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吧 关注:14,123贴子:71,856

谈谈“思辨小说”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抱歉,知识储备太少,找不到固有名词,只能生造一个表达片面的词语,望体谅。
现在我几乎不会再写什么思辨类的小说了。即使写,也是发在比较私密的地方。觉得拿小说来谈论思想和认识,一方面不如直接论述来得简洁,另一方面,毕竟是小说,当作者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不免会用寓言、比喻、隐喻等方式来包装它,满足艺术美和思想的统一。
这类小说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最主要的好处不是针对读者,而是针对作者的,作者通过书写,痛苦将得到缓解,饱胀的思维精力获得释放,并且还能从读者的回复里获得安慰,稍微松开在日常生活中越勒越紧的自我压抑。其次的好处,在于一种思想如果得到艺术的包装,很可能会以比较平和易懂的方式传达给读者,最方便的例子就是卡夫卡的大部分小说。
然而,对话语的共同认识是交流的基础,因此,当哲学家们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由于语言的局限,哲学家的表达必定要以一般认识为基础,否则他就无法与人交流。然而哲学家这么做的同时,注定他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思想转化为语言的信息丢失,是不可避免的。
用我们能找到的最为精确的语言表达思想都已经是如此,那么,当我们试图用寓言、比喻、隐喻等形式表达思想并写成小说时,这其中的信息丢失就更多了,因为我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精致的模型,套进我们的思想,然而无论该模型再如何精致,它都无法精确地表现我们在一般论述中表达的思想,即使该模型可以延伸出很多漂亮的类比,但我想,恐怕不存在一个可以在各方面都表达该思想的模型。于是,这里有了第二次信息丢失。
这么看来,思辨小说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缓解作者和读者的痛苦(卡夫卡),或在于用更加亲民的方式传播较为复杂的哲学思想(萨特),或旨在创造一种协调艺术美和思考美的模型(卡尔维诺)。从这些方面说,它是极有益处的。
但是缺点很明显。我们姑且不再谈信息丢失的问题,而是换个角度,从读者和作者的思考方面出发:长期受到这类小说的影响,或者长期写这类小说,都会导致自己的思辨逻辑文学化——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逻辑思维难以进一步深入,始终停留在模型的建立与思考的协调上(小说表达的要求),因此思考深度就很难前进;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端:由于大家都在用类似的逻辑去构造小说,抒发苦闷,因此痛苦几乎永远得不到解决。过去我们在人群中感到疏离感,如今依然;过去我们感到世界的荒芜和可笑,如今仍是。而且,从心理学层面考虑,由于大家找到了组织(卡吧),彼此品评小说,表达感受,相互慰藉,很可能导致自身在主观上不愿意脱离这种痛苦,反而希望进一步深入到这种痛苦里去,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其他人。然而在这里,我们可能已经不自觉地把某种痛苦视为必然存在于自身的东西,于是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从创作上考虑,由于某些吧友们在这里已经有一定的读者基础了,出于别人的期待和对自己的要求,“痛苦”不仅仅只是一种存在了,“痛苦”更成为一种必要的东西。诸多方面综合在一起,相信大家看得出来问题。
在结尾之前首先要强调一点:我绝对不是在贬低“思辨小说”的价值。
最后,发这个帖子,是想对吧友们,特别是对那些相对年轻的吧友们说(不知道是不是我观察不够仔细,总之,我没有看到过年长的吧友们有在这方面告诫过他们。觉得有点不厚道......不过可以理解),写思辨小说固然有趣,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你们自身的痛苦来说也是必要的,但切勿把别人写的小说里的思想当做人生信念,也切勿迷信类比,迷信寓言。小说就是小说,再精致深刻,也只是模型,在表达思想上注定残缺不全。而且,如果想改变痛苦的状态,不如更积极地去阅读哲学书籍,更积极地走入生活。


IP属地:贵州1楼2011-07-07 00:05回复
    个人是觉得,卡夫卡写小说,其实期望值非常低。从他生前投稿的数量,以及死前对布罗德的嘱咐就可略知一二。我个人觉得,卡夫卡不重视读者,他的文本意义很大程度上只是针对他自己一个人的。
    恩,关于通过小说来进行交流,实际上我个人也是很肯定这种方式的价值的啊,比如阅读小说,所能感受到的亲切感和哲学论述是不能相比的。另一方面,也能培养读者和写作者的审美情趣,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我的观点是,个人觉得没必要太固执、太狭隘地一头扎进意象和寓意的迷宫里,企图在小说里看见世界的真貌——事实上好像有不少人是这么做的——这样的做法,长远地看,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
    


    IP属地:贵州5楼2011-07-07 12:13
    回复
      “优点在于不局限于读者的理性思维,而具有哲学著作所没有的感性”,我想,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但如果仅就“信息传递的完整性”来说,文学叙述在这里应该是劣于一般叙述的。正是由于我们的思维逻辑让我们拥有联想的能力,因此才能感受到小说的寓言、隐喻和生活是多么贴切。然而,同样由于我们拥有联想的能力,我们会自觉地把寓言、隐喻中的某些运行规则类比到现实中去——然而这种类比——至少我没看到过完美的类比——经常是残缺不全的。
      一个类比或许能表达现实中某个方面的一些部分的运行规则,但它不能表达现实中某个方面的所有部分的运行规则。这是由于小说要求自身的完整性,而思想表达也要求完整,当艺术和思想的完整性要求同时被提出,作者就不得不作出取舍,牺牲掉表达的完整,获得艺术上的完整(否则这就很难称得上是一篇完整的小说了)。
      而提到的信息丢失,主要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换个简单点的说法,那就是:词语的替代必然导致意义的损失,无论词语之间的意义区别有多微弱。
      当然,从现实方面考虑,或许有些同义词表达的意义几乎一致,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词我们都还在用。但考虑到写小说,我们如果用隐喻或寓言,对思想进行表达的话语,和艺术化后的寓言的话语,二者之间的替换是相当大的,我个人觉得这其中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的信息丢失。
      混沌学的一个较为基本的思想是:你无法用一个简单的说法表达一个复杂的事物。如果我们要表达一个复杂的事物,你必须进行同等复杂的解释。尽管有时候,你可能觉得二者之间几乎没区别,但这种思维只会导致自己对逻辑问题的放纵。打个拙劣的比方,如果说我们心中的想法是现场演奏的音乐,那么当我们将其录制到CD上时,无论我们的设备多么先进(无论作者的表达能力多么强),CD录制的音乐比起现场肯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而当我们企图用更加便携的方式,把该乐曲转化为MP3格式,放进随声听里的时候(当我们企图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思想包装为小说时),其信息又会不可避免地再一次丢失。所谓有损压制(如wav转MP3),其实本质上就是欺骗人的耳朵,但一般来说比较难听出区别。而所谓无损压制(如wav转ape),其实当我们播放ape文件时,还是用wav来解码的,所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谈的必要。然而,你也看到了,尽管我们可以用“音乐-录制成cd-转化格式”来解释“思想 - 一般叙述 - 文学性叙述”,但其中无法相符合的地方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候,作者写小说,读者读小说,很可能会忽略到这种隐藏的逻辑陷阱,因为它同有损转化一样,是难以觉察的。但如果纵容这种信息损失,后果——各位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IP属地:贵州6楼2011-07-07 12:42
      回复
        “但这样难道不是在通过个人的精神世界来逃避物质世界么?这样不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吗?而对于思辨小说”
        首先,感谢阅读那个帖子啊,开心。
        其次,我觉得精神胜利法和物质世界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再次——这是重点——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主要是负责处理个人面对生活中的痛苦,面对世界的荒诞上。这些问题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我相信以后依然会存在,除非技术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人类“苦闷”的情感——扯远了。在这里,我想强调,西西弗斯式的精神胜利法,并非是要逃避物质世界,相反,是更加积极地迎接物质世界:西西弗斯思想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承认物质世界的无从躲避,承认世界的荒诞,承认痛苦永恒。
        当西西弗斯承认了这一切之后,他才有资格,才有勇气,进行他与神的战争——反抗。因此,我想绝不存在您所说的逃避问题。如果还是有疑问,欢迎继续发问,我会竭尽全力解答的。
        “作者在面对他人宣泄痛苦时已经打破了某种疏离感”,在文中我也承认了这点,因此我分析了它显而易见的好处和背后的缺陷:当人们相互依靠,抱团,虽然,一方面个体从群体中获得了安全,但另一方面,群体也会在无形中对个体表达要求。当然,吧里不会有谁逼迫哪位作者快点写出新作,而且即使逼迫了也没有强制力,但作者自己会对自己有所要求(这种自我要求的背后,有吧友们的鼓励和支持的因素),我并没有说这不好,我只是指出一种可能:这种自我要求,或许会成为作者不愿脱离痛苦的潜在理由,继而使作者扩大生活中的“痛苦感官”,让自己越来越敏感(以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IP属地:贵州7楼2011-07-07 12:55
        回复
          “不过,作者在宣泄痛苦时必然要去面对痛苦,而面对痛苦不就是反抗的前提么?”
          是的,面对痛苦是反抗的前提,但我想,这里存在另一种可能:作者面对痛苦,是为了更有力的宣泄痛苦。
          痛苦很可能是大部分作家的写作养分,因此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而从主观上渴望自己更加敏感,这可能对个人成长不太健康。当然,如果人们的追求主要在于创作上,这么做无可厚非,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那些真正视写作为生命的人也必须面对的:这种写作方式,很可能最后滑向狭隘,滑向自我局限。
          而且,为了痛苦而痛苦,和为了反抗而痛苦,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痛苦属于前者,但我想,这点读者自己清楚就好。


          IP属地:贵州8楼2011-07-07 13:01
          回复
            “但如果一个人的痛苦是因为一些无法改变的事物造成的,又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痛苦状态?”
            所以才需要“西西弗斯精神”,才需要“精神胜利法”。我想,人们活在世界上,绝对是有信仰的。无论信仰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还是信仰西西弗斯,信仰金钱万能,总之,人们肯定会对世界有自己的见解。而“西西弗斯精神”,即所谓“精神胜利法”,无非是一种可以鼓舞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痛苦的一种见解而已。造成痛苦的事物无法得到改变,但感知痛苦的我们的心态可以调整,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
            “个人精神世界面对整个宇宙时的无力和渺小又该怎么去改变?”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前面你所问的是一样的。我的回答是:承认自己的无力和渺小,但拒绝妥协。
            西西弗斯神话的背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具体化的敌人:在西西弗斯的神话里,这个敌人是诸神;在现实世界里,你可以把这个敌人叫做世界,或者宇宙,其实是一个东西。
            从这点看,“西西弗斯精神”免不了有宗教色彩,但区别在于,西西弗斯体系没有向它的信仰者许诺任何东西。并且,当信仰者坚持一生,最终死去时,他们既得不到天堂也无法进入极乐世界,人们得到的只有“胜利”而已。然而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IP属地:贵州9楼2011-07-07 13:11
            回复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思辨小说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优点,并不能因缺点而完全否定”
              当然,我个人毫不否认思辨小说的价值和优点,这也是我在文中强调过的。之所以发该文,是希望大家能更加理性地对待写小说——特别是写思辨小说这件事。除此之外,也是希望读者能更加谨慎地对待作者隐藏在作品里的观点。
              另外,个人觉得,虽然追求这种努力没错,但明明在我们所知的范围内,就已经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叙述了,何必非得用小说的方式来表达呢?当然,这里的疑问仅限于“表达的精确性”上。既然可以坐车,何必非得用跑步的方式到达目标?
              “我不同意用精神胜利法来处理生活中的痛苦,因为生活中的痛苦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改善的。”
              恩,我想您大概还是没能完全明白我的意思。“西西弗斯式精神胜利法”,并不是用一种让自己愉快的方式解释自己遇到的失败和挫折,从而认为自己没有失败。
              不是的。这里的“精神胜利法”,是鼓励人们当遭遇失败或知道注定要失败时,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但拒绝放弃和妥协,明知失败却依然奋斗。即:在事实上失败了,但精神上从未因困难而缩卵,而放弃。因此,精神上是胜利的。
              “作者真的能从读者的回复中得到安慰吗?如果作者刻意沉迷于痛苦,那这样的痛苦真的可以称作“痛苦”吗?还是一种自怜心态所致的矫情?”
              即使是自己制造的,但痛苦就是痛苦,而且痛苦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大(换句话说,也就会比较模糊),纠结定义没什么意义。
              


              IP属地:贵州12楼2011-07-07 15:37
              回复

                创作是好的,这个观点太大啦,而且太社会化了。从社会角度,我们当然可以说吸毒不好,创作好,但对作家自己呢?不尽然。
                现实中的创作经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说出其中一种。
                恩,求同存异嘛,欢迎讨论。本来讨论的目的也不是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而是在于启发讨论者们各自的思维,从这点来说,我反倒非常欢迎您这样的参与者。


                IP属地:贵州15楼2011-07-07 21:59
                回复

                  恩,但是我想,这几个例子太极端了,创作和“身居高位”,“阅历丰富”,“有天才又有功力”似乎没什么必然联系,前两者并不是创作的必然结果,而后者中的天才,属于先天决定的,功力嘛,如果说创作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升创作的功力,这种说法似乎没意义,虽然它是对的。
                  这几个家伙为创作“正了名”(暂且不讨论这里“正名”具体指什么),我们暂且认可这一点。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创作者无法为创作“正名”呢?就算我们把为创作“正了名”的作家数目扩大几十倍几百倍,扩大后的数量比起全部创作者的数量,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其次,我想我在文中所指的创作,主要是针对“思辨小说”,再具体点,是“关于痛苦的思辨小说”,因为这篇帖子是写给卡吧吧友看的,而就我个人的认识和观察而言,我认为卡吧吧友们的创作大多都属于此类。
                  至于您提到的高尔基的事例。
                  首先,我个人比较怀疑该传说的真实性。您用上了“传说”这个字眼,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实您对该事例也并非特别相信。如果有比较可信的记录,那时候再搬出这“传说”也不迟。高尔基的生平,由于政治原因,很可能被美化和“部分神化”,因此,如果该“传说”不是来自可信的记录,而只是来自个别传记作家笔下的逸事,我想它未必有多少真实性。
                  其次,就算我们承认这事例是真实的,在我看来,您的引述里,高尔基之所以流血,似乎更多是因为“想象”而不是因为“创作”。当然,想象是创作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因为想象有好处,就得出创作有好处的结论,拿部分证明整体,不靠谱。
                  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行为,如果您打算证明创作的好处,我想应该更多是从创作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来谈,比方说谁谁谁创作了什么,对他自己有什么影响,让他获得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境界得到了怎样的提升。
                  其三,就算我们姑且抛开第一、二点不谈,我想您想表达的意思是:“创作不一定要亲自尝试,要描写痛苦不一定要亲自去品尝痛苦,直接经验跟创作表现力没有必然关系。”
                  很大程度上,我是同意这个说法的。但是,“痛苦的思辨小说”,尤其特指“卡吧吧友们创作的痛苦的思辨小说”, 其作者文本的意义主要在于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思考的结果,在于缓解与世界对立的痛苦。基于这点,首先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作者们,并不是为了描写痛苦而去感受痛苦,相反,他们是感受了痛苦,因而才去描写痛苦,性质不一样。
                  并且,之所以说为什么这些作者们有越陷越深的危险,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同伴,当作者们阅读彼此的文字,互相评论、鼓励时,他们可能会发现,彼此所感受到的痛苦、所理解到的世界的荒谬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理解得深,并且表达出来了,于是大家赞美他,钦佩他,鼓励他。那么,那些对痛苦理解得不那么深的作者会怎么办呢?我倾向于认为,他们在主观上会希望自己对痛苦的感受更敏感、更深刻一些。于是,一方面,这种心理认识会使作者主观地扩大自己所受到的痛苦,一方面,作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痛苦,以期望自己下次能表现出更加深刻、黑暗、浓密的痛苦。这种可能性是有的。而在年轻的作者身上,这种可能性会变大。
                  至于为什么我认为卡吧的创作者们的创作模式是“痛苦的”,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网友们会去某个作家的贴吧,原因不外乎:1,高人气;2,最近的话题;3,阅读该作家的作品引起了共鸣;4,由于外貌等因素,对该作家产生了非一般的欣赏之心(酵母之于大多数花痴教众)
                  具体到卡吧,我想由于1,2,4等原因来卡吧的吧友数量肯定不多,大多数来卡吧的人,主要是被卡夫卡作品里表达的某些东西吸引,引起共鸣,于是前来表达感受,抒发所想,寻找知己的。
                  至于引起什么共鸣呢?我的判断是:关于生活的痛苦和荒谬。
                  得出这个判断的分析如下:卡夫卡尽管也表达过反抗(事实上他确实是这么做的。这个神经敏感的犹太人,长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从小就因为自己的种族而自卑和内向,恐惧于来自公众的目光,体弱多病,甚至或许由于对自身性能力感到不自信而多次在婚姻面前退却.......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顽强地选择一直活下去,直到病魔把他带走。虽然卡夫卡的作品更多透露出的是不安、焦虑、痛苦和绝望,但他也明确地表达过自身对希望的追求。我觉得他很了不起,然而大多数人只了解他那脸谱化的一面,实在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表达痛苦和荒谬。因此,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从概率上看,我的判断是比较靠谱的。
                  那么,假设引起大家共鸣的,真的是他表达的痛苦和荒谬,我想据此猜测一下大多数卡吧吧友们的共同点:认为自己游离于世界,游离于快乐的大多数人,并认为世界是荒谬而痛苦的。
                  而拥有这些共同点的吧友们的创作,倾向于“痛苦的思辨小说”,这点应该得到解释了。
                  


                  IP属地:贵州28楼2011-07-08 21:31
                  回复
                    不,我向您对西西弗斯有点误会。
                    事实上,西西弗斯确实打不过诸神,但他要是选择死,大可以不推石头,说老子不接受惩罚了,你来个痛快点的吧。于是宙斯一发怒,一道雷把丫劈死了。
                    但西西弗斯却没有选择您谈到的那种讲求实惠的精神,他宁愿永世不得超生都不愿死,我想这可不实惠。
                    要拿您的话来说,西西弗斯是那种已经认定自己输定了,却依然拼死命,希望着胜利的士兵。我觉得不矛盾。
                    


                    IP属地:贵州29楼2011-07-08 21:37
                    回复
                      我所指的正是个人处境。这些人的创作和他们的个人处境有好的关系,但更多人的创作和他们的个人处境有不那么理想的关系,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艺术家整天唉声叹气了。而这些唉声叹气的艺术家里,确实有很多,是真正的艺术家。
                      拿死者举例,梵高,我看不出他在世时的个人处境和创作有什么好的联系。你可以说毕竟他死后声名显赫,但就概率而言,世界上绝对不乏创作水平很高但直到死后也默默无闻的艺术家。


                      IP属地:贵州32楼2011-07-08 22:01
                      回复
                        恩,之所以在这个帖子里谈到西西弗斯,主要是因为路西法看了我发在加缪吧的帖子而引发的疑问,因此我和她在谈论西西弗斯时隐去了“加缪的”这个前提,这是由于我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吧友。
                        所以,这里的西西弗斯,是《西西弗斯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换言之,是经过加缪的诠释后的改版西西弗斯,咱们之前对它的共同认识有偏差,不过现在应该消除这种误会了。
                        


                        IP属地:贵州34楼2011-07-08 22:12
                        回复
                          是的,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哲学叙述,在表达的准确上优于小说。哲学家的目的是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必须采取一种能尽可能让最多的人读懂的叙述策略,这种对准确性的要求使他们的叙述更加缓慢,繁杂,但确保了尽可能的准确。当然,由于每个人对同一个词语的认识未必相同,再是什么叙述,也必然会导致误解和信息缺失。


                          IP属地:贵州36楼2011-07-08 22:22
                          回复
                            不,我并没有说哀叹的是非,而且您所举的只是“这样的伤感”,而哀叹的理由并非全都是曹丕描写的那种伤感。反而,人们哀叹的理由,更多是生活的不顺,命运的不公。
                            其次,我这段论述不是为了讨论哀叹究竟如何,而是想说,您举的例子说明创作和个人处境的关系,进而证明创作是好的,这个证明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我们不能用个别极端的例子概括普遍的状况。比方说比尔盖茨辍学,最后成富翁了,除他之外,或许世界上还有几百个,几千个辍学最后成为富翁的人,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得出“辍学是好的,辍学能让我们成富翁”的结论。


                            IP属地:贵州39楼2011-07-08 22:33
                            回复
                              当然,我并没有说准确性比自我表达更重要。我想这一点,我在主贴就已经提过了。
                              其次,“不应有恨”这个说法过于没道理了。你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和信念要求别人,因此别人就算有恨也是应该的,当然,不恨也是应该的,但这是作者自己的事,跟你跟我都无关。


                              IP属地:贵州40楼2011-07-08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