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认为,如果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不是死的那么早的话,织田信长无法成就后来的霸业,有很多人都相信,他们能打死织田信长,事实真是这样吗?我希望大家会以公正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
首先看看武田信玄,1572年,武田信玄在跟德川家康联手消灭了今川以后,武田信玄响应将军足利义昭的号召,决定上洛勤王,遂于德川家康翻脸,率军杀入德川军的领地,织田信长闻报后命令佐久间信盛率军3000前去支援家康防守滨松,可惜德川家康年轻气盛,没有执行信长的战略意图,最后在三方原大战中惨败,几乎只身逃回滨松。但是武田信玄在战胜德川家康以后没有立刻进攻织田信长,而是在信浓马场呆了1年的时间,最后病死的信浓。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仗应该在士气正望的时候打仗,被打击一方应该避其锋芒。然后武田信玄新胜,武田军士气正望,却没有趁胜杀入织田信长的领地,只是派出5000别动队翻山来到了美浓攻克岩村城,伺候武田军再也没有动静,这是怎么回事?都说武田信玄强大,那么他为什么不协胜利之师进攻织田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时武田信玄实力远不及信长,当时武田信玄大约有80万石,而织田信长却是已经超过200石大名,实力上的差距让武田信玄一直非常纠结,一旦跟织田信长全面开战,能否战胜信长?武田信玄自己心里可能也在嘀咕。武田信玄从来没有跟织田信长交过手,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一战杀死了实力丝毫不比自己弱的今川义元,而威震天下。武田信玄智谋过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有很高的建树,谋定而后动才是信玄的性格。武田信玄知道织田信长实力强过自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跟信长开战,响应将军号召,也只是打败了德川家康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名声。武田信玄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打败信长的机会,所以武田信玄来到了信浓马场,武田信玄想让畿内诸侯先动手,缠住信长,然后自己在出手从背后捅信长的刀子,但是此时的畿内诸侯却没有一个能跟信长抗衡,他们也在等待,他们等待武田信玄协胜利之师对信长进行打击,然后他们自己好在信长背后捡便宜。双方就在这种为着各自利益的阴谋和动机下迟迟不肯先动手,就这样第二年武田信玄病死的信浓马场。
从武田信玄的动作可以看出,跟织田信长这种强过自己的大名开战是非常有压力的事情,所以武田信玄需要小心,谋定而后动这才是武田信玄这个身为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智谋,而不是傻乎乎的直接杀向织田信长。
武田信玄出兵上洛是不可能绕过家康,直接进攻信长的,所以当武田信玄到达滨松以后看到家康死守,反而决定绕道引诱德川家康出战,想从而在野战全歼家康。信长料到武田信玄由此一手,所以只派出3000军队去协助家康防守滨松城,这样滨松始终可以作为一颗钉子插在武田信玄的身后,让武田信玄有所顾忌,不敢冒然向西进攻。
结论:武田信玄上洛的时候还是有机会打败信长的,可惜这种机会在畿内诸侯和武田信玄各自的阴谋中被浪费,这个实在可惜呀,但是我想即便机会出现,武田信玄杀入织田的领地,那么家康会不会趁甲斐空虚,出兵骚扰呢?到时候恐怕武田信玄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吧。
首先看看武田信玄,1572年,武田信玄在跟德川家康联手消灭了今川以后,武田信玄响应将军足利义昭的号召,决定上洛勤王,遂于德川家康翻脸,率军杀入德川军的领地,织田信长闻报后命令佐久间信盛率军3000前去支援家康防守滨松,可惜德川家康年轻气盛,没有执行信长的战略意图,最后在三方原大战中惨败,几乎只身逃回滨松。但是武田信玄在战胜德川家康以后没有立刻进攻织田信长,而是在信浓马场呆了1年的时间,最后病死的信浓。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仗应该在士气正望的时候打仗,被打击一方应该避其锋芒。然后武田信玄新胜,武田军士气正望,却没有趁胜杀入织田信长的领地,只是派出5000别动队翻山来到了美浓攻克岩村城,伺候武田军再也没有动静,这是怎么回事?都说武田信玄强大,那么他为什么不协胜利之师进攻织田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时武田信玄实力远不及信长,当时武田信玄大约有80万石,而织田信长却是已经超过200石大名,实力上的差距让武田信玄一直非常纠结,一旦跟织田信长全面开战,能否战胜信长?武田信玄自己心里可能也在嘀咕。武田信玄从来没有跟织田信长交过手,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一战杀死了实力丝毫不比自己弱的今川义元,而威震天下。武田信玄智谋过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有很高的建树,谋定而后动才是信玄的性格。武田信玄知道织田信长实力强过自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跟信长开战,响应将军号召,也只是打败了德川家康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名声。武田信玄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打败信长的机会,所以武田信玄来到了信浓马场,武田信玄想让畿内诸侯先动手,缠住信长,然后自己在出手从背后捅信长的刀子,但是此时的畿内诸侯却没有一个能跟信长抗衡,他们也在等待,他们等待武田信玄协胜利之师对信长进行打击,然后他们自己好在信长背后捡便宜。双方就在这种为着各自利益的阴谋和动机下迟迟不肯先动手,就这样第二年武田信玄病死的信浓马场。
从武田信玄的动作可以看出,跟织田信长这种强过自己的大名开战是非常有压力的事情,所以武田信玄需要小心,谋定而后动这才是武田信玄这个身为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智谋,而不是傻乎乎的直接杀向织田信长。
武田信玄出兵上洛是不可能绕过家康,直接进攻信长的,所以当武田信玄到达滨松以后看到家康死守,反而决定绕道引诱德川家康出战,想从而在野战全歼家康。信长料到武田信玄由此一手,所以只派出3000军队去协助家康防守滨松城,这样滨松始终可以作为一颗钉子插在武田信玄的身后,让武田信玄有所顾忌,不敢冒然向西进攻。
结论:武田信玄上洛的时候还是有机会打败信长的,可惜这种机会在畿内诸侯和武田信玄各自的阴谋中被浪费,这个实在可惜呀,但是我想即便机会出现,武田信玄杀入织田的领地,那么家康会不会趁甲斐空虚,出兵骚扰呢?到时候恐怕武田信玄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