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782,885 贴子: 11,988,101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24
    刘备集团地盘最大的时候,拿下荆州和益州。 往西南发展是不可能的,西南边是东南亚,没法发展; 往东发展,就是打孙权了,不行 往东南发展也不行,交广两州被孙权拿下了; 往西发展,青藏高原太高了了,大汉鼎盛的时候都去不了,何况只有三分之一的刘备。 只能往北发展了。 往北发展有两条线,就是隆中对说的荆州、益州两面出兵,拿下长安洛阳。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荆州出兵最快速也容易些,这就是为什么关羽一支偏军就能打到曹操要
    是旅行呀 10:00
  • 345
    蜀汉一般都认为是关羽,东吴一般认为是陆逊,但曹魏很难定夺,我个人认为在曹仁与张辽之间选择,吧友们怎么看呢?
    闪刀交闪 10:01
  • 18
    濡须口之战感觉孙权的表现不比张辽逊色多少啊: 首先是甘宁百骑劫魏营,没损失一兵一马,把曹操的大营搅了个大乱,虽然没记载曹营伤亡人数,但大体上几百人到上千人是有的吧; 然后曹操不知道是轻敌还是想找回点儿面子,亲自跑孙权水寨去看排兵布阵去了,结果装大了,被孙权军包围,损失了几千水军不说,自己还差点儿被活捉了;这一仗逍遥津的孙权也没那么狼狈吧? 反过来孙权亲自大摇大摆来探曹操水寨,曹军似乎被打怕了,只敢放箭
    wzq759 09:51
  • 137
    在荆州七年我感觉刘备完全躺平 了,曹操当时在扫平袁绍的残余势力,无暇南下。 这七年刘备真是荒废了,虚度年华。他就没有做掉刘表,夺取荆州,再北上与曹操决一胜负的想法吗?
    dexterrowe 09:49
  • 165
    关羽在忙着攻城,曹操在调兵遣将计划着亲征关羽,孙权在和吕蒙密谋奇袭荆州,刘备呢,忙着称帝呢? 襄樊之战,7月开打,12月结束,历时小半年。8月关羽就靠洪水吃下了于禁率领的七军,形式一片大好,照满宠的说法“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但就是这种级别的战争你全程看不到刘备的影子,汉中之战消耗的再大也可以多派几个将领协助关羽吧,派人去褒奖一下关羽取得的成绩,提振一下士气,或者是发挥一下外交能力拉拢一下
    布布叔 09:47
  • 8
    汉末三国,当然是铁器时代,不过炼钢技术应该还不太发达。 长柄大刀?配在卢象升身上比配在关羽上更合适得多。 汉末三国真的马镫也没有吗? 强弓劲弩是有的,不过据说受潮就不好用了。 床弩、攻城车、投石车都有一些。 猛火油、燃烧瓶这类玩意? 盔甲强度应该不如中世纪和早期现代的板甲和全身甲。双层甲或三层甲?防护很好,却累死个人。 冷兵器损耗当然不如热兵器大;“修修还能用”的情况很多。
    aceroad77 09:42
  • 79
    理由1,除开帝王外,陈寿只给两人单独列传。其中就有陆逊。单独列传说明什么,这个不言而喻大家都懂。 理由2,金圣叹评价陆逊为三国第一人,金圣叹的点评能力和客观程度也不用多质疑吧?他敢说自己点评天下第二,我觉得没人敢说自己天下第一。 理由3,陆逊一生无败仗,夷陵之战胜刘备,江陵之战退曹丕,石亭之战大败曹休。无论大小战役无失败案例这是三国中任何人都没有做到的。无论是曹操刘备孙权还是诸葛亮司马懿关羽张辽张郃曹真
    aceroad77 09:40
  • 393
    本蜀蜀之前看完演义去看知乎觉得刘备关羽正史里真的很好,然后去b站看了一下渤海小吏和粥觉得蜀汉真的是唯一的光。后面又看了一堆人刷里孙十万,江东鼠辈,我寻思以前读书的时候孙权吕蒙不都是正面人物吗,怎么风评差这样了。后来稍微看了一下贴吧各位大佬贴的史料,感觉我的演义滤镜都碎了一地。
    123丶扬 09:35
  • 68
    为啥刘备要借南郡,他不是有了四个郡了吗? 湘水之后为啥不还南郡,还了南郡的话,东吴还会不会白衣渡江? 之前看有人说夏口军略要地,跟南郡互换是正常的利益交换,那刘备为啥不换回来? 荆州这七个郡到底是什么情况?以经济、人口、军事这些来说
  • 63
    感觉刘备也是有想法逞英雄的意思,各位怎么看,欢迎批判
    123丶扬 09:27
  • 672
    我个人是三国粉,喜欢的人物里,正好有张辽,关羽,孙策,所以对孙权天然无感,如果你说我是权黑,那我也认。 对贴吧里权粉,每天那么硬洗,我真觉得挺尬的,吹都不会吹。 有人讨论合肥之战,权粉转进夷陵之战。 有人讨论大魏吴王,权粉转进二帝并尊。 这不就是科比鹰郡事件,然后说沙克也干了嘛! 与其说权粉在洗白辩护,不如说权粉把所有人拉进泥坑里,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 合肥之战,孙权本来军事能力就不强啊,为什么从军事能力
    虞化龙. 09:20
  • 6
    我查了两个版本的《二王尺牍集》都没有这段(原书只收录了《姨母贴》,《丧乱贴》,《二谢贴》,《得示贴》,《哀过贴》,《孔侍中贴》,《中秋贴》,《寒切贴》等作品。) 《中国法书选》里《王羲之尺牍集》,《王献之尺牍集》也没有这段。 之后,我才发现这段原来出自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收录的一篇关羽的文章(严可均称出自《山西通志》及《尺牍集》,那么问题来了,谁告诉你这《尺牍集》是《二王尺牍集》了
    虞化龙. 09:20
  • 27
    征求一下大家对姜维的看法与意见
    李白白 09:10
  • 104
    明明是孙权7月撤军,诸葛亮8月病倒10月病死,颠倒顺序一说,搞得好像是诸葛亮先死孙权才撤一样,“权走亮胆破”变成了“亮死权胆破”。
    aceroad77 09:03
  • 44
    曹丕称帝后肯定是四征更高不用说,曹操时期呢?网上两种说法都有,不知道该听哪边。
    盖亚心 08:59
  • 991
    曹魏对东吴可是怎么侮辱怎么来,屡次挑衅,站在东吴头上拉屎,杀董袭陈武,杀光凌统部曲,抢居巢蕲春,逼孙权跳桥。放在今天,那就是不说了好像涉及当代历史会被删帖。但东吴就是不能动手,就必须和曹操结好,帮曹操解围杀人,最好是量东吴人民之物力,结与曹操之欢心。
  • 15
    241年,司马懿与朱然交战相关史料! 《三国志•吴主传》: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中郎将秦晃等十馀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五月,太子登卒。 《晋书•宣帝纪》:六月,乃督诸军南征,车驾送出津阳门。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
  • 164
    曹魏和蜀汉都有统一天下的概率,唯独吴国几乎没有机会。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谈谈地利。为何三国最终是北方的魏晋先灭蜀汉再破孙吴?这不是没道理的。南北朝的结束,亦是周隋先取了四川,继而灭了南陈。 曹魏在北,地理优势不必说。蜀汉有汉中,如果能进一步拿下关中,未尝不可争权天下,毕竟已经有成功的例子。曹魏与蜀汉的主力都是步骑,水军当然也可以有。 吴国为何没机会呢?它的地理位置多河流,军队以水军为主。南北地利
    数风流人 01:56
  • 46
    三国区应该有八成的热度都是演义给的吧,演义可是我们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诸葛亮火遍东亚三国,关帝庙广泛分布海外甚至东南亚,这一定程度上都依托于演义,日本那里的三国志到了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就完结了,很明显受演义影响 虽然说蜀国人物得利比较多,但肯定也间接地带动了魏吴人物的名声,关羽在演义塑造成了无敌的武圣形象,诸葛亮智圣无双,但终究失败,所以他们的敌人会被衬托起来 我本人既看正史也看演义,演义就当同人作品
    水麝蝉蚕 02:00
  • 3
    代号鸢: 1.全是女性玩家 2.单机剧情 3.后宫游戏 率土之滨:2.全是男性玩家 2.同盟对抗 3.攻沙游戏 这两一个尼姑游戏,一个和尚游戏,我都不敢想这两游戏的玩家要是开联谊聚会会成什么样子
    陆延延 01:39
  • 147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 488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看一下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和朱然的战斗结果。 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关键词“轻骑挑之”“遁走”“追击”“斩获万计” 过程:六月,司马懿统率各路人马南下,拉开了与东吴四路大军作战的序幕我们知道,司马懿一向在关中、陇西和蜀军作战,还远征过辽东的夏侯渊,却没有去南方作
    16489327 6-28
  • 453
    不知何时起刮起一股歪风邪气,比打仗不比过程结果,反而死板地比人数,人少就是我资源少,人多就是我擅长指挥大兵团,大个毛啊?又不是现代生产力强组织力强才需要指挥大兵团,古代那组织力一战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用刺客把首领刺杀了都能崩溃,陈登表示为什么要指挥大兵团,把孙策刺杀不就好了?而且管你指挥多少人,你打不赢有个毛用?关键是战绩,你在战争中扮演什么地位,你打败的敌人在战争中扮演什么地位,双方实力对比
  • 97
    刘备入蜀刘璋给兵给钱给粮,刘备驻扎期间刘璋又是数次给刘备加钱加粮,到最后刘备表示张鲁我不打了,我要回去救孙权,你在给我一笔回去的路费,刘璋给了一半刘备就反手带人打刘璋去了。 从个人和军阀两个角度来看 军阀:军阀是不讲道德的,在洗白上岸统一天下恢复民生前,军阀只有成功的和失败的,烂和更烂的区别,不存在可以一个一边征兵一边征粮,还能把民生维持的比之前更好的神仙。 相互间征伐也不需要理由,上当了说明你蠢,失
    冰54狼 6-28
  • 31
    三国赤壁之战之所以这么出名,比淝水之战还出名,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三国赤壁之战是真正以弱胜强,孙刘联军以五万弱势兵力战胜了曹操的二十万大军。淝水之战,东晋已经积累下足够的实力,而且至少有八万大军,上游还有兵力。前秦也只有二十万人马到达前线,不要提什么90万大军,那只是苻坚吓唬谢安的。然后,赤壁之战更曲折,孙刘达成联盟,周瑜程普消除隔阂精诚合作,黄盖献诈降,并火攻曹操,最后击败曹操占领南郡。淝水之战
  • 49
    尊敬的游戏监管部门: 我在此举报《代号:鸢》这款游戏。它由灵犀互娱出品,是一款三国背景的剧情向卡牌游戏。 该游戏肆意歪曲篡改中国历史,侮辱抹黑著名历史人物形象,引导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诱导少数民族分裂情绪,宣扬血腥暴力元素。 游戏中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黄月英说出诸葛亮(9岁)被流民分食的故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士大夫美好人格的集中体现,同时与西南多个少数民族信仰息息
    鲲鲲IKUN 6-28
  • 99
    是四书五经里的春秋,还是春秋左氏传? 亦或者春秋x氏传?
  • 579
    很奇怪啊。逻辑是这样的:1.诸葛亮北伐,是优势方,连曹魏都难抵御其锋芒,这些时间精力用来打吴的话战果一定更大。2.虽然北伐有优势,但我相信诸葛亮自己也清楚,有生之年根本灭不了魏,他也清楚,在他去世后,蜀国的希望会更渺茫,蜀只有一个益州。所以蜀急需的是扩大地盘,增加容错。3.综上,先灭吴是最好的选择啊。而且和兴复汉室不冲突,吴称帝,按最终目标来说,迟早也得灭。而且刘关张三人都栽在吴手里了,蜀国上下更有动力。
  • 126
    诸葛亮不用多说,刘备绝对是诸葛亮最好的伯乐,教员大力夸赞刘备会用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任用了诸葛亮,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都是千古佳话,刘备很信任诸葛亮的性格和能力,所以才能完全信任地放权 陈寿评价刘禅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其实就是刘备的功劳,因为刘禅刚登基,诸葛亮权势和威望就很大了,用不用都不是他能决定的 包括出师表里提到的一些荆州派贤臣,大部分都是刘备跟诸葛亮商议留下来的人 李严文武双全,兴修水
  • 69
    关羽: 小儿庞德好大胆 累累不纳苦口言 尔今做了阶下客 生死在某这一令间。 庞德: 住口! 关羽老儿休狂癫! 且听某家敬一言, 自古忠臣英雄汉, 生死度外就不为然! 关羽: 好一个生死不为然, 可叹你懵懵懂懂,错保奸曹瞒。 庞德: 曹丞相待我恩不浅, 涌泉相报意拳拳。 关羽: 劝你弃暗投明归西蜀, 不负你勇冠三军力如山! 庞德: 发兵前曾立生死状, 不平西蜀不归还! 关羽: 你家有高堂妻儿在, 壮志未酬何自残? 庞德: 身首异处志不
  • 28
    荆州一圈全是山,北有伏牛-桐柏-大别山,西有大巴、武陵山,东有苗阜山,南有南岭。西边刘璋暗弱,南边也没有强敌,最大的威胁来自北面的曹操与东面的孙权。所以,只须把守好这两个出口就行。北面南阳郡人口多,产粮多,兵员足,可以重兵防御,且刘表治所迁往襄阳也是为了防守北方,可坐镇指挥;东面可以用荆州强大的水军封住江夏郡出口,且有南郡、长沙郡这样的产粮基地可以支持。当初楚国正是以荆州为基业,称霸中原,国祚800年。
  • 365
    免得一群纸上谈兵的真以为搬出高顺,我们就没话说了一样。 首先明确一点,高顺确实是个良将,可能比不上于禁乐进(因为高顺后面确实被这俩爷揍败了,但是要知道那毕竟是被刘关张和夏侯惇在小沛磨了士气的情况下),综合,他应该确实是五子良将级别的。 其次,就是二爷了,所有名将,不是说出生就是军神的,哪怕是项羽霍去病,你不要忘了,关二爷是老百姓出身,他没有像满宠的爷爷一样有个能把家传兵法背给他听的长辈,而项羽出身楚
  • 83
    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yunbailu 3-4
  • 609
    关二爷就不说了,他的道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某时某刻的脑门一热的两肋插刀,作为虎将那么有始有终,坚定不移无私心的追随某人,我印象中整个东汉末年没有第二个,就单一这点哪怕诸葛亮周瑜也不及他。 吕蒙,很多人说他手段卑劣,偷塔不光彩,害了关圣帝君。我想说 1.阵营不同“你不能怪我”,只要是战场计谋就没有善恶之分这个维度。如果这也能评论吕蒙白衣渡江可耻,那司马懿千里奔袭杀孟达就没人说他的不是?还有历史上可疑
    李白白 6-28
  • 546
    发现仲谋真的已经可以比肩我内心三国第一人曹操了,我也彻底理解了为何西蜀要黑东吴和仲谋,孙权一生几乎全在和曹魏打仗,曹魏完全就是和东吴在互相消耗,尤其是孙权打完夷陵后面马上又去和曹丕打,还把曹丕三路伐吴又推回去了,而且曹丕三路伐吴的武将那是真正的全明星,可不是西蜀那些人碰到能比的,就这孙权连陆逊都没上都能杠回去,营销号和一些无耻up主真的害人不浅
  • 342
    我的观点是曹操不想称帝。但他死前也知道了儿子曹丕准备要篡汉,可他已经要寄了,也管不了这事了。吕思勉《替魏武帝辨诬》里也说,曹操无篡汉之心,一直想当晋文公,周文王这种人。称魏公,魏王这种和着手篡汉无关。曹操和诸葛亮是一类的。
  • 245
    诚然,他灭蜀有功,这个功劳确实很大,进武庙没问题。但这个功劳的干货多吗?
  • 4
    诸葛亮在隆中的小茅屋里给刘备说的天下有变,在后面确实出现了几次,但是蜀汉没有抓住任何一次 1、曹丕篡汉 蜀汉刚刚失去荆州,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刘备不打曹魏打孙吴,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2、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姜维北伐,可惜打不过陈泰 3、寿春三叛 同上 4、司马懿杀曹髦 同期未见到蜀汉有所作为。 5、司马氏伐蜀 如果蜀汉能顶住这一波,那么大概率能续到晋篡魏。 综上,真正有机会的就是刘备那一次。刘备输了,后面国力大损,怎么打都打
    A醋粉丝 6-28
  • 46
    刘备要回荆州必须过成都,刘璋是想逐客还是想围剿,涪关两小弟是没收到消息还是反应慢…这个其实挺关键的,古人不讲究出师有名,刘备如果是出于自保那名声好听多了,虽然说早想取川,但想和具体怎么做还是不同的。主要是我跟人讲三国,这时候我应该怎么说呢
  • 91
    话说我当年看了三国演义 前半段 曹操是唯一的主角 刘备屡战屡败 张飞憨憨的 关羽是个傲娇 刘备 袁绍 袁术 刘表 吕布这些人都是来衬托曹老板的 曹老板唯一主角 尤其是那个煮酒论英雄 更是展现了曹操的游刃有余和傲视天下 刘备在旁边完全像个失败者一样 哪怕是被徐荣打败 曹操也吟诗 完全展现了曹操的英武 吕伯奢那段是刻画人物性格 贴标签的需要 从三顾茅庐开始 这一段变成了诸葛 曹操 周瑜/鲁肃的三主角时期 展现了诸葛的聪明 周瑜鲁肃的眼
  • 4
    以前一直觉得刘备偷徐州,偷荆州,偷益州,但抛开三国演义那个仁义道德的形象我才发现刘备简直强的过分,他的口才在古今都排的上前几, 跟吕布混过(吕布背刺刘备后竟然反手没埋了刘备) 跟袁绍混过,跟曹操混过(袁曹不对头天下闻名,他竟然玩两开花) 跟陶谦混混来徐州,靠口才得一洲之地,这么一比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得荆州都黯然失色 跟刘彰混,粮食金钱都有了,益州也有了 刘备换过的东家多了去了,但就是没人杀他,有机会都能让
    布布叔 6-28
  • 80
    不借的话,孙权集团要兵分四处! 1,合肥方向要抵御曹操 2,江陵南郡方向要抵御曹操 3,要腾出兵力入川夺取益州 4,还要预留一部分兵力防范刘备集团。。。。。。。。。。 几遍兵分四处,还要能打下益州,并且在汉中打赢曹操,不然益州危险了。。。几遍在汉中打赢了曹操。。。依旧面临北有曹操集团,南有刘备集团的夹心饼干,这种战略困境。。。。 借的话,孙权集团只需要兵分两处,,,,省了两处。。。 1,省了江陵南郡方向曹魏集团的
  • 53
    如图蜀笑吧造谣的诸葛亮治理下叛乱是蜀国最多的,纯属无稽之谈,表中的叛乱看似很多,实际上大部分是不同人不同视角下起因和结果时间不同的同一件事,我来整理一下刘备、诸葛亮、刘禅三个执政者治理下的蜀国叛乱次数 (214∽263)叛乱共计24件。其中少数民族反叛14件;寇盗为乱3件;将领叛乱6件;战败导致民怨1件 刘备时期(七次叛乱) 1."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刘备) 定蜀之际,山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
    cswlsw 6-28
  • 66
    新三国就是星彩爹历史顾问,一堆宫斗阴谋论,这次又要整活了,能不能建议星彩爹不要太主观什么都扯制衡、阴谋。一部剧有时候对历史人物刻板印象影响真的很大
  • 1321
    周瑜第一 打赢赤壁之战,从此三分天下。 吕蒙第二,白衣渡江收回了荆州。 陆逊第三,打赢夷陵之战,抱住了荆州。 鲁肃是最无能的,不止没什么建树,还坐视刘备做大。
    sou小菜 6-28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