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余氏吧 关注:210贴子:446
  • 3回复贴,共1

余子国、鄅子国、余王国的异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余子国,就是余国。子,是周分封诸侯的级别公侯伯子男中的子爵。因此余子就是余国的国君称号,如同晋文公一样余子的存在就证明了余国的存在。这从山东省费县出土的余子氽鼎得到确证。
历史上这个余子国,在传世典籍中并无记载。在《春秋》中倒是记载有山东省临沂市有个小国叫鄅子国。
这个跟余子国读音完全一样的鄅子国。它们是同一个对象呢,还是不同实体?
值得注意的是鄅子国在传世典籍《春秋》中有名,但是出土文物却没有明证。
这两个国家很有意思,一个是传世典籍中完全没有记载,但是出土文物中存在,一个是出土文物没有明证,但是传世典籍中有记载。
《诗经》上记载有一段历史,很值得注意:“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IP属地:安徽1楼2024-11-27 22:56回复
    《诗经》的这段记载,据学者李辰冬考证是为尹吉甫所作,具体时间不是传说的西周初年的周公旦东征时期,二十周宣王八年到十年时间内的事件。也就是公元前820年到前817年间的事。讲的内容是周宣王集中王朝主力收复鲁国故地,打退徐人的势力,将徐人从鲁国封地向东驱赶的经过。先收复曲阜,在占领龟山(新泰县),再占领蒙山(费县),然后向东攻向临沂,一直到达海滨。然后东夷各部进贡称臣。
    这个周王室军队的攻击路线恰好跟余子氽鼎的出土地点重合!余子氽鼎出土地点在费县,但是费县的墓葬区跟这个鼎的出土地点并不重合。二十偏僻的孤墓,同时有陶罐和箭镞等出土。足以证明这个坟墓是匆匆埋葬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在这次战争中战败仓促撤退中亡故,并被仓促埋葬的。


    IP属地:安徽2楼2024-11-27 23:09
    回复
      余子国从山东鲁地向东败退,国君余子氽战败撤退中死亡。这也是周宣布战争胜利的原因。余子国败退到了临沂一带,彻底瓦解,有一部分投降周,被周人安置在临沂,这个族群就是鄅子国。
      虽然文字不同,但是所指实体是一样的。就是余子国的部属人员。
      这种不同文字,所指实体实际相同的情况在当地是存在的,比如邹国,也被记载做邾国,还有大邾国,小邾国。
      因此,余子国被记载称鄅子国,也不意外。
      这也可以从余姓人传承下来都称是大禹的后代一致。间接证明余就是禹。禹也就是余,所指相同。


      IP属地:安徽3楼2024-11-27 23:17
      回复
        余子国在山东蒙山一带被周军击溃之后,应该有一部向南逃,到了余山一带,后来这一支发展壮大起来。建立政权,就是余王国。地域就是现在的邳州一带。


        IP属地:安徽4楼2024-11-27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