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赣语吧 关注:337贴子:1,938
  • 7回复贴,共1

编写县志《方言篇》初探(临川县志办 李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刊登於《撫州史誌通訊》1987年第1期。
這篇文章像是一篇機關工作總結報告,但是多少可以讓人瞭解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臨川縣誌·方言篇》的編寫過程,姑且羅列於下。原文爲簡體字,這裏轉爲繁體。


1楼2012-05-16 00:15回复
    th ]和舌根音[ x ],羅針則全讀舌根音[ x ])的差異,則保留我們的記音,以體現方言資料的時代性和典型性。通過核實,我們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還給詞彙語法補充了很多資料,使之臻於完善。


    7楼2012-05-16 00:19
    回复
      12290;同客家話相似,古濁塞音、古塞擦音和古擦音,全部變成了送氣清音,“章”、‘昌”、“知”、“徹”母變[ t ]、[ th ],“來”母字變[ t ]。“見”系二等字細音變洪音,保留了部分塞尾,此外,還有一個特點,即同整個贛語一樣有向共同語靠攏的趨勢。
      3、抓住“詳異略同”這個關鍵,從中突出本地方言的特點。臨川方言植根於共同語,同共同語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鑒於兩者在語音上的差異較大,我們便把它作爲調查的重點。編寫時,又把它擺到重要的位置,分門別類,剖析它的差異,找出對應規律。對於與共同語相同的一面,則是以實涵虛,點到即止,沒有費多大的筆墨。寫“詞彙’、“語法”也是如此,重點寫了臨川方言中的特殊詞彙(如熱鬧叫“樣”;田雞叫“石蜦”;漂亮叫“排場”;大姑叫“賀姑”等)和特殊語法現象(如“光天了”,“吃吉哩湊啵”)。其他一般的詞彙,一般的語法系統都沒有搞,這樣安排不僅是個性鮮明,重點突出,而且能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防止誌稿篇幅的拉長。


      9楼2012-05-16 00:21
      回复
        三、理順三個關係,力求“方言”編寫符合“方誌”體例
        方言的初稿寫成後,經行家審查,提出三條意見:一、有“橫”無豎(豎寫方言歷史演變),與誌稿體例不符,二、“論”(分析性的語言)多於“述”(表述性的語言),不大像誌稿筆調;三、抽象性的、概括性的東西多,具休的東西少,資料性不足,有悖“存史”要求。根據這些寶貴意見,我們對初稿進行認真修改、補充,寫出二稿。在改稿過程中,爲使方言編寫盡可能符合方誌體例,我們在理順“三個關係”上作了一些努力:
        


        10楼2012-05-16 00:22
        回复
          l、理順“橫”和“豎”的關係。《臨川縣誌》的編寫,采用“橫排豎寫”體例,方言要適應這一體例,橫排比較容易,豎寫卻有一定的困難。這是因爲:第一,編寫人員缺少“歷史方言學”的知識;第二,語言的發展非常緩慢,反映這種發展變化的方言資料,在舊縣誌裏一點沒有,無所依據;第二,篇幅有限,若每個“橫排門類”都要“豎寫史實”,勢必枝繁葉蔓,文字重迭,難以容納。改稿中,我們分析了“橫”和“豎”、“排”和“寫”的外部關係,找出了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根據方言的特點,以“豎”爲經,以“橫”爲緯,立體交叉,同步協調,解決縣誌方言中的“豎寫難”。在編寫體例上,仍堅持“以類繫事,橫向分類”,設“概況”、“語音”、“詞彙”、“語法”四章,使各類材料都有歸屬。在內容安排上,則是以橫爲主,橫豎結合,靈活處理。需要“豎寫”的東西,如是共性的,全局的(像臨川方言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就放到“概況”裏寫,如是個性的、局部的(像語音、詞彙、語法上的發展變化),則融入有關章節。通過同古漢語系統,同共同語(普通話)的比較加以反映,方言的“橫”、“豎”關係經過這樣調整,大體可以適應方誌的體例。
          


          11楼2012-05-16 00:23
          回复

            2、理順“述”和“論”的關係。縣誌重“記”,論文重“論”,涇渭分明。方言有方言的特點,在編寫中,既要用誌書體表述性的語言說明它的形成、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又要用論述性的語言,分析它們的變化差異和發展趨勢,然而,它必須服從縣誌文體的統一性,堅持“多述少論”或“述而不論”。在理順“述”和“論”的關係上,我們找了三條:①可“論”可不“論”的,一律不“論”。如初稿第四章“語法”部分,有一大段文字分析臨川方言的語法系統。我們認爲,誌稿衹要“道其然”,不要“道其所以然”,沒有論述的必要,把它刪掉了。②非“論”不可的,儘量少“論”,如第三章“詞彙”部分,初稿有一段關於方言詞語特點及歷史背景(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才輩出、才子之鄉等)的論述,共686字,經刪節,衹保留“臨川方言受歷史文化熏陶,詞彙豐富”一句,爲後面介紹方言詞語特點作畫龍點睛的提示。③能寓“論”於‘述”的,都寓“論”於“述”,以第二章“語音”部分的“聲調”爲例,初稿“文”、“表”兼用,“述”、“論”並重,其中關於方言聲調對應關係的分析,就占了很大比重。二稿刪“文”留“表”,在“聲調表”裏增設 “同中古音比較”、“同普通話比較”兩欄,將各種對應關係反映在“表”中,以“述”代“論”,不“論”自明。
            


            12楼2012-05-16 00:23
            回复

              3、理順“概念”(觀點)和“語例”(材料〕的關係,初稿歸納聲、韻、調的特點,用的是抽象、概括的術語,又無語例,使人感到“概念連篇,實際不著邊”。雖然詞語簡約,難免內容空洞。二稿注重避虛務實,在“聲母”一節,著重補充了文白異讀和塞尾併合資料。對於“聲調”中的陰降陽升變化的現象,我們也作了必要的說明。通過用“語例”(材料)說明“概念”(觀點),用“概念”(觀點)統攝“語例”(材料),把兩者關係擰緊,力求所寫的東西概念準,內容實,言有據,不違背方誌編寫的要求。
              毋容諱言,我們的水平是有限的,探索又是初步的、膚淺的,謬誤在所難免。我們把探索的體會寫出來。是想拋磚引玉,請行家賜教。


              13楼2012-05-16 00:23
              回复
                声明:这篇文章有的观点可待商榷,不过我贴出来主要是让人了解县志方言篇的编写过程的。看来以后贴类似文章时,还得先打个预防针,省得又给说三道四。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5-16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