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织缎裹素腰吧 关注:62贴子:6,373
  • 5回复贴,共1

(崔湄/引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2-07-13 11:11回复
    (死亡是塞北最常见的事,战事与饥寒交迫都能折腾死一大帮子人。)
    (当然,更多的死亡还是源于战争。战场上生死向来都转瞬即逝,有些人昨日还在身旁同你嬉笑怒骂,今儿就已该躺在冰冷的沙土里,凭风吹日晒雨淋也挪不得半点位置——这对年幼的崔湄来说就是死。)
    (见多了死,便也见多了生。活着的新妇幼子、老翁老妪,总爱守在兵士们回城的必经路上,拼着一条鲜活性命望眼欲穿地等,就想看看回来的究竟是尸骨,还是个能喘气的。凡见到的是逝者,家属必也要嚎啕大哭一番。崔湄最常见的就是他们红着眼,拍打担架发泄情绪——所以崔湄眼里的死向来是热闹的。)
    (直到今儿崔湄才晓得,原来伤心难过也是可以哭不出声来的。)
    (同延禧宫几个宫娥一道去内务府取分例,途经永寿宫时,崔湄眼见了个蹲在地上哭的丫头,但她没去搭理。等崔湄一众准备回去时,她又见到了那个女娃。一样的姿势,也不知道在那儿蹲了多久。)
    (问过同行的,方知这是位小主子,今儿才没了娘亲。)
    (崔湄见过许多人哭,就是没见过这样悄无声息的,于是直勾勾瞧了片刻。小丫头似是哭够了,忽得转头来看她,崔湄倒也不避讳。)
    看个水娃娃。


    IP属地:江苏4楼2022-07-13 14:53
    回复
      我是延禧宫的女官,月前才被择选入宫的。
      (献主儿常对崔湄说起,若在外头做了些失礼事,莫要提她名讳封号,省得给她丢人还讨骂。虽崔湄觉着应当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但也还是时刻谨记,毕竟宫里头不如外面,做事太过随意轻易便要叫人背后嚼舌根子,更有甚者会招来责骂。)
      (崔湄不喜欢这牢笼似的地方,可既然来了也不好再说逃离,更何况阿母和阿弟还在京城住着,就算自己逃走,嫁人也会被牵连。)
      (小女娃儿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将崔湄思绪拉回这个青瓦红墙的世界,她垂下眼看着面前的幼童,半晌才悠然反问。)为什么?
      (崔湄很久没说话,空气安静的有些冷漠,片刻她才开口。)听闻你的母亲……哦不,应当称呼母妃的?(崔湄纠正了一下称呼,继续说。)生离死别,人之常情,听闻你的母妃病逝,你哭一哭,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么?能哭是好事——等到你不会哭的时候,心就冷了。


      IP属地:江苏6楼2022-07-14 10:32
      回复
        你的眼泪不就是心暖坚冰落下的水么?你若心不是热的,又怎会流泪?
        (寻常年纪的小女娘都在娘亲膝下承欢,簪花抹粉,将自己最好的时光都用快乐填满,但面前的稚童却经历了许多这个年纪不该明白的痛苦的东西。)
        麻烦……若我怕麻烦,定也会说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鬼话,劝你早日看开,将悲愤化作力量,走好自己将来的路。可事实上什么都比不过人心冷暖之事——你且年幼,经历这些本就不该,倘若如此还要逼着自己断情,那将来谁还会记得你母妃?
        (崔湄头回见到死人,是阿父身旁的副将。那副将打小就跟着阿父,这些年像是崔湄的阿兄一般,将她照顾的妥帖。那天下着大雨,崔湄站在城门前,看着阿父叫其他兵士抬着担架进城。担架上盖着一层白布,绢帛的很值钱,崔湄猜这是阿父给他最后的体面。白布已经被血混着雨水浸染,殷红的水珠滴滴答答滴了一路,路过崔湄的时候依旧在不停的往下落。崔湄没哭,她被吓傻了,直到担架过去很久她才回过神,哇的一声哭出来。)
        (后来,崔湄经历的生离死别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哭得也就少了许多。但她始终都觉得,即便是不哭,那也只是自己坚强的表现,而不是冷漠。)


        IP属地:江苏8楼2022-07-14 21:32
        回复
          听你这般说,总让我觉着青瓦红墙比塞北孤雪还可怕。我竟是有些后悔来了。
          (若非府上还有年幼阿弟与孀居阿母,崔湄定不会如此果决地去参加女官的擢选。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她晓得,阿弟聪颖能干,是该去读书写字的料,学而优则仕,将来他要做官也得花钱打点。至于阿母,虽说平日里省吃俭用,但毕竟回了京城,该去那些个名媛贵妇的圈子里走动走动的。光靠阿爹那一份抚恤,这些,什么都干不成。)
          (月色清凉如水,肆意洒落,沾染在两人肩头发鬓,折射夏蝉歇斯底里的悲鸣,叫整个环境都多了些凄苦与无奈。)
          崔湄。水滨之湄。


          IP属地:江苏10楼2022-07-15 18:27
          回复
            分寸这种东西,见仁见智。不过您有一句话说的倒是没错——来客总有离去的那日,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到时,我也会记住小公主您的。
            (她的话如隔靴搔痒,对崔湄来说并无半点震慑力。区区会为亲人过世而躲起来哭泣的稚童,对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崔湄而言,就像是瓷娃娃般。)
            至于是否将这件事讲出……嘴长在身上,您倒是无法约束我。我还有事,便先告退了。
            (离去。)


            IP属地:江苏12楼2022-07-17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