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4、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上面的条款是条条违反,这个坡道放在中国,本身就是属于重大安全隐患。他们领导人居然毫不畏惧站上去指导工作,让人捏了一把汗。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我们继续看下规范要求:4.3.3 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其他材料作为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与钢管材质强度相当的材料,并应采用螺旋、销轴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放大图片可以看到,他们的连接方式采用铁丝绑扎、水平脚手板(踩在脚底下的)用了马王钉(马王钉这种材料已经极少见了,主要是木结构连接,笔者小时候家里盖房用到过,现在大家如果谁家里用木屋架也能看到)连接,显然,这种连接方式的强度是不足的,不能形成有效的刚性连接。如果外力作用加大,结构就会变成几何可变体系。4.3.4 防护栏杆的立杆和横杆的设置、固定及连接,应确保防护栏杆在上下横杆和立杆任何部位处,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作用。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立杆间距。
                    根据4.3.4条:防护栏杆立杆和横杆的设置、固定和连接、应确保防护栏杆在山下横杆和立杆任何部位处,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作用,当栏杆所处的位置发生人群拥挤,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立杆间距。1KN也就是100公斤的外力作用,朝鲜的这个防护栏杆显然达不到上述受力要求。作业面上又有这么多工人,非常容易发生意外。


                    IP属地:湖南65楼2024-10-22 21:48
                    收起回复
                      这两张图片除了能看出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很差之外,更是从中折射出他们国家目前面临的艰难。一般来说,能得到领导人视察的项目,即便不是顶尖水平,至少也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可作行业示范的标杆。而作为国家喉舌朝中社的宣传,这些图片还是显然是经过了宣传部门精挑细选,想要展现社会和人民良好的风貌和先进的生产力的。可是长期的封闭状态,不仅物质上极为短缺,连基本的施工物资都配备不齐全,基本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在认知上也落后,即便是中央的宣传部门,也不知道外面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所展现的这个项目的施工技术水平,不说放到发达国家,就是放到我国,谁要是搞工程搞成这个样子,怕是企业老板得罚款罚到倒闭,项目经理及主要人员要赶紧提桶跑路。


                      IP属地:湖南66楼2024-10-22 21:58
                      收起回复
                        想到这里,也不得不佩服我们先辈的勇气和毅力,我们国家也曾一穷二白,艰难困苦程度远远胜过朝鲜,但是一代代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未屈服。笔者父亲也是一名泥工,小时候我曾跟随他到工地干活,那时候就看到一些工地上用木方作支模架和脚手架,也曾见到过现场自拌混凝土,肩挑人扛爬楼浇筑,但是当笔者大学土木工程毕业参加工作后,上述工艺从未见过,早已被淘汰。没想到朝鲜人至今还在用。想想我们国家也曾什么都没有,但是唯独不缺乏一颗颗开拓进取的心,不缺乏吃苦耐劳的人民。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IP属地:湖南67楼2024-10-22 22:05
                        收起回复

                          他们的钢筋,似乎并没有采用螺纹钢,而是采用了圆钢,受力钢筋采用圆钢,在国内属于淘汰的工艺。根据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2.1用300MPa 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他们这里建筑高度不高,结构截面尺寸也不大,这样似乎也说得过去,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图中左下角的受力钢筋,末端设置了180度的弯钩,根据规范表8.3.1:光圆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这一点他们还是做得可以。也算是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尽了最大努力了。


                          IP属地:湖南71楼2024-10-23 09:54
                          回复

                            这里就属实有点过分了,这个边梁的混凝土质量,按照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8.1.2的内容,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其中,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属于严重质量缺陷。不过看样子这也许是架立筋,也许不是纵向受力钢筋。但是梁的混凝土采用这种方式浇筑,实在令人费解。严重质量缺陷的修复方法,按照8.2的要求,应有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组织验收。至于具体方法,按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第8.9.3条;第8.9.4条规定: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应清理表面,洒水湿润后应用 1:2~1:2.5 水泥砂浆抹平;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至密实部位,清理表面,支设模板,洒水湿润,涂抹混凝土界面剂,
                            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图中的这个质量缺陷,显然应该按照严重缺陷处理,新闻部门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把一个在我们看来水平极低的项目拿出来展示,新闻学果然差劲啊。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我们国内面临这种严重的质量缺陷,处理方法方案上可以写好几页甚至好几十页,各个职能单位也初检、复检、联合检查、飞检各种检不知多少遍,但是删繁就简,说了那么多,其实最核心的处理方法我还是归纳为六个字:夜晚、灰桶、老头。


                            IP属地:湖南72楼2024-10-23 09:54
                            收起回复
                              大家觉得怎么样


                              IP属地:湖南74楼2024-10-23 1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