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观舍吧
关注: 196,621 贴子: 14,255

茶友之家,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目录:
  • 个人贴吧
全部
  • 0
    有茶友问道:为什么铁观音茶叶边缘几乎没有?是不是被虫子蚕食了,而且那么淡而无味? 茶叶边缘破损,是因为杀青过程温度过高,炒制过头,叶片水分含量太低,包揉时候造成边缘碎掉。虫咬,不会这样形状,昆虫幼虫吃饭时不会啃造型,成虫一般靠口器吸食,伤的是叶面。正因为把红边去除,发酵充分的部分失去了,茶叶内含物减少,所以茶叶不耐泡,口感淡,茶汤浅绿或浅白色,而不是乌龙茶通常的黄绿色及浅黄色。当地有人认为这是“清点
  • 0
    大揭秘5:茶友们买茶的心理误区。 以下是茶友们想当然的观点: 第一,茶友认为,错过季节就买不到茶叶,或者错过了买茶最佳时机。其实最佳时机就是,等茶的采收季节过后,货源充足,种类丰富,性价比高,选择性大。而刚开采的时候,茶农忙着抢收,在挑梗,精焙,包装,发货往往容易出现疏忽。茶叶不是时令性产品,短期性行业。再说,铁观音也没有紧俏到,一过季就买不到的程度,茶叶的行情是会变化的,大家都在旺季集中下单,也会造成
  • 0
    网上有人问到:为什么有的茶友只喜欢铁观音,对其它茶叶不感兴趣? 这个问题看似浅显,但回答起来还真有点话多。还是那句话,越简单的问题越难于回答。作为铁观音专业人士,我打算从以下二个方面(外因和内因)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铁观音C位出道,出名早,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历史原因,国内茶叶市场起步较晚,1979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相当落后,温饱尚成问题,喝茶的人就很少了,茶叶几乎是用于出口创汇,安溪作为全国百穷县,农
  • 1
    茶王的本质和内幕 茶王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有茶友问,茶王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茶王是通过审评师按照审评的程序评选出来的。茶王有两个含义。获得奖项的那个茶叫做茶王,茶的主人也叫做茶王。 狭义的茶王是获得第一名的茶品,广义的茶王是上奖项榜单的茶品,比如金奖茶王,银奖茶王,铜奖茶王等,有并列名次的。 因为举办茶王赛的赛事很多。每个赛事都会产生若干茶王。所以说,茶王是很多的。但是各个茶王赛事的含金量是不同的。每个
  • 3
    有茶友问:网上说的,茶叶用开水冲泡才是正确姿势? 85°c冲泡确实可以扬长避短,氨基酸和芳香物可以充分溶出,苦涩味物质不溶解。特别适合绿茶。但后来有些红茶也讲究这种冲泡方法,以求最佳效果。但好茶就不必要这么讲究了,随便泡都很好喝。试茶的话,最好是滚水,稍微久浸一下,可以发现茶叶的缺陷之处。
  • 1
    20190705 190705试喝18春yd29,存放期14个月 总结:中发酵黑春,叶底嫩,漂亮,但似乎火度低了,既没花香也没蜜香。味道变淡,香味和浓度味道远不如N2,打包发货之前需提香。口感重,耐泡落差不大。 真空小泡:干茶较清新,渣香清爽,渣底较乌绿,汤色较清浅,口感较甘,微有蜜香,陈化少 漏气小泡:干茶微旧味,渣香微陈味,叶底较黄,汤色较黄较深,口味尘味,回甘弱,有陈化。x N2真空:茶渣较黑,汤色较浅,口感较浓较香,有消正味。打包前要提
  • 2
    190615szz②: ①95°x117':干茶较黄 ②110°x123':干茶较黄 ③120°x50':干茶较黑 ④125°x20':干茶较黄 ⑤190615szz②:干茶较黄 第一泡: ①和②汤色较深,盖香和⑤差不多。③和④汤色和⑤差不多,盖香较弱。 第二泡:渣香②最好, 第三泡:②盖香最好。渣香③>②大于①=⑤,④叶底黄,渣香最弱。汤色①和②较深 第四泡: 【总结】在无旧味的情况下:温度适宜115-120°(考虑样品量少,受热高),时间适宜:50-110'(考虑加热升温过程)。汤色95-120最深。 第五泡,渣香②
  • 1
    190627:袋泡茶/半年/4克装 真空:第一二泡汤色深,出味快;以后汤色浅,均衡,耐泡,退火明显;滋味较清醇,渣香纯。 普通封口袋:第一二泡汤色浅,出味慢;以后汤色深,氧化明显。滋味浓,微酸,渣稍炭稍杂。
  • 0
    品茶记:试试茉莉花茶 ①:干茶较鲜绿,芽头较小,汤色较绿,花香开始差不多,后几道略输 ②干茶较黄,疑似旧茶,芽头较肥壮,汤色较黄,茶底较香,窨制次数较多。
  • 4
    试茶笔记之10:碧螺春 老林选取二个产地的碧螺春春茶 ①/左:干茶匀嫩,白毫多,芽头卷曲,汤色浅绿稍黄,毫香,具烘青特征,口感甘醇鲜爽,叶底灰绿微红边,估计是大叶种或中叶种。芽柄较长,估计是二春茶青经过抽针的原料。 ②/右:干茶匀整,细嫩,白毫丰富,芽头圆卷螺状,汤色浅绿,板栗香,具炒青特征,口感香醇细腻,叶底嫩绿,小叶种。目测头春茶青。
  • 2
    简单问题之86: 有茶友问,什么是体质花什么是气质花? 体质花就是花香物质存在于花瓣中,不随花瓣开放而挥发完,而是慢慢释放,即使晒干也带花香。气质花的香气物质随着花朵开放而散发,花朵本身不具花香,典型的有茉莉花,所以窨制茉莉花茶都是趁花朵未开放采回来,高档花茶窨制完成后再把花干筛除,因为花干易吸潮。
  • 3
    简单问题之88:碳焙铁观音与油切乌龙怎么看起来差不多? 很多人是混为一谈的。事实上,碳焙,炭味,黑乌龙是不同的。碳焙是指用木炭或者煤炭烘焙出来的茶叶,炭味铁观音是指茶叶高温烘焙(一般是电厨),导致碳化,形成独特口味的那类型铁观音;油切乌龙,是乌龙茶经过高温烘焙成炭味型,虽然铁观音也是乌龙茶之中的一类,但这里的乌龙茶是狭义的,指除了铁观音之外的那些闽南乌龙茶。
  • 3
    茶王/获奖茶的真相: 茶友们观点之一:某单位精选最优的一批茶叶,拿出几斤参加比赛,得了奖,再把这批茶叶余下部分拿出来包装销售。 事实是:某单位或者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各个供应商,拿来(买来或者借来)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特点的少量茶叶,每一款茶叶都差不多达到参赛数量,买多了成本就高昂了。之所以款样多,是为了采用“人海战术”,也能够更多更广泛符合各个评委的口味标准,增加入选几率和成功系数。 若是某款茶样成功获奖,
  • 1
    简单问题之85:有群友问:怎么保存茶叶?要不要放入冰箱? 答: 关于茶叶的存放,可以按照生铁和熟铁区分对待: 一、生铁:在真空包装完好的状态下,三个月喝完就不放冰箱。超过三个月才能喝完的:不是指三个月以后喝不完才放进冰箱,而是现在就应该放入冰箱。 至于漏气或者散装、封口袋之类的接触水分空气和光线的状态下,茶叶越快喝完越好。普通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菌数不确定,如果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及时无氧真空包装,一般超出一
  • 0
    对于碳焙(或电焙)铁观音,个人认为:茶叶一次性烘焙到适当的火候,以及极低的含水率,然后抽真空,让它自然转化,无菌无氧状态下,碳水化合物缓慢降解,降火降燥,重新析出茶叶本身的香气,那才是最完美的过程。如果多次烘焙,会造成芳香烃的挥发,内含物多次流失,此法不可取。这是我亲自烘焙储存铁观音,我多次实验方案对比得出的结论。但对于其它茶类的工艺合理性,我没有实验过,不是很了解。 至于苦味,是茶叶初制过程,工艺
  • 0
    简单问题之82: 如何评判浓香型熟铁的优劣?碳焙铁观音是不是比清香型的茶叶贵? 有茶友问:怎么辨别碳焙的好坏?碳焙一般都是比正味贵? 平常经常烘焙品试熟铁,也有了一些经验体会。既然有群友问,整理一下思绪,统一做个回答: 一、判断熟茶的质量高低,主要从香气和口感来评判。香气主要闻盖子、叶底、茶汤的香气,特别是茶渣的香气,区别较为明显,好茶香味纯净优雅浓郁,清新怡人,高端茶带有花香、果香、蜜香,中高端者带米香韵香
    3-25
  • 0
    19-3-18: 约存放5个月月 6.9克茶叶室内裸放3h,吸水0.6克,约8.696% ①lxjzr309冰冻:干茶茶香微毫香,叶底稍黄,汤色稍绿稍淡,叶绿素内含物氧化分解。盖香稍显,口感柔稍浓。a-,叶底容易退色变黄 ②lxjzr309真空冰冻:干茶毫香茶香,叶底稍绿,盖香内敛,汤色稍黄稍深。口感爽锐。a+。叶底不易变黄。 ③lxjzr常温真空:干茶旧味,叶底稍黄,汤色稍绿稍淡,叶绿素内含物氧化分解。盖香旧味。口感稍腻。c,距离明显。叶底容易退色变黄
    3-19
  • 8
    那么什么叫做新茶,旧茶,陈茶,当季茶? 很多茶友一看,估计又犯糊涂了,额!这么多茗堂? 新茶:一般指当个年度的茶;也有人指最新的茶,也就是最近的那季茶(当季茶)。我认为前一种说法比较有道理:比如现在的新茶,2018春茶是新茶,2018秋茶也是新茶。比如说18秋已经出来了,但能说18春是旧茶吗?似乎不太合理,19春还没出来,新的没来,就不是旧的,新和旧是相对而言的。18秋出来了,17秋就算是旧茶了。 当季茶:好理解,指的是最近的那
  • 2
    【简单问题】之80:高端红茶与普通红茶有何区别? 茶不可貌相:为保证公平性,一律用滚水冲泡。 ①高红:干茶欠匀,灰黑,无光泽。汤色橙红,口感鲜爽甘醇,有层次感,丰富感,香味饱满,微带毫香。茶渣鲜活高香。叶底匀整,多为叶芽整芽,芽饱满。属中叶种或小叶种。 ②普红:干茶匀整划一,干香足(经过烘焙提香),油润感,色泽金黄明亮,黄芽多,汤色深红/棕红,口感单纯甜腻,香低,茶渣微带焦糖香。叶底枝芽多,芽细长,多梗,
  • 4
    【简单问题】之铁观音:如果冲泡毛茶? ①烧水准备泡茶。等热水的时间,挑梗。 ②取毛茶约9克,自己挑梗净率较高,约80%。 ③摘取叶片,去除茶梗、芽头、黄片 ④按照功夫茶的泡法进行冲泡即可 优点:经济实惠,损耗少,净茶匀整,叶底漂亮。 缺点:不好保存。
  • 1
    请君欣赏,几年前的壶壶,没时间没空间一直压箱底,如今整理一下,终于重见天日,拍照留念!
  • 2
    【简单问题】之76:韵香型(三分火)与清香型(收火)的分水岭 试茶时间为2018-5-20 以ljl626(18春)为例。 ①韵香型 烘焙时间2018-5-8上午 101x(27+31+29')+85x126' =101°x87'+85°x126' 合计213' ②:清香型(收火) 干茶稍绿些。盖香兰香饱满,茶汤清醇,渣和汤微带青。茶汤微浅微绿。渣稍潢稍浅绿 烘焙时间2018-5-8下午 95°x3′+80°x20'+65°x30'+31'+32'+33′+3'直冷却。 ljl626-s152′
  • 0
    【简单问题】之74:茶友问,为何市场上没有黄旦 毛蟹 卖,是否该品种已淘汰。还是也当成铁观音卖了。 问得好: 真正的情况是: 1不是没有毛蟹、黄金桂,而是在零售终端,您买不到这些品种的茶叶。有相当一部分的茶农还在种植这些品种的茶叶,有些区域并不是以铁观音闻名,恰恰是以某种乌龙为主打的。比如某某乡以毛蟹闻名,主种毛蟹,某某村盛产金观音,某某村本shan做的好,梅占因为其芽头大而饱满,性状优良,做成“金骏眉”有独特兰花香
  • 0
    【简单问题】之73:如何观察叶底? 行内人试茶时一般不会直接倒掉叶底(茶渣),也会通过观察叶底对茶叶进行补充检验和修正。 ①看匀整度:匀整度好,少梗、少芽头、少碎叶,说明做工认真细致,而且精挑细选。 ②老嫩度及外形、色泽: 可以看出茶叶原料(茶青)的好坏: 如果是嫩芽多,叶片小而烂,说明茶青太嫩,通常口感微苦; 如果是黄片(老叶/隔季叶)多的话,说明茶青偏老,通常口感寡淡,表现为叶片偏潢,显枯燥,质地脆挺。 好的茶
  • 0
    【简单问题】之铁观音69:深入浅出:清香型铁观音有没有烘焙? 看来部分茶友对铁观音的了解太缺乏了,也不够全面,对铁观音的认识多是片段的模棱两可的,常常与其它茶类交叉互入。于是脑洞大开,产生各种离奇的问题:比如“正味铁观音有没有烘焙呢?”,“浓香型是不是又浓又香呢?”,“铁观音为什么没有高山低山台地之分?” 今天要回答的就是第一个问题,深入浅出地说明:清香型铁观音有没有烘焙啊? 作为一个安溪人,对于这样的问题简
  • 19
    2018-4-29 【收火】2018春 一,dh40正:101x5'(试,无异样)室香:花香+95x60′(18′试:醇香,60′试:吐青)+101°x(4+61')(26'试:微火味,叶底乌绿,汤色黄;室香:甜香,无炭香)。+101x20'。 【批次】dh40:合计150' 二,红粒150'和dh50(150')差不多。 样品 样品:⑩金祥573浓香, ⑥青和600(韵香), ⑤浓香6#+才377, ⑨dh50肖:101x5′+95°x60′(12'试:肖味,地瓜味,60′试:吐青)+101°x(4+61)26'试:肖鲜,叶底黄,汤色绿。 +101°x20′ dh50折率33.5/50=67% dh40折率21.5/40=53.75%
  • 4
    ①L1500,②进金2,③17115,④34#,⑤小占 盖香:1和5最好,3和4陈味明显,3微酸, 2淡 茶香:5最清新,1和5最好,2普通,3微酸,4腻味 口感:3可以作为重口味拖脯,4烘焙成高档韵香,1消青188-210-330略具鲜味,2正味
  • 0
    【十六】 2018-4-21-16:28 代烘莲香16秋铁正味:(样品lx25) 合计4h58′ 125°x49′+120x(12′+32)+118x33′+121x34′+19′+118x10+123x6′+123x36′+123x13′+115x24′+115x30′ 总结:温度偏低,微涩。温度不该低于120°,应该my,my后提香(125x30′) 茶七网熟铁剩的样品(有点杂味)+与lx22(翻细梗一斤)+lx25一斤拼配一起。 lx25随观音红烘焙效果不如lx随莲香的(温度略高)
  • 0
    简单问题之64:什么是手工茶?机采茶?机压茶?机拣茶? 茶友们常常听到手工茶与机器茶的说法,那么什么是手工茶?什么是机器茶呢?很有必要刨根问底一下。 其实手工茶与机器茶是很笼统的说法。 首先说手工茶: 完完全全由手工制作出来的铁观音茶是没有的。铁观音工序复杂,不可能完全不借助器械完成制作的。 那么究竟怎么才算是手工茶?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人力与手工的区别,手工不等人力,手工是可以运用借助器具的,人力则是不采用工
  • 0
    【简单问题】铁观音之62:收藏老铁注意事项。存放老铁注意事项: 1选材要好,不能贪便宜,不能是卖剩的,或者收来的积压货。要专门收那些适合收藏的茶料加工后再收藏。 2要对口。那些发酵度低的,不适合收藏。生茶好喝的,不一定适合收藏。适合收藏的茶,发酵度要高,不一定很香,但内质要好。 畅销型的生铁不一定适合烘焙和收藏,那些适合烘焙收藏的清香型铁观音不见得适销。 3原则上春茶比秋茶更适合收藏。 4要长远打算,打算收藏5年的:
  • 2
    【简单问题】之60:炭味铁观音有何意义? 有茶友问:炭味铁观音把茶叶的精华烘焙殆尽,为何还有人生产炭味铁观音,有存在的必要吗? 茶友所说的“茶叶精华”在烘焙过程挥发或流失有失偏颇,高温较长时间的烘焙,致使茶香物质(醇类)挥发,使醛类,酮类等可溶性物质进行脱水聚合,茶叶内含物进行异构和转化,纤维素碳化,流失部分水和二氧化碳。所谓精华,并没有流失。 重焙火有4种情况: 1用于长时间存放收藏的用途,便于保存,碳化后,
  • 8
    【简单问题】之59:什么是干仓还原法? 干仓还原法:是陈香型铁观音的一种独特收藏方法。(关于干仓与湿仓的区别,本系列也有专题论述过)。由于其它茶类的陈茶无法隔离氧气,所以只有干仓和湿仓的分类。 干仓铁观音有二种陈化方式:干仓氧化法和干仓还原法。 干仓氧化法:茶叶在干燥避光、通畅、无污染及异味的环境中常温存放,使茶叶进行老化的储存方法。 因为茶叶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微生物,会使茶叶的内含物进行氧化和发酵反应,
  • 8
    【三】韵香型铁观音:漳平水仙:武夷水仙 干茶:铁观音黄褐色,漳平水仙红褐色,武夷水仙黑褐色。铁观音甜香,漳平水仙蜜香(类似凤凰水仙),武夷水仙果香。 汤色:铁观音橙黄色,漳平水仙橙红色,武夷水仙棕红色 口感:铁观音甘醇爽滑显韵,漳平水仙浓醇蜜香,武夷水仙浓醇微带岩韵。
  • 1
    有群友问:为什么红茶泡出来是茶梗,而不是茶叶? 答: 有些茶叶的制作过程,有个工序叫做“抽针”。 小叶种的芽头,叶芽和顶芽都细小,嫩芽长到一定长度,采摘下来,叶片已经开放状态,做不出针状,于是人工把嫩芽摘下来,留着嫩梗和短短的顶芽,这个过程叫做“抽针”。制作完成后,干茶看起来就像毛尖一样的针状。但本质其实不同。毛尖是细长叶片卷成的针,泡出来是叶片。抽针红茶,泡出来是细梗。 显然,抽针的原料成本远远低于原叶
  • 29
    2017-10-29 一:红和:约20斤 样品:⑤杉,⑥青和,⑦白和 第1阶段:150°x10分钟 第二阶段:145x30分钟 第三阶段:145x30分钟
  • 10
    1701号(仙2):65°x10分钟-60x2h 样品:⑤白玉,⑥大板,⑦上山,⑧东杭肖,⑨和,⑩仙1,①忠3
  • 4
    铁观音有个特别抽象的词汇“观音韵”,对于不喝茶或者没真正领略到观音韵的人士来说,任你磨破嘴皮也说不清什么是“观音韵”。偏偏他们最爱追问的就是诸如此类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观音韵?你有带观音韵的茶吗?我怎么喝不出观音韵? 类似的问题还有普洱的“霸气”,岩茶的“岩韵”,台茶的“高山味”…… 很多同行或者茶友也论述过“观音韵”是怎么回事,不过总觉得要么说的太玄,要么说的太浅,老林终究是没看懂。 正所谓的:越简
  • 13
    第六期铁观音大师沙龙
  • 3
    最新改进:春茶、秋茶综合精选出来。 持续更新,旧版本及时删除,看到的都是最新版。 现货排装的。 25-30款,每款一包,每包7-8克。
  • 5
    时间2017-6-5凌晨 原料:2015春茶,编号龙53,约10斤 目标:韵香型铁观音,清汤甘甜,茶汤浅绿,无青味,焦味 原料特点:正味,干茶鲜香四溢,说明已经潮变了。 入炉:00:08 阶段一:125度x0.5小时 烘焙过程:蒸汽香浓,带明显陈味 结果:茶汤翠绿,滋味鲜醇,带地瓜甜味,带浊味陈味。渣浊,盖无味无香,耐浸,无苦涩,青味已无 结论:下阶段延长半小时。 图:一至三泡及叶底
  • 1
    有群友问,红心歪尾桃怎么样? 红心歪尾桃没人种了,红心其实是紫芽种,花青素含量高,苦涩味重。茶农不喜欢。而且性状像本山,叶底也像本山,喝起来也像本山,茶农愿意吗? 但是有人要炒作,宣称自己有红芽歪尾桃,最为正宗。因为红芽歪尾桃被陈宗懋收入到“茶经”里面,于是被网络上各种引经据典。但你的知道二点:1陈宗懋不是安溪人,2茶农是不看教授写的书的,也不会去指出书上有没有写错。 红芽歪尾桃仅仅是嫩芽带“红”,叶片
    wx84911 6-4
  • 9
    简单问题15:机器茶是怎么回事? 经常见到网上的“专家”说:机器茶容易泡开,手工茶泡不开,貌似很有道理。也给茶友产生误解,为什么好茶还那么容易涨开呢? 偶然有茶友发来图片,让我看什么工艺,我没看出来,但却有意外发现: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机压茶吗? 机压(没经过包揉的)茶和手工(包揉)茶的叶底区别:上面三张是机压茶(借用茶友图片), 下面几张是包揉茶。可见区别不在于泡不泡的开,而在于:叶片是否死板和活泼,平坦和翘边,
  • 11
    很多群友问到:为什么有时候喝的到茶香,有时候却喝不出感觉?铁观音的茶香为什么总是若有若无,琢磨不透? 个人的感觉是:以下完全是个人实操体会,不属于高深理论。 个人认为:茶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品赏 1:干香,干茶不一定是越香越好,足够干的茶叶,香气清幽,不会很浓,闻起来香气不会很浓烈,干度不够或者受潮中的干茶叶香气反而更香。原理楼下解释。 2:盖香,最初级的茶香,盖碗的盖香最为明显,盖子最好是选择无孔的,有的
  • 1
    绿茶、红茶应该比较简单,泡铁观音是个难题,铁观音不好侍候
  • 3
    现在网上流行的铁观音分类是(不代表本人观点):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陈香型以前很少有人提及,作为青茶类,铁观音的年份似乎不算是资本,但随着老白茶,普洱茶越来越受追捧,再加上铁观音销路连年缩减,出现了积压。铁观音茶商似乎也按耐不住内心的骚动了,也开始,动起了心思跟风推出老铁、陈香型之类的产品了。那么,陈香型铁观音究竟是什么概念呢?,似乎网上已经有流传了陈香型国标的文本了,有兴趣的茶友们可以搜索看看。
  • 12
    茶友们或许对毛茶了解不多,也不常见。但毛茶在茶区是司空见惯的,行内人也喜欢拿毛茶“开泡”。 行内人买卖茶叶喜欢拿毛茶说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毛茶类似于“原石”,便于“打磨”。茶农生产出来的是毛茶,其实只算是半成品,消费者买到的是“净茶”,是毛茶经过加工之后的。这个加工过程由茶贩或者茶商进行的,茶农很少参与这个过程。 2茶农没有时间,场地,和精力,去处理毛茶,毛茶生产出来后,直接卖给茶贩或茶商,茶农也
  • 3
    到林叔这里走走,晒晒我的新茶桌
    QHqhxl 8-6
  • 8
    铁观音毛茶的挑拣确实是个“鬼见愁”的工序,费时费力成本高。很多人为了节约成本或者赶着出货,选择机器挑梗。 那么,手工与机挑有何不同呢?茶友或许分不清楚,老林就来个起底吧? 一:成品茶的区别: 1,干茶:手工茶叶片大小不均匀,色泽不均匀,黄片较多,外形较疏松。有较多茶叶带尖头。 机拣茶,叶片大小均匀,色泽均一,偏乌绿,个别包有细梗。“尖头”少 打个比喻来说说直观区别:手挑茶就像是稻谷,机拣茶更像是大米。所以,机
  • 2
    有很多同行问我,茶叶价格是怎么确定的?似乎在问,茶叶的价格有怎样的的标准? 我有位同行朋友他不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