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吧 关注:117贴子:668
  • 5回复贴,共1

隋唐时期道教修炼古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层目录
一、炼丹术
二、养生术
1.养生术
2.胎息行气(内息法)
3.存神守一(上清派功法)
三、引导术
四、房中术


IP属地:河南1楼2025-01-09 14:11回复
    隋唐时代道教兴盛,各种修炼方术都有很大发展。
    道教的长生术杂而多端,
    概括起来则不外乎“外服丹药,内炼形神”两大类。


    IP属地:河南2楼2025-01-09 14:15
    回复
      一、炼丹术
      这里讲的炼丹术指外丹术。
      外丹术可炼制丹药以强固自身,祛病延年,以至于长生成仙。
      道士们服食的丹药不仅有草木药,也有金石药。
      西汉时已出现炼丹作金的记载。
      此后经魏伯阳、葛洪、陶弘景等历代道士的发展,炼丹术渐趋成熟。
      到了隋唐,炼丹术的发展达到极盛。
      出现了青霞子、张果、陈少微等著名炼丹家,大批炼丹专著纷纷问世。
      通过炼丹实践,人们对某些物质(如黄金、硝石、砒霜等)的化学性质有更多的认识。
      例如火药的发明,就是道士用硫黄、硝石合炼时发现的。
      当然所追求的服食成仙,在现在看来也只是虚妄的幻想。
      但一些药物在合理运用下,能起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
      比如,道医常用的一些中草药,
      经特殊的火炼炮制后,极少量便能药到病除 。
      晚唐五代以后,
      随着道教内丹术的兴盛,以服食求仙为目标的外丹术渐趋衰落。


      IP属地:河南3楼2025-01-09 14:37
      回复
        二、养生术
        1.大致介绍一下道教养生术:
        养生术渊源于古代黄老养生家,
        通过自身精神形体的锻炼调养,使身心健旺,延年益寿。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体内的精、气、神,是维持生命存活的要素。
        凡人之所以有衰老病死,是因精气神亏损枯竭之故。
        所以欲求长生者必须重视精气神的保养,锻炼精神形体。
        锻炼保养的方法很多,
        包括胎息行气、房中固精、存神守一
        以及导引、辟谷、按摩、沐浴、日常饮食起居禁忌等等。
        所以像导引术、房中术其实也可以算是养生术的分支。
        炼养术在战国秦汉之际已相当流行,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成熟。
        隋唐时期炼养术达到鼎盛,出现了大批专门论述摄生养性理论及功法的著作。
        孙思邈、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幻真先生等人,都对炼养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IP属地:河南4楼2025-01-09 14:43
        回复
          2.胎息行气
          胎息行气即后世所谓的气功,
          是调节呼息,保存体内元气的养生方法。
          古代黄老家认为人禀天地之元气而生,有气则存,无气则死,
          所以养生者应该保存元气,使之不失。
          行气功法在道书中记述甚多,大要有吸服外气和胎息闭气两类。
          外息法即调节呼吸吐纳,
          使之轻细和缓,均匀深长,吐故纳新,凝神静虑,渐至神气合一。
          隋唐道士用呼吸方法治疗某些疾病。
          司马承祯《服气疗病论》说:
          “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咽以解极。”类似说法也见于孙思邈《存神炼气铭》、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等道书。
          内息法又称胎息,保持人体自身固有的内气。
          炼气既久,可达到鼻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如婴儿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


          IP属地:河南5楼2025-01-09 14:55
          回复
            3.存神守一
            人的生命在于精神与形体结合为一。
            但人之精神托空虚、喜清静,
            如果人之形体受到外界声色财货的诱惑,产生嗜欲贪念,
            使形劳神动,精神不安,离形而去,则难觅长生。
            因此欲求长生者,须清心寡欲,精神安定,与形体相抱为一。
            人体内四肢九窍、五脏六腑等各部位各有神灵主宰,比如九宫真人、三元九真一君。
            人若能思念存想这些神灵的名字,内视彻见身中诸神的形状、像貌、服饰、颜色等事,
            便能使之镇守体内,防御外界凶邪疾病侵袭。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上清道派尤其推崇存神术。
            在大批上清经书中,都有关于诵经存神的内容。


            IP属地:河南6楼2025-01-09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