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49,255贴子:2,636,100
  • 13回复贴,共1

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部分摘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要是稳定同位素和古DNA部分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25 23:44回复
    1.①复旦大学胡耀武对宁镇地区崧泽时期薛城遗址出土动物与人骨进行了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薛城遗址居民的生业经济有多种类型,反映了当时人群的生业模式已经出现了分化;马家浜时期至良渚时期,人类对猪的管理逐渐增强,二者关系愈发密切;同一墓葬中大部分人与猪在同位素比值上存在营养级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家户化的养猪模式,表明出现了私有制的萌芽。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25 23:45
    回复
      1.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唐自华通过对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和江苏高淳薛城遗址出土崧泽文化墓葬人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研究,推测薛城先民以定居生活为主,居民主要来自遗址周边,兼用野猪和家猪。人群的同位素信号差异显示出社会分层和粟黍的食用情况。同时猪牙釉质的87Sr/86Sr比值变化较大,其中大部分接近当地人群,但存在少量异常高值和低值个体,暗示可能存在家猪和野猪的锶同位素比值分布差异。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25 23:45
      回复
        1.③山东大学张茜通过对山东滕州大韩东周贵族和殉人的比较研究,探讨了饮食、阶层和性别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韩东周人群的饮食有着显著的阶层差异,饮食和丧葬待遇的性别差异在低阶层更为显著,而在贵族群体中并不明显;部分殉人因与墓主的社会关系获得更多资源,但多数殉人的饮食和丧葬待遇较差。此外,一名贵族个体的长期饮食喜好与墓葬待遇的不一致可能反映了其生前的社会流动。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25 23:46
        回复
          1.④山东大学成文慧探讨了下河洽东遗址北辛文化时期6座单人墓葬居民的饮食结构、生命早期压力情况及社会身份转变。研究发现,居民以C4植物为主食,辅以少量C3植物,体现了种植、采集、驯养与狩猎相结合的生计模式。儿童时期经历过较严重的压力事件,但居民在发育阶段中恢复,表明其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此外,人工拔牙和枕部变形现象表明存在身体改造行为,其中M2墓主为国内最早有测年数据证实的拔牙个体。这些文化特征为大汶口文化所延续并普及。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25 23:47
          回复
            1.⑤杜伦大学张萌探讨了秦国领土扩张对人口动态的影响,通过碳氮锶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咸阳附近徐梁坡、龚西和际华园三个遗址人群的迁徙与饮食模式,发现居民饮食以C4植物为主,符合东周饮食特征。在93名分析个体中,有24人被确定为非本地人,主要迁徙发生在战国晚期,大多来自河南及江淮平原,可能与商鞅变法中的徕民政策相关。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25 23:48
            回复
              下面是古DNA相关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25 23:48
              回复
                2.①复旦大学文少卿介绍了分子考古学在揭示古代人类生活、迁徙及遗传历史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多个相关案例,如“复原”石城子居民的生活史、重建河西走廊和山东地区的人群历史,以及北周武帝宇文邕与阿史那皇后的死因、族源和饮食方式等。通过分子考古技术系统,能够梳理古代人群的谱系源流,进而揭示中华民族文化与人群融合的动态过程。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25 23:48
                回复
                  2.②四川大学张帆介绍了对贵州省7个明代个体全基因组古代DNA数据的研究。研究发现,大松山个体与中国北方的基因关系更为密切,同时也表现出南方古代人群与黄河流域农业民族的混合血统。短程纯合片段分析显示,大松山人群规模较小,可能实行外婚制。此外,现代藏缅族、壮侗族和苗瑶族群体也展现出与古代黄河农业者相关的基因流入特征,反映了近几个世纪北方基因的持续输入。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25 23:49
                  回复
                    2.③河南大学武喜艳对新砦遗址的21个样本进行了古DNA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单倍型以D为主,揭示出新砦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及黄河流域龙山文化人群具有高度的遗传相关性,体现了母系遗传的连续性。常染色体基因组分析表明,新砦遗址人群在继承仰韶文化遗传基础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东亚南部的遗传成分。此外,还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中原人群展现出显著的多样性以及与周边人群持续互动的特征。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25 23:49
                    回复
                      2.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白帆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6个遗址的古人类遗传数据,并结合先前已发表的2个遗址数据,探讨了该地区古人群的遗传历史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互动。遗传分析表明,阿里古人群主要源自青藏高原南部地区,自3500年前形成独特的群体结构,且遗传差异随地域不同而变化:青藏高原东南部受南部影响较大,西北部则更具本土特色。自2300年前,中亚的遗传成分显著影响了阿里地区人群,约2000年前南亚遗传成分通过中亚传入。早期人群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人群具有遗传一致性,晚期则呈现中亚与南亚双重影响,体现了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人群的多样性与变迁。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25 23:49
                      回复
                        2.⑤北京大学任珂欣通过对内蒙古乃仁陶力盖墓地9例鲜卑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人群基因组数据,系统探讨了鲜卑的起源及其迁徙与融合过程。研究表明,鲜卑源自黑龙江流域,特别是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在南迁过程中,鲜卑与沿途人群的基因交流较少,但在定居中国北方后,与中原地区人群发生了显著的基因融合,伴随其从游牧向定居农业社会的转变。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25 23:50
                        回复
                          2.⑥河南大学刘鹏翔对河南三门峡上石河墓地17例人骨遗存进行了古DNA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人群的父系和母系来源具有多样性,线粒体单倍群主要为东亚常见类型,而Y染色体单倍型则表明该遗址人群可能有多个父系祖先来源。人群的多样性与两周时期的战争和迁徙密切相关。遗传分析还表明,南北朝向墓主与东西朝向墓主的遗传成分存在差异,前者可能与虢国遗民有关,与考古发现一致。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25 23:51
                          回复
                            Fin.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25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