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物语吧 关注:151贴子:1,106

《延禧攻略》中的历史知识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8年夏天,《延禧攻略》给我们展示了一部好剧应有的模样。
此楼专为盘点本剧历史知识点。
如有错漏,还望不吝赐教。
按惯例,一楼送度娘。


1楼2018-11-29 12:50回复
    聂小四霸气镇楼

    个人简历:
    姓名: 爱新觉罗·弘历
    别名: 清高宗 十全老人 小四
    性别: 男
    生卒年: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职业: 清朝第六任皇帝
    父亲: 爱新觉罗·胤禛
    别名: 清世宗 老四
    母亲: 钮祜禄氏
    配偶: 富察氏等
    子女: 子十七名 女十名
    兴趣爱好:旅游 文学 音乐 收藏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 《御制诗集》
    主要贡献:兴修水利 绘制版图
    楼主推荐参考书目:《乾隆三部曲》之《乾隆十三年》、《马上朝廷》、《乾隆晚景》,作者高王凌先生。


    2楼2018-11-29 13:18
    回复
      《清稗类钞》中记载高宗斥秀女一则:
      高宗尝选秀女,忽见地上现粉印若莲花,推问。有一女雕鞋底作莲花形,中实以粉,故使地上莲花随步而生。上怒,遽令内监逐之。
      【情节背景:选秀日,璎珞利用步步生莲典故为同伴吉祥解围,致乌雅青黛落选被逐。】
      《扬州画舫录》中曾经屡屡提到扬州盐商奢侈的消费风气,他们选美选腻了,开始选丑,女子在脸上涂酱油,在太阳底下暴晒,比谁更丑些。
      【情节背景:毒舌小四吐槽秀女长得黑
      清制,选看秀女分两类:
      秀女大选为户部选秀,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看一次。清入关初规定,八旗官员之女,凡年龄在15--17岁者,均要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选秀女活动,17遂谓之“逾岁”即可不在参选。康熙以后,在参加挑选者的范围上,作过一些更改。康熙时规定:后族近支或母族系宗室,觉罗之女可免选。乾隆时又规定:外任旗员之女,若一律送京阅看,路途遥远,不免往返跋涉之劳,嗣后,外任文官同知以下,武官游击以下之女,停其选送。
      宫女小选为内务府选秀,每年一次,按例引见内务府所属内佐领,内管领下女子,所有年满十三岁的女子,均要经选,选中后入宫。届期,由内务府奏请日期,奉旨后知会宫殿监,由宫殿监奏请引看。
      备选宫女由厚载门入宫,到达指定地点相接侍立,待人到齐后,由内监捧牌入宫,请皇帝亲览。皇帝御殿环视良久,有选中者,即记其姓名,籍贯,父母名氏。然后引出,赏食官饭,车银,所赏车银由广储司支领。宫女入宫后,即于各宫主位使令,宫女每年的份例为年银六两,丝织品六匹,棉花两斤,每天膳食猪肉一斤,白老米七合五勺及盐,青菜等。宫女至二十五岁可谴出宫,若帝后得用,可留至三十五岁出宫回家,任凭婚嫁。入选而暂时未能入宫使令者,即安置在永巷内居住。
      另,《故宫退食录》中朱家溍先生关于《关于清代后妃的遴选》:选宫女子叫宫女,选进来伺候主位,选的对象是上三旗包衣下的家属,奴隶身份,每年都选,必须通过执帚、刺绣考核,一般13-17岁,到了25岁就放出来择配。
      再,《清代宫廷社会史》:宫女是由内务府主持的每年一度的选拔活动中挑选出来的,被选者都是上三旗包衣的女儿。人数最多的是苏拉(日常做杂役的劳工,每月一两银子工钱,临时工,按天雇佣)的女儿,其次是披甲人(八旗军队中的步卒)的女儿,还有一些是护军或是其他家庭的。宫女一般在13到15岁之间,康熙命令宫女三十岁以上都可以回家嫁人,雍正把宫女出宫的年龄改为25岁。宫女出宫时可以得到二十两银子的恩赏。
      在女性下人中,奶妈和保姆的地位是最高的,奶妈的待遇是很好的,还可以封爵。例如顺治的三位奶妈的丈夫都有六等贵族爵位,雍正的奶妈被封为恭勤夫人,他的儿子还被升为内务府大臣和苏州织造,后来贪污,本可以处死或监禁,但最后乾隆还是宽免释放了他。保姆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苏麻喇姑了。


      3楼2018-11-29 13:39
      收起回复
        侍郎永绶(纳兰永寿)之女,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家世显赫。于乾隆六年,十四岁时入宫为贵人,同年十一月,册封为舒嫔。十四年四月晋封为舒妃。十六年,舒妃在二十四岁时生皇十子(1751年6月12日-1753年7月7日),早殇,未命名。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明确规定: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皇贵妃「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二等东珠各二」;妃「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三等东珠各二」;嫔「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四等东珠各二」。
        据《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一千一百十四记录:乾隆四十年(1775年)选秀女时,乾隆帝发现「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认为这与「旗妇一耳带三钳」的「满洲旧风」相悖,如果只戴一只耳环「则竟非满洲矣」。皇帝认为,「此虽细事,然不加训诫,必至渐染成风,于满洲旧俗大有关系」。
        因此,耳环数量成为区分满汉女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宫训图及匾额:
        景仁宫《燕姞梦兰图》御笔扁:赞德宫闱(愿景)
        承乾宫《徐妃直谏图》御笔扁:德成柔顺(忠直)
        钟粹宫《许后奉案图》御笔扁:淑顺温和(尊老)
        延禧宫《曹后重农图》御笔扁:慎赞徽音(勤劳)
        永和宫《樊姬谏猎图》御笔扁:仪昭淑慎(劝谏)
        景阳宫《马后练衣图》御笔扁:柔嘉肃静(节俭)
        永寿宫《班姬辞辇图》御笔扁:令仪淑德(知礼)
        翊坤宫《昭容评诗图》御笔扁:懿恭婉顺(读书)
        储秀宫《西陵教蚕图》御笔扁:茂修内治(创新)
        启祥宫《姜后脱簪图》御笔扁:勤襄内政(相夫)
        长春宫《太姒诲子图》御笔扁:敬休内则(教子)
        咸福宫《婕妤当熊图》御笔扁:内职钦奉(勇敢)
        【情节背景:选秀完毕,乾小四命人往东西六宫各送了一幅宫训图,以及御笔亲题的、依照永寿宫匾额样式制作的11面匾额。】
        许后奉案图

        曹后重农图

        太姒诲子图

        婕妤当熊图


        4楼2018-11-29 14:02
        回复
          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
          【情节背景:高贵妃开挂记。】
          璎珞参选绣品化自明代宫廷花鸟画家吕纪的《牡丹锦鸡图》的局部。

          下钱粮:
          典出康熙十八年(1679年)腊月初三,因御膳房太监炊火不慎,引发保和殿西庑御膳房火灾,火势顺着太和殿与中右门之间的斜廊延烧至太和殿。后六名太监涉事斩首,并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有火处须有专人看守,失职者轻则重打四十,扣一月到半年钱粮,重则杀头。其中巡更队就是这时设立的,下钱粮一类事也由他们检查,这时对于下锁的人来说下锁的实质就等于是下钱粮了。
          叫散:
          朱家溍先生《关于清代后妃的遴选》中提到,妃嫔晚上都到燕喜堂去等候传唤,皇帝吃饭的时候递绿头签。皇上翻了牌子的,妃嫔就陪着吃晚饭,其余“叫散”。
          上朝:清朝分大朝,常朝,日朝。
          大朝一般是举办重大活动或者典礼。本剧中我记得有三次提到”皇上有大朝会”,当然,这种大场面因跟剧情无直接关联,因此仅限于对话中。
          常朝理论上每月逢五举行,官员约在百人左右,不办公,只是礼仪性质的,所以实际上也很少举办。【根据穿戴档记载,乾隆十七年穿礼服有十六次】(可见并不频繁)。
          日朝才是真正的办公模式,冬春两季早6点,夏秋两季早5点,皇帝起床去养心殿西暖阁,即三希堂外间的办公室上班,此间与军机处有密道相连,每早由军机大臣向皇帝奏事,通常一人或数人。另外每日也不限定召见次数,有事即召。如果需要制定重大决策,召开扩大会议,则在养心殿。
          (乾隆在圆明园的办公室在含经堂)
          叫起:
          皇帝自出了寝室,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据档案记载这种形式为“叫起”。
          也就是通知军机处等轮班值守人员,皇帝已经出门了,你们也赶紧来上班吧。
          剧中关于彩霞的绣法,出自《中华生活经典》丛书之《绣谱》一书,选样篇之日月云霞章节。作者为清代江南刺绣名家丁佩。
          【情节背景:璎珞被罚跪时观察彩云形态,无师自通神技能。】


          5楼2018-11-29 14:35
          收起回复
            乾隆皇帝赐予后妃的《太姒诲子图》、《班姬辞辇图》、《许后奉案图》、《姜后脱簪图》、《徐妃直谏》等,包括后妃对它们的解读,全部出自故宫出版社出版的《紫禁城100》P166,根据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人临摹的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及清代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中女德人物,配合原来乾隆谕旨的《宫训图》来介绍皇帝心目中贤孝妇德的故事。同时剧中与宫训图一同送去的匾额,正是乾隆六年,乾隆皇帝命令依照永寿宫匾额样式,制作的11面匾额,并且亲自题写,分别挂在东西六宫其余宫殿正殿。


            IP属地:广东6楼2018-11-29 14:36
            回复
              灵柏(遮荫侯):
              御花园内现存有古树一百六十多棵,多数在三百年以上,位于堆秀山东侧有一棵古柏,高7.8米,树围0.9米,因被乾隆封为“遮荫侯”,故而名气最大。
              相传有一年,乾隆下江南,天气很热,随从人等个个汗流浃背,惟有乾隆爽身惬意。回朝后,乾隆皇帝在园中游玩来到此树前,一太监奉承道:皇上去江南时此树枯萎。皇上一回来此树又茂盛起来了,看来是此树随皇上一同去了江南。乾隆一想,去江南的路上别人大汗淋淋,而自己却很凉爽,再听太监这么一说,想必此树暗中为我遮荫,不禁心中大喜,遂效仿秦始皇因避雨而封“五大夫松”的故事,将此古柏为“遮荫侯”。后来还为它题写了《柏树行》刻在碑上,碑就在树旁的摛藻堂西墙上。
              【情节背景:利落初相见,给神树挠痒痒。】
              搬运一段《清高宗实录》所载乾隆对惇妃殴毙宫女事件的会议记录,由于讲话很长,我稍微划一下重点:
              谕诸皇子、及军机大臣等、昨惇妃、将伊宫内使唤女子。责处致毙。【事属骇见】。尔等想应闻知。前此妃嫔内。间有气性不好。痛殴婢女。致令情急轻生者。虽为主位之人。不宜过于很虐。而死者究系窘迫自戕。然一经奏闻。无不量其情节惩治。【从未有妃嫔将使女毒殴立毙之事】。今惇妃此案。若不从重办理。于情法未为平允。且不足使备位宫闱之人。咸知警畏。况满汉大臣官员。将家奴不依法决罚、殴责立毙者。皆系按其情事。分别议处。【重则革职。轻则降调】。定例森然。朕岂肯稍存歧视。惇妃、即着降封为嫔。以示惩儆。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母蹈覆辙。自干重戾。朕办理此事。准情酌理。惟协于公当。恐外间无识之徒。或有窃以为过重者。不知朕心已觉从宽。事关人命。其得罪本属不轻。第念其曾有公主。故量从未减耳。若就案情而论。即将伊位号摈黜。亦岂得为过当乎。朕临御四十三年以来。从不肯有溺爱徇情之事。尔众皇子、及众大臣、皆所深知。即如惇嫔、平日受朕恩眷较优。今既有过犯。即不能复为曲宥。且不特此也。如大臣等办理事务。今日有善。即从而眷遇。明日有过。即予以训饬。如其有心干犯。私过亦即严惩。祸福悉视其人之自取。丝毫不设成见。且不肯存某事必须某人办理之心。如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大学士公傅恒、协办大学士公兆惠、皆在左右襄赞机务。伊等既逝。未尝无承办政事之大臣。又如尚书张照、汪由敦、大学士梁诗正、刘纶、皆在内廷经理笔墨。伊等病殁。亦未尝无接办文墨之词臣。此外皆可类推。若为人君。不能见及于此。何以抚驭天下。董率群臣乎。此即为君难之一端也。
              诸皇子各有福晋格格。家庭之事。当法朕于宫闱。不稍溺爱徇情。其下亦有官员太监。即可以小喻大。当法朕于臣工。不稍专恃偏护。【家国一理。事可相通】。诸皇子、可不知所遵守乎。至若纵性滥刑。虐殴奴婢。【不但福晋格格等不宜有。即诸皇子亦当切戒】。且如朕为天下主。掌生杀之权。从未尝有任一时之气。将阉竖辈立毙杖下。诸皇子岂不知之。从前小太监胡世杰、如意等、在朕前常有惹气之事。不过予以薄惩。杖责二十。极多亦不过四十者。
              诸皇子当遵朕此谕。咸知效法。倘或管教不严。及自行任性毒殴。致死奴婢者。朕【一有所闻。必不轻恕】。所有惇嫔此案。本宫之首领太监郭进忠、刘良、获罪甚重。着革去顶带。并罚钱粮二年。其总管太监。亦难辞咎。除桂元、在奏事处。萧云鹏、兼司茶膳房。每日在御前伺候。不能复至宫内稽查。伊二人着免其议罪。其王成、王忠、王承义、郑玉柱、赵德胜、专司内庭。今惇嫔殴毙使女。伊等不能豫为劝阻。所司何事。着各罚钱粮一年。但其事究因惇嫔波累。着将伊等应罚钱粮。于各名下扣罚一半。其一半、亦着惇嫔代为缴完。所有殴毙之女子。并着惇嫔罚出银一百两。给其父母殓埋。此案虽系小事。朕一秉大公至正。与综理庶务无异。亦可恍然咸喻朕意矣。将此旨交总管内务府大臣。传谕内府诸人知之。并着缮录一通。交尚书房、敬事房、存记。【令诸皇子共知警省。永远遵奉】。
              宠妃打死了宫女,乾隆开会通报批评,先定性为【事属骇见】,再警告官员、皇子、格格等引以为戒,否则官员职位不保,皇子也不轻恕。还举自身例子表明,就算太监惹恼了自己,也不过施以薄惩,从不曾因一时气愤随意取人性命。
              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
              ①惇妃故意杖杀宫女,责令降为惇嫔。
              ②惇嫔罚银一百两,用于杖杀致死宫女的丧葬费。
              ③惇嫔宫中的首领太监因没有及时劝阻惇嫔的行为,罚俸银两年。
              ④后宫的总管太监因为没有及时发现、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罚俸银一年。
              所以,宫女并不会以为说几句话便会被乱棍打死。


              7楼2018-11-29 14:43
              收起回复
                本剧所有饮食部分,比如乾隆晨起就要喝一碗冰糖燕窝粥,到了晚上还要用酒膳等习惯,皇帝、妃嫔们的菜单,都出自《天子的食单》中记载的乾隆皇帝和后妃用膳习惯。
                《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随见录》原书散失,史料引自清陆廷灿《续茶经》。
                清代李慈茗曾做《水调歌头·碧螺春》:
                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集筠笼去,还道黛螺奁。
                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情节背景:小四给太后请安,太后埋怨小四近期饮食不规律,且大力推荐选秀新人纳兰淳雪。此茶即为紫禁城白富美舒有矿献予太后。】
                紫禁城内侍卫的构成:
                康熙时特设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职务,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等级限制,由皇帝亲自选授。这些人基本是满洲、蒙古王公勋戚子弟、宗室子弟及主皇帝所赏识的侍卫中擢其优者。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均归御前大臣管理。御前大臣均由勋臣和军机大臣充任。自乾隆朝任命蒙古科尔沁贝子札尔丰阿兼任后,经常由满蒙古亲贵王公兼任。
                御前侍卫、御前行走、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等作为一种不固定的侍卫制度,因其接近皇帝,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意义是无比重要的。如富察傅恒于乾隆五年(1740年)任蓝翎侍卫,随后不久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七年(1742年)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事务,短短七年之间,傅恒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卫,一路升为从一品大员。
                乾隆秘密立储,正史有记载。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历次子,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弘历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其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2年后,永琏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
                永琏之死对乾隆亦是沉重打击,他接连五天没有临朝,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谕曰:"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旋册赠皇太子,谥端慧,后功令讳其名"琏"字。按皇太子之礼为永琏隆重举丧,乾隆多次亲临祭奠。


                9楼2018-11-29 15:02
                回复
                  玉壶所说洗衣香,可参见中华生活经典丛书之《新纂香谱》,此香谱以清乾隆时期官方编辑《四库全书》收入《陈氏香谱》为底本(宋 陈敬撰),适园丛书本之《新纂香谱》为辅,参考周嘉冑《香乘》整理校点。


                  10楼2018-11-29 15:28
                  回复
                    半点经不起夸奖,刚说贴吧比较便利,立刻抽给我看。


                    11楼2018-11-29 16:17
                    回复
                      一桌放一个大盒子,所以也叫盒子菜,有圆的也有方的,里头放12个,或16个或18个珐琅盒子,盒子里放着切好了的细丝酱菜、薰菜,如青酱肉、五香小肚、薰肚、薰鸡丝等等。宫里有的是东西,吃鸡吃鸭已经算粗吃了。
                      一到五月初一,就有各种馅、各种形式——方的、尖的、抓髻式——的粽子。八月节有各种月饼,重阳节有花糕。从十月十五起每顿饭添锅子,有什锦锅、涮羊肉,东北的习惯爱将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混在一起,我们吃这种锅子的时候多。也有时吃山鸡锅子,反正一年里我们有三个整月吃锅子。正月十六日撤锅子换砂锅。到了清明节,就有豌豆黄、芸豆糕、艾窝窝等;到立夏,就有绿豆粥、小豆粥;到夏至,就要吃水晶肉、水晶鸡、水晶肚之类的。暑天,也给凉碗子吃,像甜瓜果藕、莲子洋粉攥丝、杏仁豆腐等,经常吃的是荷叶粥,都是冰镇的。瓜果梨桃按季节按月有份例。清廷吃东西讲究分寸,不当令不吃。
                      我们到什么月有什么月的份例。例如:一到夏天,由夏至到处暑,每人每天赏一个西瓜,可是宫女忌生冷,谁也不敢多吃,站在下房的石头台阶上,高高地扔下,把西瓜摔得粉碎,让小姐妹们哈哈一笑。
                      ——摘自《宫女谈往录》


                      12楼2018-11-29 16:23
                      回复
                        伺候老太后可真不容易,从头到脚,一根头发丝也不许乱,要干净、整洁、利落。我们多少年没吃过鱼,怕身上带腥气味。如果在上头当差,身上突然冒出Z味儿来,那叫‘大~不~敬’,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的也得受连累。惟一的办法是严格控制饮食,每顿饭只许吃八成饱。
                        【情节背景:绣女们关于吃饭的描述均出自《谈往录》】


                        13楼2018-11-29 16:28
                        回复
                          衣服藏针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乾隆十六年(1751年)夏,太监张玉、蔡勋在帮乾隆更换一件葛布夏袍时,乾隆的手臂被衣袖内遗漏的缝衣针划刺。
                          此案由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硕庄亲王允禄,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硕亲王弘昼,大学士、总管内务府大臣傅恒,以及来保、海望、三和、苏赫蓝等大臣当即查例定拟,联名具奏请旨。奏报说:“查太监张玉、蔡勋及内廷执事之人,于御用衣服理宜敬谨预备,详细查看,务使毫无错误,方可进御。乃竟漫不经心,以至葛布袍袖有针,关系甚重,情罪匪轻。应将太监张玉、蔡勋枷号一个月,鞭一百,满日令其充当苦差,以示警戒。首领太监陈连亦有监督不利之责,应将其革退,鞭一百,仍准当差。”
                          乾隆认为总管太监马国用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说他平日管教不严,没能认真做好监督工作。查马国用系六品总管,应将其降为七品,罚钱粮一年。


                          14楼2018-11-29 16:44
                          回复
                            鹿尾绒线刺绣的来源:·
                            某年秋季去关外,乾隆对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当今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皇后深悉帝心,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
                            【情节背景:孔雀羽先丢失,璎珞以动物绒毛纺线刺绣,应和皇后倡导勤俭。】
                            南京云锦研究所根据明代朝袍制作,图中刺绣部分使用孔雀羽线。

                            剧中其他妃嫔所献寿礼,据说出自朱家溍先生教正的《清代宫廷丛书》中《清宫后妃》一书皇后寿辰制办的物品。我没查到更切实的资料,不敢妄言。不过,说皇帝送的自鸣钟妆奁出自乾隆六年所制“彩漆描金阁楼式自开门群仙祝寿钟”,是不对的。在《延禧攻略》置景篇中我找到了这个钟。
                            此钟在剧中放置在小四的办公室。


                            15楼2018-11-29 17:23
                            收起回复
                              朝袍制作流程:
                              制作一件朝袍须要依礼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题由内务府画师绘制重彩工笔小样,交总管太监呈皇帝御览,或经内务府大臣直接审阅后,连同批准件送发江宁,苏州,杭州图库三处织造司分织。
                              江宁织造负责的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的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杭州织造处织造的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据悉,三织造织成匹料后,再送交裁作、绣作、衣作。
                              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完成后陆路进京(如后宫所用则经水运进京)。期间用绣工近五百人,绣金工四十余人,画样过粉十余人,合计近千人。
                              【情节背景:张嬷嬷关于朝服的描述符合史料记载。】


                              16楼2018-11-29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