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转换吧 关注:1,405贴子:43,029

回复:请问这种情况下,怎么记录入夏入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贴吧用户_JQDJEGe @快乐每一天😄😺 @C5莫兰蒂🌀 现在再把上图例子3.3之前的均温修改为这样,大家又怎么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3-12-29 09:19
收起回复
    我现在一直在改标准,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图上这种问题。我改标准的一个宗旨就是:尽量避免图上这种极端高/低温和长时间擦边组过分影响结果。虽然图上看肯定是入春失败属于返冬了,但你如果把冬组减少一些,就会发现问题更大了。我正在考虑通过考虑返季时降低擦边组权值的方式来解决类似问题。比如返春时21.80~22.20的组只算半组,再比较春组和夏组的多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3-12-29 10:09
    回复
      如图这个例子,按滑标肯定是返春了,但若按21.80~22.20的擦边组只算半组的标准,则是夏:春=9:8.5,判定入夏有效,而这也是更合理,且肯定了5月中旬高温的作用。至少我觉得,在计算返季时,不能让极端高温过分影响结果,但是22.02的夏组也是一组,27.00的夏组也只能是一组这样的判定方法对27.00的夏组也太不公平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3-12-29 10:20
      收起回复
        而且还应该加一条标准,就是把一些高质量组判为1.5组,标准是:如上图例子,夏组最高为27.18,较22的积温为5.18;春组最低为19.94,较22的积温为2.06。显然夏组最大积温多,那么将积温超过2.06的夏组,也就是大于24.06的夏组判为1.5组。那么夏:春变为10:8.5,夏的优势更大了。而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加肯定了5月中旬的高温。毕竟把5月中旬高温日划为春怎么也不太合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3-12-29 10:39
        回复
          这是昆明的入夏入秋图,跟你编那张图的有点相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3-12-29 10:46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JQDJEGe @快乐每一天😄😺 @C5莫兰蒂🌀 我觉得我们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就是保持34楼五个春组不变的前提下,那一堆9.9的冬组,减少到多少个时,应该判定3月3日入春有效,至少我觉得6个肯定不合适。我的这个加权返季判定算法已经基本成型,目前的问题就是权值取多少的问题,这个需要征询一下吧友的意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3-12-29 11:17
            收起回复
              我目前的想法是:当达标组与不达标组比例大于等于4:3时,直接按国标判定;否则,需要按加权算法比较组的质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3-12-29 11:44
              回复
                按照这个标准判定苏州湖州嘉兴12月初的返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3-12-29 11:47
                收起回复
                  苏州秋:冬=7:6,小于4:3,需要加权判定。冬组最低为6.98,积温3.02;秋组最高14.16,积温4.16,故秋组积温更高,大于13.02的秋组有3个,都加权为1.5组,则秋:冬=8.5:6,秋胜。判定11月30日入冬无效,12月11日重新入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3-12-29 11:51
                  回复
                    湖州秋:冬=7:6,小于4:3,需要加权判定。冬组最低6.60,积温3.40;秋组最高13.02,积温3.02,冬组积温更高,低于6.98的冬组有2个,加权1.5,10.00~10.20的秋组有1个,加权0.5,这样秋:冬=6.5:7,冬胜,判定11月30日入冬有效,这也和积温标,和气象台公布的入冬时间都是一致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3-12-29 11:55
                    回复
                      嘉兴秋:冬=8:6(还有一个秋组图上没有)等于4:3,不需加权判定,11月30日入冬直接无效,判定12月12日重启入冬成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12-29 11:56
                      回复
                        34楼的这个模型我认为在我们这些气象爱好者中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检验一个换季标准是否有效很重要的一环。这个模型还不太容易起个名字,我想就叫蓉式模型吧。这个模型我给出的方案是:按4:3规则,5*4/3≈6.667,6个冬组算入春有效,7个冬组算入春无效。在此我抛砖引玉一下,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3-12-29 13:39
                        收起回复
                          哈密,秋:冬=8:6,等于4:3,满足显著超过标准,不再加权,直接判定入冬无效。因此虽然后面8个秋组中有一个10.04算半组,最大积温0.72,冬组有4个小于9.28的算1.5组得出秋:冬=7.5:8,冬胜,但是因为冬组太少已经没有机会进行加权判定,10月17日入冬仍然无效,判定11月1日入冬。这个例子中虽然积温标结果为4.3判定入冬有效,但显然秋日太多,冬日太少,仅一个6.7的高质量冬日也不能给太大的权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3-12-29 14:50
                          回复
                            兰州,秋:冬=7:6,小于4:3,需要加权判定。秋组中一个10.08算半组(10.20不算半组因为最小的秋组是10.00,最大的冬组是9.98,因此10.20不算半组,9.80算半组),冬组中一个9.80算半组,秋组最大积温1.06,故小于8.94的冬组有1个,算1.5组,得出秋:冬=6.5:6,秋胜。因此判定10.15入冬无效,10.29入冬成功。这个按积温标是入冬有效的,但是积温也只有可怜的0.3,属于两可之间。而秋日还比冬日多一个,判定前期入冬无效也没什么问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3-12-29 15:03
                            回复


                              IP属地:广东48楼2023-12-29 16: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