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吧 关注:1,134贴子:10,584

河北康星的发言记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挑选了些干货,有喜欢的可以讨论。 1,谈抻筋拔骨。抻筋,挑筋,化筋,骨动肉不拘,骨肉分离,筋骨分离,贴骨,敛气入骨。 2,说沉坠劲。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4-02 10:58回复
    松了才会坠,坠了才能沉。砸不动,挑不烂,冲不散,拉不破,凡接,其力必向下。沉坠劲基础。也是母劲。十字,缠丝皆由此衍生。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4-02 10:58
    回复
      @横推法 :也是练功到达的一种现象,人身上肌肉是一层一层松下来的,越往里越不好松。比如小臂,松的好的,肉都垂垂着跟掉下来一样,看上去只有一层肉皮贴着骨头。这个我还没达到,只是见得比较多。一般这个时候也就明显感受到他的骨头如生棱一般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4-05 12:14
      回复
        谈尾骨~~ 这个养身法都能养好,木事。尾主舵,非常有用。有道是虎起尾剪。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4-06 20:07
        收起回复
          这些都是在八极拳吧说的,很费劲,多数人们也不是想学,就是想听稀罕。这些个功法按说是应该算基本功的,内家拳肯定不只能谈谈气说说意就成了,必须得通过正确的功法指导对身体产生变化才中,要不怎么说师父是父母啊,可惜现在明显这个传承少了,身体某个局部能汩涌两下都成内功展示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6-05 17:47
          收起回复
            劲力这三种都可以在两仪桩中参透。不过练两仪桩的普遍练成了两仪顶,也无妨。三种劲力肯定是要先求沉坠,沉劲到家了,浮劲也就快出来了,一上一下是十字里面的那一竖,能够保持身体中定,不飘不绊,这时候胯量也就开了。再练习撑锤和两仪顶,开弓放箭。前手打人后手法力最简单的对拉。如果坚持练下去就是所谓换力完成了。这种劲法体现最好的就是刘云樵了。可以多看看。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6-09 10:37
            回复
              . 体委他们知道啥?别看他们专业其实他们啥也没学。高手在民间???错,高手就在身边。凡着相既虚妄。体委负责搞钱,民间负责故事,真正的大家,高手都是看不出来的普通人,或许就在旁边,想得到他东西,你得历经磨难与考验。听得其只言片语,皆可飞可跃。一招半式,拳王冠军,不在话下。问他在哪?他化众生相,只渡有缘人。河北康星 09:02 回复6楼. 不是一个照面,太抬举柳海龙了,刘成德看着散打王比赛,一个眼神过去柳海龙就摔一个跟头。柳海龙输的那些比赛,你真以为是他对手打的他??深藏功与名,刘成德笑而不语。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7-03 09:03
              收起回复
                我觉得楼主研究学习下泰拳再做决定不迟。例如泰拳的背景极其意义,技术特点和思路,战术技术等等先研究下,泰拳可不是会踢个腿,出个拳,玩个肘膝这么简单。泰拳存在的价值就是实战,并且看的见,摸得着,还有相当完备的战术体系,这是传武乃至散打都很欠缺的。传武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心得,在长于对抗的泰拳里是不存在的。根据什么样的对手安排合适适时的打法。他不管你有啥力啥劲,他只看你能否运用,看击中后有啥后果,是阻击是狙击是点击是重击。再有就是楼主多说说身上体会,别总说都知道的名词。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7-09 22:40
                收起回复
                  看你那么喜爱站桩和发扬站桩,最好多去走走看看,拜访拜访那些传承明确并且每天至少一个四个四十分钟桩,两个小时试力的武术家,至少也得有筋骨变化了,脊椎能动的了。并且震颤是骨力出来后发力或动作余波。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7-22 21:57
                  回复
                    . 好家伙,还安特我了,惭愧惭愧。第一个问题是啥看不很懂,试着回答,跑题了别见怪,我觉得拳术本质就是人,拳能改人,人也能改拳,学识阅历不同,肯定会有不同,但是传承要把拳术和自己理解的说清楚。凭的就是活着能动喜爱就可以,没啥奇特。大八极小八极是台湾刘云樵说法,大陆没这么说的,大是单摘第一路,小是小架。神枪,我就听说过李书文,吴钟都是看书上知道的。六合枪是古枪,有着非常系统的单练,滑杆,对扎,走位夺势的训练,非常严格。你的大小我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杆大杆小的大小,那如果杆小了就没必要练六合枪了。就这些了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7-22 22:45
                    回复
                      像王林这样的多了去了,我们圈里就有气功师,经常在外,收人供养。仙人就和大侠一样,都是老百姓们的心灵追求,总得有一个活的会动的载体来满足世人的梦想,来让世人膜拜,供养。无非有钱人给自己的心灵买一个港湾,一片绿地。说白了就是高富帅养几个会特殊技能口才的屌丝。企业有危机了他肯定找政府,找私募。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7-24 08:50
                      回复
                        其实引手逗手都是为接手,接也是个必然,游场较技再凶猛,也得近身入怀分高低。说到底是个火候和感觉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8-11 08:38
                        回复
                          回复 @天盲吾不盲 :吧里没人懂那个,别听他们瞎说了,醍醐灌顶,和性命双修,天差地别,修习递进层次更是十万八千里。只是爱好这些词语无妨,要是修习就悲剧了。再就是别拿西方解剖套华夏词汇,就是有相同也是偶遇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3-09-04 08:16
                          回复
                            我倒是觉得两仪桩被现在提到这个高度,是近人刻意为之。桩法是个新名词,站桩功之后桩这个词多在气功类中出现,三元桩,峨眉十二桩等等,桩法这个词大范围普及是等到精武杂志推出王选杰之后,不拉腰不踢腿,周身混元,触入过电这些新鲜理念和词语出现后,因为站桩外形简单,容易复制,一时间席卷全国,都把这些理念当成基本功拷贝自己体系,尽管自己老祖宗一辈子都没提过桩这个字,但也被子孙们说成练拳如何站桩是基本功。其中成功的就是和王选杰一系最有渊源得形意拳,提出万法不离三体式,说自己也有精武杂志称赞王的能力,当然就是说。八极人也不甘示后提出来两仪桩,尤其是网络论坛以后也几乎有了八极拳技术出自两仪桩的论调。I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3-09-17 08:41
                            回复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师法地侣财,对这些有体会的对这世道也没啥可看不透的了。虽然有些可惜,但是删就删了吧。毕竟是自己体会,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本就想着能引来同修之人探讨却陷入不着边际的喧哗吵闹也实在没意思。而自己文章被曲解利用就更无聊了,奈何无聊之人众多。楼主发了这么多文章,多是无奈之言开始终于无奈。天亦不是嘉庆之后的天,百余年武林里风云人物屡屡显世,其实到民国开办国术馆,教学受徒,武术就改变模样,老玩意儿就隐与家宅了。再说徒,过去是拜师学艺,当世仍有威名的,哪个不是散尽家财,养师养弟。不光是掏钱的事。再说文字传法,就是简单的架子,也不是文字能说清的事,没有摸得到那些东西的老师,没有老师给你不同阶段看着,看懂文字录像都是浪漫之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3-09-25 08: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