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物语吧 关注:151贴子:1,100

回复:《延禧攻略》中的历史知识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的清乾隆时期“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


17楼2018-11-29 17:40
收起回复
    《清稗类钞》记载,亲王以下满人见皇帝均自称奴&才,至宣统朝才废除。实际上,为表示亲近,亲王亦多自称奴&才,如剧中弘晓称奴&才,弘昼称臣,他们是亲王,两种称呼都可以。汉人则称臣。
    关于富察·傅恒被称为傅恒大人,或傅大人。《养吉斋丛录》记有:“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
    娴妃所写家书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所载“茅门之法”。
    《茅门之法》规定:“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雨留]者,廷理斩其辆,戮其御。”
    ——楚庄王时期,有关王宫禁卫的法规称为“茅门之法”,即是关于王宫出入管理的规定。
    【情节背景:娴妃的弟弟因仲永檀弹劾鄂善遭牵连,娴妃写家书表示无法对其求情。】
    满清入关后,在城建上沿袭明制。为了调剂在京满人官吏的收入,据明史玄《旧京遗事》记载:"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
    起初《户部税则》规定,行李不在纳税之列,"然而外吏人都,往往有应纳税之物,如续绸缎布等"。于是"征私钱以为免税之资",甚至"虽无货亦征之矣"。关吏"又四出巡逻,得之指为漏税,加倍罚之"(见《天咫偶闻》)。清代经常会将库中的明代旧物发往崇文门变卖。
    【情节背景:皇后将内务府库存发卖,所得银两用于救助孤儿】


    18楼2018-11-29 17:56
    回复
      关于朝臣称呼问题补图说明


      19楼2018-11-29 17:59
      收起回复
        一、顺治帝去世后,朝廷公布了他的遗诏,历数自己当政期间的十四宗罪,是谓罪己诏。
        其中关于董鄂妃的部分说:”端敬皇后于皇太后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概从优厚,然不能以礼止情,诸事太过,岂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
        二、康熙十二年(1673年)敕,禁奴仆殉主,明令彻底废除活人殉葬之恶俗。
        三、赵翼《簷曝杂记》有云:乾隆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尚须燃烛寸许始天明也。日日如此,此犹寻常无事时,当西陲用兵,有军报至,虽夜半亦必亲览。每晨起膳后,阅部院所奏事,及各督抚摺子毕,以次召见诸大臣,日必四五起。最后见军机大臣,指示机务讫,有铨选之文武官员,则吏兵二部各以其员引见。
        【情节背景:璎珞与皇后谈及顺治与董鄂妃时,讨论帝王无情话题。】
        据清代《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记载,皇后年俸1000两,皇贵妃800两,贵妃600两,妃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
        当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折合到今天,我们根据《红楼梦》来推测一下:
        【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况且人家学里,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再者,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金荣是贾家的穷亲戚)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刘姥姥的女婿家是早年跟王家偶然连过宗的,后败落,成为农村贫困人口。)
        我查了一下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15元(年)。另据国家统计局某省调查总队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8年上半年,某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11元(6个月)。数据吻合。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数据我打了个3折就是2400元,月均200元,差不多吧?
        刘姥姥家总共五口人,即总支出12000元(年),月均1000元。我感觉比较靠谱了。百度给出的1两银子约合200元人民币,是只考虑了银子本身的价值,而忽略了购买力。
        根据购买力比较,最终可得:1两银子=600元人民的币(至少)。
        所以,皇后年俸60万元,皇贵妃48万元,贵妃36万元,妃18万元,嫔12万元,贵人6万元,常在3万元,答应1.8万元。
        【情节背景:娴妃拮据,无法筹措银两为弟弟治病,导致我间歇性庸俗症发作,根据剧中提示的宫份数额,这楼开小差算个帐。】


        20楼2018-11-29 18:42
        回复
          《资治通鉴外纪》及明代张居正《帝鉴图说》记载:文王尝行于野,见枯骨,命吏瘗之。吏曰:“此无主矣!”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我固其主矣!”葬之。天下闻之,曰:“西伯之泽,及于枯骨,况于人乎?”
          【情节背景:皇后给璎珞上的第一堂课,主题是责任。】
          胤祥(弘晓他爸)和胤禛(雍正)关系特别好,亲密犹如连体婴,几天不见就想得眼泪汪汪的。胤祥武艺超群、诗画俱佳,实在是难得的人才,曾经也是康熙的小骄傲。
          九龙夺嫡时,只有他哥俩站太子一方。雍正登基后,对胤祥委以重任,而这位十三爷也尽展治理之才,识人理事,手段老辣,政绩斐然,对雍正更是至诚至忠,他甚至比雍正更配得上工作狂的名号,年仅44岁就积劳而逝,着实令人惋惜。
          雍正待胤祥也好的无以复加,封了他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子子孙孙永袭王爵),还让他成为有清一代唯一不避皇帝讳的臣子,其他荣宠不必细说,单说给予胤祥的绝对信任就足够载入史册了。
          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後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
          胤祥薨逝,雍正谕令:“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一句话,这哥俩的情义真是千古难逢。
          弘晓为胤祥第七子,八岁袭怡亲王爵,曾任乾清门侍卫,其出身背景与历史大体一致。某些情节固然有编剧演绎的成分,倒也大差不差,有逻辑依据。
          【情节背景:弘晓的出身,其父与雍正的关系。】


          23楼2018-11-29 19:03
          回复
            坤宁宫祭祀吃胙肉,出自朱家溍先生教正的《清代宫廷丛书》中《清宫后妃》的宫中祭祀与节令习俗,坤宁宫祭神祭天是必不可少的宫廷礼仪。“每日朝祭、夕祭,每月祭天,每岁春秋二季大祭,四季献神”。同时清昭梿《啸亭续录·贵臣之训》记载:"坤宁宫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另据《故宫知识200问》中“坤宁宫吃肉”典故讲到因为胙肉是白水煮肉,所以很多臣子贿赂太监偷偷给他们留下一小包椒盐,还有大臣事先将棉纸浸泡上酱汁晒干带在身边,吃肉时用酱纸揩刀,沾点滋味以解油腻。皇帝认为这是蔑视皇家尊严,后来干脆派了御前侍卫持枪在现场监督,令王公大臣们苦不堪言。
            历史上弘晓确实曾在祭祀吃肉时被皇帝当做反面教材批评过——
            乾隆八年(1743年),高宗首次到盛京谒陵,并在清宁宫举行祭祀活动,以弘晓为例,训斥不遵守祭祀习俗的王公大臣。宣谕如下:
            尔等得与朕在清宁宫内祭祀,皆祖宗所赐之褔,亦系满洲之旧例也。今观满洲旧例,减至废弛。且如怡亲王弘晓不佩小刀,是何道理。朕敬阅实录内载皇祖太宗谕曰:今宗室子弟食肉不能自割,行走不佩箭袋,有失满洲旧俗。后之子孙,何所底止。是太宗当时是教训诸子,早念及后之子孙遗弃旧俗矣。况怡贤亲王昔时恪守制度,尔等之所共知。弘晓纵不顾祖宗成宪,独不念及乃父乎?
            (据说乾隆因要杀鸡儆猴,对弘晓不佩小刀一事小错大惩。但具体惩罚措施我没查到。)
            【情节背景:在吃胙肉的祭祀活动时,璎珞给傅恒盐包,又在弘晓的胙肉上动手脚,导致其受罚。】


            24楼2018-11-29 19:27
            回复
              冷宫:
              几乎每部宫斗剧都会出现“冷宫”,大家知道,冷宫并不真的指某处固定的宫殿或居所,而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幽禁犯错遭贬的妃嫔的处所。如乾西五所,原为皇子居所,其中的某些院落(西三所)就曾作为冷宫使用。据明《酌中志》记载,李成妃被贬为宫女后,“迁于乾西某所居住”,此后还有定妃、恪嫔等也被幽居于此。
              北三所可以追溯的比较靠谱的回忆来自李莲英的二总管崔玉贵,他是珍妃被贬的少数见证人之一,据他说,珍妃被幽禁在景祺阁阁楼后的北三所。景祺阁建于乾隆年间,与景福宫相邻,小院西墙外即为珍妃井。
              “这里就是所谓的冷宫,后来我跟多年的老太监打听,东北三所和南三所,这都是明朝奶母养老的地方。珍妃住在北房三间最西头的屋子,屋门由外倒锁着,窗户有一扇是活的,吃饭、洗脸都是由下人从窗户递进去,同下人不许接谈,没人交谈,这是最苦闷的事。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一天有两次倒马桶,由两个太监轮流监视,这两个老太监无疑都是老太后的人。”
              其实我不太相信这是崔玉贵的原话,应该是经过王照(光绪20年甲午恩科进士,近代拼音文字的倡导者)和旧宫监唐冠卿转述,1986年被一篇研究珍妃的文章《珍妃与珍妃之印》所引用,属于总结性的文字。
              我找了一张珍妃井的照片,金答应大约就关在崔玉贵提到的这附近的院落。

              图中红框为剧中北三所的位置,蓝框为娴妃的承乾宫,看着倒是不太远,实际走走应该也不近啊。
              【情节背景:嘉嫔终于把自己作进了冷宫,娴妃雨夜亲赴冷宫结果了她。】


              25楼2018-11-29 19:37
              回复
                少年时读红楼,最爱的章节当然是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们开展文艺活动。
                起海棠社,做菊花诗,填柳絮词,宣射覆令,栊翠庵踏雪寻梅,芦雪庵即景联句……为啥?风雅嘛。
                这等风雅事怎能少了我们乾隆帝?于是每年初二到初十,择黄道吉日,颇具文采的宗亲重臣便齐聚重华宫,参加由乾隆主持的宫廷雅集,吟诗连句,风雅它一回。
                乾隆不光是承办人,还是出题官,还是评判者,还是参与者,反正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就对了。
                席间所饮三清茶为乾隆专利,采新鲜梅花,辅之以佛手和松子(真实版无茶叶),花香果香浑然天成,这款三清茶实至名归。赶上下雪天则以雪烹之,简直是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情景再现。
                此外还有特制的三清茶杯锦上添花,茶杯形制很多,我选了一款16年法国拍卖的剔红版,上篆御笔亲书《三清茶》诗。
                来宾吃好喝好,散会时还可将茶具带走。真会玩啊。

                剧中与会者都有谁呢?仔细一看,全不是外人。(不贴图了,脑补画面吧。)
                年纪最大的是履亲王爱新觉罗·允祹,乾隆28年薨,将来嘉嫔生娴妃养的四阿哥过继给了他。
                站着说话的这位大哥是慎郡王爱新觉罗·允禧,与皇帝同庚,将来纯妃的六阿哥过继给了他。
                坐着的是第五代铁帽子平郡王福彭,长乾隆三岁,自幼深得康熙喜爱,亦带入宫中教养——“王幼而侍圣祖仁皇帝宫中,躬承恩眷”。雍正也很看重他,少年时跟弘历、弘昼相伴读书。乾隆登基后虽没太多实权,但待遇十分优厚。乾隆13年薨,乾隆还辍朝两日以表哀思,可见感情不错。
                小朋友当然是圆明园阿哥弘曕,后过继给康熙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
                他们的谈话内容也都确有其事。
                《清史稿》载:【好言丧礼,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尝手订丧仪,坐庭际,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饮啖以为乐。】
                《啸亭杂录》载:弘昼【“尝以微故,殴果毅公讷亲于朝,上以孝圣宪皇后故,优容不问,举朝惮之。”】
                短短一场戏,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人物安排也非常有匠心。
                叫嚣着“人无百年不死者”登场的250就是牙亲王弘昼本牙了。
                欢喜的晕过去之前还做了那首被史学家称为救命诗的《金樽吟》:
                世事无常耽金樽
                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
                推杯换盏话古今
                【情节背景:小四在御花园要皇室宗亲聚会。】


                29楼2018-11-29 22:05
                回复
                  乾隆五年来保任刑部尚书,同年【六月,御史沈世枫奏来保诚悫有馀,习练不足,不胜刑部繁要之任。谕曰:“来保人实可信,然世枫所言,颇中其病。傥因此自知省惕,则心志虚公,而才识亦将日进。此闻过而喜,所以称贤也。”】
                  (沈世枫参来保经验不足,乾隆说来保是个老实人儿,经验可以积累嘛,能闻过则喜,还是好同志。)
                  剧中移植到跟傅恒的对话中,妙!
                  【情节背景:小四准备给傅恒和尔晴赐婚,以尔晴祖父试探傅恒。】
                  前面鄂张之争没敢发,怕被删,现在来收个尾试试。
                  乾隆六年,鄂善(张廷玉P)案凡涉案人员一个不留,全“杀”了,包括娴妃的弟弟,张廷玉一P受到很大打击,同时皇帝抬举高斌分化鄂D。
                  仲永檀一告鄂善贪**腐,二告御史吴士功(张D)弹劾史贻直(鄂D)的折子泄密,直指泄密者为张廷玉。所谓留中泄密,是说通常皇帝御批过的奏折要抄录一份收入军机处存档,而有些不宜公开的机密文件就留在宫中,不发往军机处备份。
                  这次仲永檀再度弹劾张D成员张照,没想到却被反杀。
                  【七年十二月,命如江南会巡抚周学健治赈,未行,永檀以密奏留中事告大学士鄂尔泰子鄂容安。上命夺职,下内务府慎刑司,令庄亲王,履亲王,和亲王,平郡王,大学士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来保、哈达哈按其事。鄂容安、永檀自承未奏前商谋,既奏后照会。】
                  张照探知仲永檀将治赈内容泄露给鄂尔泰长子鄂容安,立即上疏弹劾。经会审,仲永檀供认不讳,与鄂结D之事败露。皇帝大怒,这才有了那句骂鄂尔泰的“朕从前能用汝,今日能宽汝,将来独不能重治之罪乎!”
                  不过到底是老四托付的大宝贝么,皇帝不能对鄂尔泰太过分,一顿臭骂后做降职处理,鄂容安也得以逃过一劫。仲永檀就没有那么好命了,不久后死在狱*中。
                  至此鄂尔泰一P基本歇菜,两年后,鄂尔泰病故。
                  D=dang
                  P=pai
                  阅读时请自行替换。


                  31楼2018-11-29 22:45
                  回复
                    以下内容整理自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趣闻北京》:
                    清中期皇帝厉行节俭,紧缩宫中用度,宫廷生活开支仅及明代宫廷开支的十之一二。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开始,护城河常年栽种莲藕,除供应宫廷膳食外,剩余的拿到街市贩卖,所得银两明记在账,用于购买零星物品。嘉庆年间,皇帝准许将护城河的荷花地出租,每年收取125两9钱1分5厘租银。
                    【情节背景:皇后昏迷,娴妃接管六宫,施行开源节流法。】
                    刘统勋何人?就是刘墉的父亲,纪晓岚的恩师,一生清廉刚直,十分难得的深受老四小四两代皇帝的信任。去世后得乾隆赐谥“文正”——“非品学德业无愧完人者未足当此”。看见没?完人啊!
                    不过人家就是立身方正:
                    于私【家故有田数十亩,敝庐一区,服官五十余年,不增尺寸。】
                    于公【刚毅笃棐,允直机密,襄赞纶扉,随事献纳,推贤黜佞。】
                    被誉为百余年名臣第一者是也。
                    【情节背景:娴妃带队赈灾放粮,对突发事件应对得当,受到刘统勋的夸赞。】


                    32楼2018-11-30 00:12
                    回复
                      野史一枚:
                      当年还是熊小孩的弘历,因捂住雍正一个小妃子的眼睛嬉戏,导致她被赐死。弘历内疚,在妃子颈部点一颗朱砂痣,祈祷有朝一日能重逢。
                      多年后,乾隆遇到和珅,因其相貌酷似那个妃子,颈部也有红色胎记,且出生时间与妃子死亡时间吻合,故而格外宠信和珅。
                      大家看出来了吧,这个野史故事的大部分被编剧移植给了顺嫔。
                      (我更喜欢这一小半改编过的婉儿版本)
                      《啸亭杂录》载:纯皇帝即位时,承意皇严肃之后,皆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悦,颂声如雷。
                      吴中谣有 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
                      乾隆在位期间共五次普免,最主要的动机一为向康熙致敬,二为国库比较充裕,三为改善农民处境,促进农业发展。
                      乾隆十年正月初六日颁布第一次免赋上谕,剧中台词所涉库银数据、免赋原因,包括短视重利的大臣上疏谏阻等所有内容,均可见《清高宗实录》。
                      我摘录几段谕旨,其他不赘述。
                      【朕临天下,十年于兹,抚育蒸黎,民依念切,躬行俭约,薄赋轻徭。……今寰宇敉宁,既鲜靡费之端,亦无兵役之耗,所有解部钱粮,原为八旗官兵及京员俸饷之所需,计其所给,较之宋时养兵之费,犹不及十之一二。】
                      【朕思海宇安,民气和乐,持盈保泰,莫先于足民。况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聚于上,即散于下。仰惟我皇祖在位六十一年,蠲租赐复之诏,史不绝书,又曾特颁恩旨,将天下钱粮普免一次。】
                      【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候,欲使海山陬,一民一物,无不均沾大泽,为是特降谕旨,将丙寅年(十一年)直省应征钱粮,通行蠲免。】
                      【情节背景:这一楼情节均为小四夜探长春宫,与前来照顾皇后的璎珞谈心。】


                      33楼2018-11-30 00:35
                      回复
                        《清高宗实录》记载:【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自去年除夕,今年三月,叠遭变故 。而金川用兵,遂有讷亲、张广泗两人之案,辗转乖谬,至不可解免,实为大不称心。】
                        在乾隆刚登基时,就预感十三年要出事,结果一语成谶,这一年的政治、经济、战争乃至他的家庭生活接连遭遇挫折,成为乾隆执政以来政策转型的一个重要时间窗口。
                        高阳《清朝的皇帝》一书中说:“乾隆十三、十四年间,为高宗生平的第一变,由寅畏小心,一切务从宽大而一变为生杀予夺,逞情而为。”
                        【情节背景:永琮卒。】
                        在明朝之前,我国西南少*民地区采取的都是土司制,也就是原部落首领按区域管辖。明中期以后开始逐步废除土司制,由政府派遣流官进行管理。不但极大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更加强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对维护国家统一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金川在四川西北部,主要是藏··民聚居地。乾隆朝第一次金川战役始于十二年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势力日渐强盛,意图吞并小金川及周边诸土司,清政/府派张广泗出兵弹压,这个**竟然用莎罗奔的奸细做向导,致使清军徒劳无功,张广泗遂奏请增兵。
                        十三年春,派讷亲前往增援。
                        剧里讲的正是这一段,时间点与史实基本吻合。
                        讷亲初至金川,情况不熟,战法冒进,致总兵、参将战死,士兵多有伤亡。
                        张广泗与讷亲不和,两人互相推诿、勾心斗角,兼之其后战术失当,只围不打,畏缩不前,株守半年有余毫无进展。
                        不仅指挥不利,官..场倾轧腐``败问题也被带到了战场上。梁章钜所著《归田琐记.讷亲》中说他:“老师糜饷,克捷无期。”又载乾隆语:“朕诚不料十三年以来,加以隆恩渥泽,而讷亲之忍心害理,竟至于此。”
                        此时傅恒升任军机处领班大臣,主动请命前往金川,于年末抵达,诛杀奸细,整肃军纪,增调精兵,改变战术,到十四年结束战斗。
                        剧中第一次金川战役与史实完全吻合。
                        【剧情背景:金川战役】


                        35楼2018-11-30 01:18
                        回复
                          吉祥缸:
                          入冬后吉祥缸需加盖,以棉套包裹,底部石座内燃炭保温,以备不时之需。

                          皇后去世数月后,乾隆发了一道上谕,摘录一段:
                          【兹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母仪天下。犹天地之相成。日月之继照。皇帝春秋鼎盛。内治需人。娴贵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应效法圣祖成规。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予心乃慰。即皇帝心有不忍。亦应于皇帝四十岁大庆之先。时已过二十七月之期矣。举行吉礼。佳儿佳妇。行礼慈宁。始惬予怀也。钦此。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遽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即过二十七月。于心犹以为速。……固宜亟承慈命。以慰圣心。……册立既不忍举行。可姑从权制。……今应仿效前规。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二十七月后即正位中宫。】
                          【情节背景:册立娴贵妃为皇后】
                          《养吉斋余录》记载:【康熙纪元六十一年,从不许人言祯祥瑞应。】
                          另据《清史稿》记载,有一次康熙读史,看到宋朝有五星连珠的记载,作为一名爱科学的皇帝,便立刻跟众人科普道:【五星行于天,度数不同,迟速各异,何由聚于一宿,虽史册书之,考之天文,断之以理,终不可信。】
                          到雍正时期,其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一度遭到流言质疑,大约受此困扰,老四不仅崇佛尚道,尤其热衷于祥瑞。在他当政的13年里,各种祥瑞层出不穷,几乎每月都有,而且品种之多之全,绝对能开个祥瑞博物馆了。
                          【雍正间,内外臣工以景星、庆云、嘉鹤、异麦、灵芝、神芝之属告者,殆无虚月。】
                          太后敢说头回见?您的良心呢?
                          前面提到过,小四崇拜祖父,对父亲的爱好很看不惯,才上任三天就把道士们赶出皇宫,一个月内又颁布谕旨禁止陈奏祥瑞:【实心实政保守承平大业,切不可务瑞应之虚名。致启颂扬之饰说也。……嗣后凡庆云嘉谷、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许陈奏。】并指出:【海宇一道同风,众庶安居乐业,虽不闻瑞物之来,亦无损于太平之象,其或吏治民生,稍未协和底绩,即使休嘉叠告,诸物备臻,与地方治理,亦毫无裨益耳。】
                          还有个小故事更有趣,雍正四年冬天出了个黃河水流澄清的祥瑞,当时年仅16岁的弘历凑热闹写了一篇《河清颂》讨老四欢心,后被收录于《乐善堂集》。到乾隆二十三年下令修订此文集,特别提出删去《河清颂》一文。(删博,哈哈哈~~~)
                          【情节背景:璎珞制造假祥瑞。】


                          36楼2018-11-30 01:51
                          收起回复
                            四团龙补服——
                            补服,顾名思义,即穿在朝服或吉服之外,绣有补子的官服。
                            补子分为团补和方补,遵循天圆地方说,团补只有近支皇族才可使用,除此之外均用方补。根据补子的图案可以判断官员属性和品级,如文官均为飞禽,包括仙鹤、锦鸡、孔雀等。武官则为猛兽,如麒麟、狮、豹、虎、熊等。
                            龙纹又分正龙和行龙,只有皇帝、皇子可用五爪四团正龙;亲王两肩为行龙;郡王全部为行龙;贝勒以下就只能用四爪蟒纹了。
                            所以皇帝赏给大臣的四团龙补服大多只是让你高兴高兴,而不是让你穿着的。
                            历史上傅恒还在金川跟莎罗奔死磕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一等忠勇公,赏了红宝石顶和四团龙补服。
                            后莎罗奔上了乞降表,乾隆有一道上谕:【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前已晋爵封公,酬庸更无殊典,所赐四团龙补褂着只受服用。】可见最初赏赐时也并不允许穿着,金川大捷后因其功高,作为特殊恩典准其服用。
                            傅恒获此殊荣,还上书恳辞,乾隆又发上谕:【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因朕赏给四团龙补服……著于朝贺典礼之时,时常服用,不必恳辞。】
                            ——多么和谐的君臣关系。
                            【情节背景:金川大捷】
                            苏州街:
                            所谓苏州街,是乾隆时期仿江南水乡风貌而建的皇家买卖街市,共有三处:
                            一为圆明园同乐园买卖街;二为清漪园后河买卖街;三为万寿寺至畅春园宫门的买卖街,此街专为乾隆母亲纽祜禄氏七十大寿建造,规模最大。
                            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


                            37楼2018-11-30 02:10
                            回复
                              张廷玉的结局:
                              乾隆十年鄂尔泰病逝,张廷玉没了对手,也就没了用武之地。墙倒众人推,先是讷亲顶了张廷玉的位置;接着刘统勋要求限制朝中张氏家族成员;鄂D余孽史贻直不停在乾隆耳边吹风。老张担心不能配享太庙,哭哭啼啼求乾隆兑现先帝承诺,乾隆应允。
                              结果老张派儿子来谢恩,自己没来,乾隆对老张越看越不顺眼,觉得他还不如鄂尔泰呢,“鄂尔泰尚有开拓苗疆之功”,自己大发慈悲准他配享太庙,他竟然视同应当,岂有此理!吓的老张第二天连滚带爬亲自跑来谢恩,乾隆更不高兴了,心说我昨天才骂了你,你今天就收到风声,指责他“负.恩植D”,削了老张的爵位。
                              老张无奈说那我退休总行了吧?乾隆说你好大胆,没什么能耐,还“营营思退”想回家养老,终于罢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至此鄂张两D烟消云散。
                              不过张廷玉去世后,乾隆还是遵了老四的遗诏,使张廷玉成为享此殊荣的唯一汉人。
                              傅清:
                              乾隆十五年,西、藏郡王之子密谋勾`结准噶尔叛··乱,因来不及奏请乾隆,便亲自设计引叛``军首领前来将其斩首,后被叛`军包围,身负重伤自刎而亡。傅清的儿子也是一员猛将,参加了金川战役和平.回之乱,最后亦病死于军中。
                              所以后来看顺嫔引诱傅恒璎珞私奔,简直气死我了!!!
                              **!富察家满门忠烈,她居然想出这种下作法子,简直是侮辱!
                              【情节背景:璎珞化妆成小太监混进养心殿。】
                              《扬州画舫录》载:“康熙间,裁乐户,遂无官妓”,康熙朝废除了千年官妓制。
                              《大清律》规定:“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规定:“八旗有卖良为娼或将家下妇女故纵为娼者,**入官,其主系官,革职枷一月,鞭一百,不准折赎。”
                              【情节背景:尔晴把青莲卖入暗C馆。】


                              38楼2018-11-30 1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