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吧 关注:7,363贴子:35,968
  • 6回复贴,共1

【论文】转载:爱伦 ·坡短篇小说 的 “效果” ——吴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爱伦 ·坡短篇小说 的 “效果”
徐旭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效果说”是爱伦 ·坡诗学的核心,它强调小说的故事情节服务于预先设计好的效果,以达到对读者心灵的震撼。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创作充分践行其 “效果说”理论,展示了古典与浪漫、真实与怪诞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与统一,取得了特殊的“效果”。 


1楼2010-03-22 22:25回复
                             一
         l8世纪末l9世纪初期,当传统的古典审美范式在欧洲受到广泛质疑和挑战、新的浪漫主义审美范式逐渐形成之时,美
    国文学也进入了其独创阶段。正值此时,美国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批评家爱伦·坡创建了美国文学史上真正意义的自
    成体系的诗歌及短篇小说理论,而 “效果说”则是他理论的核心。爱伦 ·坡的创作,特别是其短篇小说创作,充分践行
    其 “效果说”理论,展示了古典与浪漫、真实与怪诞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与统一。审视爱伦 ·坡短篇小说的特殊  
    “效果”,或许更能充分认识他对美国文学创新所作的探索。  
         爱伦 ·坡认为在创作小说或诗歌时,作者应该始终注重效果的统一,为预定的结局设计情节,营造气氛。他在 《评
    霍桑(重讲一遍的故事)》中说:“一个技巧纯熟的文学家构造故事,如果明智,他就不会将自己的思想纳入情节,而是精
    心构思一种独特或单一的效果,加以表达,然后再虚构事件,按照最能有助他建立这一预期效果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
    。要是开篇第一句话不能引出这一效果,那么他的第一步就失败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凡不能直接或间接的趋向这一预
    定规划者,当不著一字。”’同时,他还认为,小说和诗歌的篇幅都不宜过长,短篇小说最适宜的长度应该是在一两小时
    之内能一口气细读一遍,诗歌则最长以100行左右为宜。这样的界定都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不被外界打扰的情况下唤
    起读者的情绪,使其能感受灵魂的震撼和提升。  
         爱伦 ·坡的效果说强调的是“一种独特或单一的效果”,要求作品构筑紧密的整一关系,这体现了他对 “形式”的
    关注。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形式与内容的区分,但无论是对小说长度的界定还是对故事效果整一性的强调,无不体现出爱
    伦 ·坡对作品形式的看重。“独特或单一的效果”统摄着整个谋篇布局。同时,爱伦 ·坡对故事结局也很重视,因为  
    “只有始终考虑到故事结局的需要,我们才能使故事情节具有不可或缺的因果关系,或诱发性”。可见,无论爱伦 ·坡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多么的离奇、怪诞、恐怖 就其故事的整体布局和框架而言是极其精致细密的,而这一特点传承了古典
    美学的一致性、统一性、稳定性和封闭性,体现出古典美学所强调的整体至高无上的特质。朗吉驽斯在 《论崇高》中强
    调:“整体 中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看待,是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但是所有各部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
    美的整体。”J(’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古典式和谐思想。浪漫主义诗人科尔律治也曾指出:“诗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来自
    整体的快感,同时与其组成部分所给予的个别快感又能协调一致。”个体部分要在整体中才有意义,而整体与个体要达到
    和谐一致才能诱发快感。在爱伦 ·坡的创作中,整体又 以统一的效果和印象为中心和灵魂,否则一切情节的堆砌皆枉然
    ,整体的统一也就不复存在。爱伦 ·坡 既看重形式的整一陛,又使其通过效果说得以提升,是对古典和谐整一美学的继
    承和发扬。
         从爱伦 ·坡作品的内容来看,作为创作理论的 “效果说”所强调的整一的形式传递的却是离奇的美、与死亡相伴的
    凄凉的美、令人毛骨悚然的美。这种对美的诠释无疑对古典美的定义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古典美学是理性的知识美学,与
    善和道德紧密相连的伦理道德美学。艺术形式是否有意义,要取决 于其内容是否能传递知识,是否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因此形式是从属于内容的。如果思想内容是坏的,形式再怎么精美,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对于柏拉图来说,艺术的目标是
    


    2楼2010-03-22 22:27
    回复
      称的界限,形成奇特的叙述效果,更凸现出故事本身的荒诞性,而这无疑也可以从爱伦 ·坡的效果 说中得到解释,所有
      的故事情节、环境渲染以至叙述模式都以达到预先设计的效果为目的。
           例如在 《绝境》(ThePredicament,1838)中,“我”的存在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荒诞的,这体现在 叙述视觉
      的变换之中,以至于很难断定是谁在说话,表面上的叙述者 “我”在此时已很难成立。小说主 人公 “我”出于好奇,
      爬上一座钟楼,为了向下俯瞰全城美景,将头探进巨大钟面上的一个圆孔,正当沉 醉于美景之时,钟面上刀一般的分针
      突然间压在了“我”的脖子上,想要将脑袋撤回却为时已晚,于是随 着时间的流逝和分针的移动,“我”眼睁睁地 “看
      见”自己的脖子被一点一点地切断,最后 “脑袋终于与身 体分离……先是顺着塔楼外壁滚动,接着在雨槽中停顿了几秒
      ,最后一蹦掉到了街当中”。主人公的肉 体已被分成两半,同时思想、灵魂似乎也被割裂。如果说小说前半段的“我”
      还算真实和令人信服,那么 当主人公的脑袋 “搬家”之后,我们已很难界定小说中到底是谁在说,谁在看,谁在听,谁
      在经历着恐怖。 这种荒诞不经本身已不仅是小说情节的一个特点,也变成了读者的一种体验。
           类似的视觉转换所产生的荒诞感在小说 《失去呼吸》(LossofBreath,1832)中也可见一斑。主人公 “我”失去了呼
      吸,到处寻找未果,为了避免别人发现自己已不能呼吸这一 “事实”,“我”决定离开,其间 发生了意外,“我”被人
      从马车上扔下来,以为 “我”已死亡,“我”又被人解剖,而 “我”清清楚楚地 “看到 了”解剖的整个过程。后来“
      我”又被误以为是一名死刑犯而被绞死,人们放下了“我”的尸体,将 “我” 埋葬。整篇小说都充斥着怪诞离奇,虽然
      运用了能给人带来真实感的第一人称叙述,但从叙述视觉来 看,第一人称的视觉范围被令人不可思议地超越了,这种视
      觉上的陌生化效果带给读者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爱伦 ·坡笔下具有现实主义笔触的环境描写。例如 《红死病的假面 具》中的城堡和
      房间的布局、色彩的运用以及舞会场面的描写,《厄舍府的倒塌》中厄舍府内阴森恐怖气 氛的渲染等,无不精雕细凿,
      显得栩栩如生。当然,穷究细节的环境描写并不是目的本身,爱伦·坡作品 的深刻性并不止于此,而是旨在通过环境描
      写渲染出恐怖、阴郁和感伤的气氛,充分调动读者的积极性, 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其能参与其中,深刻体味作品的意
      义。真实与荒诞在爱伦 ·坡的作品中已模糊了 界线,二者之间已不再决然对立,而是互为指涉的相互映照。这也正是爱
      伦·坡所追求的离奇 “效果”。


      5楼2010-03-22 22:28
      回复
                                 三
             即使在爱伦 ·坡的哥特式恐怖小说中,离奇诡异的情节、波折流动的情感也大多通过缜密、理性的 思维加以表达。
        理性与非理性在爱伦 ·坡的短篇小说中达到矛盾的统一,看似不可思议,但却相得益彰。
             爱伦 ·坡认为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中,两点必不可少:一为复杂性,二为暗示性(即意义的潜流),其 中尤以后者为重
        。爱伦 ·坡之所以给予霍桑的《重讲一遍的故事》如此高的评价,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 在他的作品中 “有一股强烈的
        暗示性的潜流在主题之河看似宁静的表面下不断的流淌”。也即是说,作 者要表达的不只是故事情节本身,更应该发掘
        更深层次的内在意蕴,沟通读者情感,揭示存在世界的非 理性本质。爱伦 ·坡短篇小说中纷至沓来的梦魇、死亡、潜意
        识和对变态心理的描写也印证了他试图在 看似非理性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为读者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提供新的视觉并使之具有 新的阐释意义。在短篇小说 《贝蕾妮丝》中,爱伦 ·坡借主人公之口发表了对现实和梦幻的
        感叹:“人间的现实对于我就像是梦幻,而且是惟一的梦幻;梦境中的奇思异想反倒成了我生存的必需品——甚至完 全
        成了生活本身。”由此可见,爱伦·坡偏向于将非理性融入“现实”,使故事本身蒙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奇幻色彩,因此
        ,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往往出现理性与非理性互相越界的现象。
             爱伦 ·坡短篇小说的怪诞与非理性,在他被斥为梦言呓语的故事内容和颠狂乖张的故事人物中得 到充分体现。这些
        人物没有姓名,没有身份和家庭背景,思维反常,性格忧郁,耽于幻想,与外界格格不 入。而犹如梦魇般的故事开端却
        往往缘于人物内心非理性的冲动,但同时他们大都能在作恶犯罪的整 个过程中处变不惊,从容镇定,表现出超常的逻辑
        和理性思维。例如短篇小说 《泄密的心》中的主人公 杀害并肢解了与他同住的老头,仅仅由于老头的一只眼睛,在他看
        来那只眼睛犹如 “兀鹫的眼睛——淡 淡的蓝色,蒙着一层阴翳”,于是动了杀机。而在杀人后他先是“喜笑颜开”,然
        后冷静地检查尸体,确定 那老头的确没了心跳,后又 “精明地藏尸灭迹”,一切都干得 “飞快而悄无声息”。可见主
        人公在处于极 度瘢狂的状态下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理性头脑,让人不寒而栗。又如在 《反常之魔》中,在实施行凶前,  
        主人公曾一连数月反复斟酌谋杀手段,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借鉴偶然从书中得知的染毒的蜡烛可致人 死的故事,将目
        标人物谋害致死。主人公在反常心态的驱使下产生的谋杀动机与细密的计划、精心的布 局以及而后小心翼翼毁灭罪证的
        行为再一次共生共存,这种巨大的反差是 “反常”的,毫无道理可言。 这也揭示出人类潜意识的巨大能量,为后来人从
        心理学潜意识方面解读爱伦 ·坡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性 格提供了灵感。
             而在发表于1844年的《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ThesystemofDr.TarrandPr0Feth'er)这一颇具幽默色彩的短
        篇小说中,理性与非理性更令人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故事主人公 “我”由于久闻 一 疯人院的安抚疗法成效显著,
        深受好评,于是在一次旅行中借机造访。经了解,“我”从院长那儿得知 所谓安抚疗法是指一种迁就纵容病人的方法,
        允许病人有相当程度的自由行动的权利,对精神病人的荒 唐念头和奇思异想不仅迁就,而且鼓励。但后来这一方法由于
        在实际操作中常会遇到麻烦,已经被该疯人院废止,代之以严厉的封闭法。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我”越发觉得疯人院
        


        6楼2010-03-22 22:28
        回复
          的氛围有些异常,在晚宴 上更是察觉疯人院的管教人员的言谈举止极其怪异夸张。在晚宴上的一阵群魔乱舞之后,“我
          ”终于从 院长那儿得知院长本人和其他所有管教人员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原本都是该疯人院的病人。而 正是由于
          享有安抚疗法的宽松管理,使得精神病人将真正的院长和管理人员被当作病人关进了病房。 这就是废止原有的安抚疗法
          的真正原因。在整个故事中,主人公面对的实际上是一群 “疯子”,而在这 一 过程中,读者陪同主人公经历了所有的
          疑惑、茫然、不知所措和当谜底最终揭晓时的震惊。正常与疯狂成了相对的概念,二者之间已没有了明确的界线,非理性
          的因素再一次占了上风,回过头来看 “我”的 这一段亲身经历是多么的荒谬,作为正常人的“我”和读者无疑被故事中
          的精神病人无情地嘲弄了。也 许这就是真实本身,它是荒诞不经的,可笑而又具有不确定性的。而令人费解的所谓 “塔
          尔博士和费瑟 尔教授的疗法”,则是指那些真正的管理人员被制服后,先是被浑身涂满柏油,然后被仔细粘上羽毛的 离
          奇作法,柏油(tmTe)和羽毛(feather)正好与塔尔 (Tart)和费瑟尔 (Fether)谐音。虽然作者并未在故 事中明示这一点,
          甚至主人公 “我”到最后仍然蒙在鼓里并苦苦寻求未果,但作者的精心设计却造就了“读者知而叙述者不知”这一反差
          所形成的张力。读者的恍然大悟更能衬托出“我”的愚钝,因为 “我”所 体验的世界充斥着太多的非理性和荒诞性,阻
          碍了“我”辨清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或许能否辨别其间 的区别已不再具有意义,因为这就是现实世界的写照。
               爱伦 ·坡所处的时代正值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初期独立的美国文学构建时期,而“独创性”或“创 新性”亦是其创
          作理论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之一,他有意识地强调了美国文学需要更多独创的自觉性,对其后美国文学的真正勃兴具有一
          定的启示意义,并为后来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爱伦 ·坡也 正是通过将看似反差强烈的因素融人到作品创作中,
          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新奇感,达到“效果说”这 一 核心理论强调的震撼人心的目的,并以独特的魅力彰显出他所理解
          的浪漫主义初期美国文学所需的“独创性”。阅读爱伦 ·坡的作品犹如踏上奇幻之旅,在看似狂放不羁的想象背后是结
          构精致逻辑严密 的构思,在疯狂的人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恐惧与震撼之后,不乏对生与死的深刻反思。


          7楼2010-03-22 22:28
          回复
            参 考 文 献:
            [1]McMichael,George.AmhologyofAmericanLiterature
            [M].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80
            [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蒋孔阳.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美法卷)
            [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4]寇鹏程.古典、浪漫与现代:西方审美范式的演变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5]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侯维瑞.英国小说史(上册)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8]黄希云.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
            [J].外国文学评论,1996,(4). 


            8楼2010-03-22 22:29
            回复
              完了。
              很高兴认识大家。
                     


              9楼2010-03-22 2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