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吧 关注:19,484贴子:159,223

回复:张氏家族大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九、张氏大英蓬莱支族
入川始祖张问志,字子尚,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西山村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伴妻陈氏携辉、煌二子,由楚入蜀,先后至安岳县石板屋基,资阳县丹山镇牛崽桥,蓬溪县西乡(蓬莱镇)等处,佃业耕耘,艰苦创业,用家余金契买距镇五里的田地。置业于猫儿沟。相继四兄问鼎祖遂挈眷来川,至蓬西乡河边场廖家沟、蒲家沟。最后二兄问官之孙张廷献于雍正十年(1732)来川,置业蓬莱镇西何家沟。问官娶罗氏生五子介、熠、耀、熹、燧。问鼎娶蒋氏生四子煜、烟、星、燕。问志娶陈氏生六子辉、煌、英、堇、柬、蓬。介公娶谢氏生三子廷玉、廷实、廷询。熠公娶唐氏生三子廷献、廷谟、廷诰。耀公失考。熹公娶唐氏潘氏生子廷义、曾氏生子廷榜。燧公娶唐氏生三子廷诒、廷让、廷试。煜公娶陈氏无嗣。烟公未娶。星公娶唐氏生四子廷俊、廷才、廷武、廷举。燕公未娶。辉公娶陈氏生二子廷明、廷魁。煌公娶唐氏生了廷龙、继娶胡氏生三子廷凤、廷良、廷玺。英公娶卿氏生子廷元、唐氏生子廷和、
袁氏生子廷忠。堇公娶肖氏生二子廷耀、廷旭。炼公娶唐氏生二子廷仕、廷玉。燧公娶王氏生三子廷智、廷宝、廷德。以下世系未叙,从问志始祖下第二代“廷”字起启用七字派列后。
廷成昌夏大有斯
遵循先祖迪堂,见吾族支派字辈将终,族会续议六十字,接上从“时”字起俟次遵行。
时盛安元吉,熙朝懿治行,体仁方履泰,秉义定怀清,楚省灵钟秀,蓬山俊毓英,鉴箴昭世美,理学启文明,耀祖欣良善,光宗庆显荣,继承传万代,后德丕家声。
按问志始祖之长子辉公,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西山村人,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随父入川置业蓬莱猫儿沟。辉祖至“时”字班甫九代。吾国富始祖之长子文彩公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上团里塘崽头人,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随父来川置业蓬南风登沟。文彩祖至“新”字班甫九代,故联宗以“时”字与“新”字班平等,今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张氏水磨坝支族
张百五先祖系江西鹅颈大丘莲花厅人氏。据老谱记载:其于明代洪武年间,由赣迁楚娶唐氏生子千四。二世祖张千四娶毛氏生三子万三、万五、万七。三世祖张万三娶唐氏生二子庚二、庚三。四世祖张庚二娶唐氏生子辛六。五世祖张辛六娶何氏生二子壬十、壬十七。六世祖张壬十娶唐氏生二子永清、永兴。七世祖张永清娶唐氏生子彦钢;张永兴生子彦铃。八世祖张彦钢娶唐氏生二子廷胃、廷军。九世祖张廷军娶陈氏生三子志仁、志德、志应。十世祖张志仁娶蒋氏生二子正一、正二;张志德娶唐氏;张志应娶袁氏。十一世祖张正一娶陶氏生二子三祝、三极;张正二娶唐氏生二子三仕、三儒。十二世祖张三祝娶袁氏生子可教;奇氏生子五色。张三仕娶彭氏生子可学。张三儒娶章氏生子可文。张三极娶陶氏生三子可圣(入川),可望等均系湖南人。
入川始祖张可圣,系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进贤乡上甲里烟竹山人,生于丁卯明熹宗七年(1627)正月初十,娶蒋氏生四子五臣、五深、五洪、五品。圣祖受父张三极的吩咐,于清代康熙初年伴妻携子,由楚入蜀,至川北蓬溪县任隆场白泥垭村水磨坝插业定居。繁衍世系历时三百余年,传人十五代,功名鼎盛,人丁兴旺。从可圣始祖下第一代起启用下列二十字派:
五世文国玉,云应继朝隆,承先耀祖德,大邦明显昌。
续谱增议二十字派接上“昌”字后
鹏展鸿鹄志,擎天旌忠杰,贤良育政钦,洲海敬宇尧。
按水磨坝支族入川祖张可圣,系明代熹宗七年(1627)生人,我凤谯支族入川始祖张国富,系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生人,可圣祖比国富大四十七岁,应高两字辈,两支族联宗商议决定,水磨支族从始祖下第二代“世”字至“承”字班甫十代,凤谯支族从始祖“国”字至“新”字班甫十代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一、张氏黑柏沟支族
入川始祖张万,系湖北麻城孝感乡<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白獭河之绿柳村人。明洪武二年(1369)迁蜀,卜居遂宁县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金桥乡翰林村),生子永成。二世祖张永成生子赞。三世祖张赞生二子福暌、猷。四世祖张福暌生子尚威。五世祖张尚威生子惠。六世祖张惠生子应礼。七世祖张应礼生子烺。八世祖张烺娶景季二氏,共生六子鹏翮、鹏翼、鹏举、鹏飞、鹏翥、鹏搏。九世祖张鹏翮娶唐氏生二子懋诚、懋龄。十世祖张懋诚娶罗氏、朱氏生三子勤望、勤宠、勤保。十一世祖张勤望娶岳氏、杨氏共生八子顾鉴、顾霖、顾京、顾墀、顾銮、顾瀛、顾著、顾振。十二世祖张顾鉴娶李氏、周氏生三子:问安、问陶、问莱(以下世系未叙)。从第十代启用先祖所议十六字派于后:
懋勤顾问,知遇崇隆,清正仁厚,进德立功。
续谱增议下列二十四字派,接上“功”字之后,依次遵此
献策昌国,振兴中华,世代荣胤,兰桂安邦,经济宏学,光大远扬。
在寻根溯源中,据黑柏沟支族张鹏翮先祖后裔九世孙张清廉、张清才、张清惠等与水磨坝支族张可圣先祖后裔十一世孙张承梁、张承栋等人共同认可。我们两支族邻近,相距七八华里,先辈交往密切,从清代迄今以字派排辈,称呼尊卑有序。黑柏沟的“清”字与水磨坝的“承”字平等同辈。以后各自按此字派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二、 张氏龙皈院支族
入川始祖张天祥,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十六日丑时生人。清顺 治十四年(1657)任四川保宁守备钦差,镇守川北等处,任总镇都督。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三月十二日,享年七十岁,葬小山堡。生二子茂学、文瑞。二世祖张茂学。张文瑞生于丙申清顺治十三年(1656)三月二十一日,卒于康熙五十年 (1711)十一月十九日,葬肖家沟金钟咀。娶章氏生四子魁、第、芳、远。三世祖张联魁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二月十四日,卒于乾隆八年(1743)元月十八日,葬朱曹沟西山。娶蒲氏生四子鹏、鹦、鹉、鸿。张联第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十六日,娶杜氏生八子鲲、鹤、鹕、羽、有、荣、鹿、鹑。张联芳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冬月初六。张联远康熙时人,业施龙皈院披剃蓬南场观音庵更名僧续。四世祖张鹏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二十六日,娶梁氏生二子开文、开秀(其他房份未叙)。五世祖张开文生二子尔松、尔顺。六世祖张尔松;张尔顺生三子朝政、朝申、朝元。七世祖张朝政、张朝申、张朝元。以下世系未叙,先祖议有九十字派于后:
天文联鹏开,邦达建其(怀),人杰应钟祥,福厚传基远,诗书续世长,富从勤俭积,贵自德芬芳,克肖先绪辉,声香锡汝昌,玉树宏名宅,金南发义乡,象贤才足重,纯武英栋梁,周裔称悠久,丰庆图安康,汤孙衍圣王,高曾培国祚,麟定济华堂。
按龙皈院支族第三世祖张联魁,生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在排列第十的“怀”未用,少一字,因此,从“联”字起至“应”字班甫十代。我凤谯支族入川始祖张国富,生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从“国”字起至“新”字班甫十代。两祖年龄相当,故联宗以“应”字与“新”字辈平等,自后依此辨
尊卑,不可紊乱。
十三、张氏应通支族
入川始祖张应通,系陕西长安咸宁县人,生于甲午清顺治十一年(1655)三月初六日午时。康熙初年移居四川蓬溪县集凤场(今三凤镇)书房沟(俗名烂泥沟)立业,娶李氏生子觐扬。卒于戊戌康熙五十八年(1719)四月十一日,葬后山象鼻咀,立有碑志。二世祖张觐扬,娶李氏,生五子荣、华、萃、茂、著。三世祖张荣,娶冯氏,生三子大中、大受、大美;张华娶梁氏,生子大敏、大用;张萃早亡;张茂娶薛氏,生四子大义、大德、大富、大才;张著娶文氏,生四子大猷、大任、大鹏、大品。四世祖张大中生三子绍远、绍先、绍典;张大受生三子诰、谟、训;张大美生子绍绪。张大敏生子英奇;张大用生六子英儒、英俊、英文、英明、英惠、英畏。张大义失传;张大德生三子英贤、英勤、英仕;张大富生子英武;张大才生二子英超、英粹。张大猷生三子英才、英秀、英元;张大任生三子英伟、英倬、英健;张大鹏失传;张大品生四子英信、英赞、英帝、英仲(以下世系未叙)。按祖议定:字辈一代用一字,发扬光大,尊卑有次,长幼有序;禁止使用同音字以下犯上;不能转宗以混眉目。排列二十字辈于后。
廷庠应觐荣,大英世传心,文运永昭代,和乐万寿春。
按书房沟张应通始祖,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三月生。我张国富始祖,生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应通祖比国富祖大十九岁,年长超过十五岁以上,应通祖应比国富高一辈份。故联宗应通支族的“永”字班与凤谯支族的“新”字班平等,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四、张氏蓬北支族
肇迁始祖张进四郎,系广东嘉应州常乐县罗建坝埝塘湾人,娶罗、魏二氏生子胤先。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伴妻魏氏携子,背着用罐,装着父亲的骨骸入蜀,至川北蓬溪县附北乡大统沟全家湾佃耕立业,葬老敬父。二世祖张胤先娶黄氏生子元侯。三世祖张元侯娶李氏生子献麟。四世祖张献麟娶赖氏生四子麟贤、麟兴、麟宏、麟发。四、五两代大发致富,先后用家余金银两契买干湾子、青岗湾、柏林湾等处土地二百余亩,其后裔分得祖业。五世祖张麟贤娶庄氏生子君禄;张麟兴娶孔氏生二子君联、君梁;张麟宏生子君厚;张麟发娶罗氏生四子君举、君科、君海、君亮。六世祖张君禄娶巫氏生子正乾;张君联娶高、李二氏生四子正贵、正双、正全、正龙;张君梁娶唐、周二氏生三子正富、正根、正恩;张君厚生子正学;张君举娶王氏生三子正吉、正奎、正明;张君科娶谢氏生二子正兴、正华;张君海娶宋氏生子正高;张君高娶王氏二子正国、正廷。(下叙一支单传)七世祖张正乾娶李凌二氏生四子大稳、大庆、大邦、大鹏。八世祖张大庆娶唐氏生三子光礼、光廉、光烈。九世祖张光礼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月,娶吕氏生三子明星、明晰、明德。十世祖张明晰,生于已亥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娶陈远秀生二子世培、世奎。以下世系未叙,原取名未用字派,从第七代起启用先祖议定二十八字派于后。
正大光明世代长,天开文运裕后昌,春恒锦绣安邦国,仁义礼智桂联芳。
据蓬北支族家谱记载,张进四朗祖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入川。后裔十世孙张明晰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我凤谯支族张国富始祖于清康熙六十年入川,后裔九世孙张德成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两位先祖年龄相同,因此“明”与“德”字辈份平等,故两支族共商联宗,以“世”字班和“新”字班平辈。今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五、张氏文香湾支族
文香湾支族老谱失传。本次新谱资料是由原中共蓬溪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凡隆同志回忆其先祖迁建源流的记录载入此谱,供子嗣续谱之用。
入川始祖张绵华、张绵富兄弟二人,祖籍系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于清嘉庆五年(1800)由鄂入蜀,至潼川府射洪县青岗乡文香湾立业,繁衍生息。取名用字使用湖北先祖拟议字派,他们被排列为第三世祖。四世祖张清湖。五世祖张芳德。六世祖张德超。七世祖张懋涛。八世祖张嗣荣,生于丙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二十五日,娶周洪清生子凡隆。九世祖张凡隆生于癸酉民国二十二年(1933)正月十四日,娶吴邦琼生子红扬。十世祖张红扬(昌)字班,生于甲辰共和国十五年(1964)九月二十日,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四川绵阳供电局任副总工程师,计划规划部主任。娶樊小莉生子思学。
湖北先祖拟议二十字派于后:
一本绵清芳、德懋嗣隆昌,家声宜克振,先必定伦常。
按文香支族始祖张绵华、张绵富于清嘉庆五年(1800)入川,历时二百余年,繁衍世系甫九代;我凤谯支族始祖张国富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入川,历时二百八十余年,繁衍后孙甫十三代。文香支族张凡隆同志生于1933年,风谯支族我张科生于1936年,我们两人会晤年龄相当,应是兄弟之称。文香支族的“隆”字与凤谯支族的“新”字班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IP属地:江苏53楼2019-05-03 16:59
回复




    IP属地:江苏54楼2019-05-03 17:06
    回复
      清代名人张鹏翮张问陶家族源流
      胡传淮
      元明之际,由于战乱的原因,四川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经济萧条,文化板荡。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四川省境内登记到的户籍仅八万多户,实际人口也不满百万。鉴于四川地区地广人稀,急待垦殖,明政府多次组织邻近四川的湖广(今湖北、湖南等地)移民入蜀,掀起了“湖广填四川”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发生在清初)。到洪武十四年(1381),四川人口猛
      增至140多万,这对四川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湖广填四川”起于元末明初,并一直持续至清朝中期,可以说是一场历时400多年的大移民运动,这在中国移民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说起自家的根,今天四川人总言必称“根在湖广麻城孝感乡”。
      据《遂宁张氏族谱》(民国十三年刻本)记载:张鹏翮、张问陶的祖先原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明代洪武二年(1369),迁入 四川遂宁县黑柏沟。入川始祖为张万,至张问陶,已历十三世。其世系为:
      第一世
      张万,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白獭河(今麻城市白塔河)之绿柳村,明洪武二年(1369)迁蜀,卜居遂宁县黑柏沟,卒葬黑柏沟大樟树湾。
      黑柏沟位于遂宁东部,距遂宁城10余公里,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均为遂宁县所辖。1954年,黑柏沟始划归蓬溪县管辖。黑 柏沟全长10余公里,分上下两沟。上沟大樟树湾和下沟两河口,均为张氏祖居地。两河口有张氏祖茔;大樟树湾有始祖祠。大樟树湾与两河口相距7公里,前者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五社大樟树湾;后者今属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两河口张氏祠堂 祠堂 现为金桥乡翰林村村委会驻地。清初名臣张鹏翮《大樟祖居》诗云:“柏沟樟树荫茅庐,始祖由来卜此居。三派辛勤躬稼穑,百年清白事诗书。宅心忠厚贻谋在,传世醇良积庆余。佑启后人培福德,莫忘高大耀门闾。”自注:“始祖万公明初自楚迁蜀,兄弟三:一居铜梁,至大司马肖甫公(张佳胤)显:一居安岳,至侍御留孺公(张任学)显;一居遂邑,自景泰时姚安太守(张赞)至崇祯壬午,孝廉科第联绵。”(《张文端公全集》卷五)。张问陶《船山诗草》卷七载有其乾隆五十七年(1792)春回故乡所作的《樟树湾祠堂 祠堂 月夜同寿门(张问莱)弟作》一诗,诗中有句云:“疏篱明夜火,老树立村名”。大樟树湾就是因湾内有一株高大古老的樟树而得名,其树古干虬枝,亭亭如盖,至今犹存。
      关于遂宁张氏源流,除张鹏翮三派说外,另有一说,最早载于清代《池上草堂笔记》。清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卷十六和近人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亦有载。张百龄有一日对客人说:“我本汉军张姓,先世系江西人。自元以来,积德累世,人无知者。某公精堪舆,尝卜一地,葬其先人。葬毕叹曰:‘吾子孙如不坠先业,后必出三公。’……葬后生子五人,分居五处:其一处湖广,后生江陵相国居正,谥文忠;其一处四川,入本朝,生遂宁相国鹏翮,谥文端;其一居江南,生京江相国玉书,谥文贞;其一居安徽,生桐城两相国,英谥文端;子廷玉谥文和;其一居长白山,入汉军,即吾先代也。”张百龄于嘉庆十八年,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谥文勉。合计一支,五房而出六宰相(张居正、张鹏翮、张玉书、张英、张廷玉、张百龄),今尚科甲蝉联,卿贰接踵。[转引自光绪丁未(1907)年所纂《张氏宗谱》中卷第38至4l页。]张氏一支五房出六宰相,风光占尽,有清一代,鲜与伦比。
      张万卒后,葬大樟树湾观音寨山中麓,其墓今存,人称“始祖墓”。墓碑素面小碑,纵2米、横0.8米,厚0.3米,碑面文字大多剥蚀,今仅存“始祖张公讳万之墓”等字。清康熙末年,张鹏翮在京师曾多次向家人写信云:“闻
      黑柏沟世产,被楚人侵占。十里周围之田地,虽难以尽复,然祖茔之山前后及大湾,祖基两河口交汇处,二地田土关系风水,断不可轻失”。“黑柏沟有始祖墓,尚未有祠,须令懋德(张鹏翮侄子)兼看,以防楚人侵占。清初大批移民入川,形成“湖广填四川”的第二次高潮,张鹏翮时任户部尚书,老家田产祖茔还被湖广来的移民侵占,无计可施。可见其廉洁正直,不恃势压人。后来清还,张鹏翮作有《黑柏沟祖茔被楚民侵占,蒙制军清还,读罢檄语,感而泣下》一诗,诗中有句云:“日暮秋风生万壑,几回衫袖掩啼痕。”
      第二世
      张永成,张万长子,赠封承德郎、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娶余氏。卒葬遂宁土桥铺(今遂宁市安居区聚贤乡)。
      第三世
      张赞,永成子,字邦翊,号靖翁,生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十一月十四日。景泰四年(1453)举人,五年(1454)三甲第167名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天顺八年(1464)出任云南姚安府知府,惠政卓著,吏民称歌。《云南通志》、《姚安县志》、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有载。娶王氏,子二人、女一人。卒于弘治 二年(1489)三月,葬土桥铺,崇祀名宦祠、乡贤祠。《遂宁县志》 有传。
      第四世
      张福暌,张赞次子,隐居不仕。
      第五世
      张尚威,福暌子,处士,为张鹏翮之高祖。卒葬黑柏沟,其墓今存。墓碑纵2.9米,横4.6米,厚0.6米。墓碑主文为“明处士高祖考张尚威之墓”。清代张邦伸撰《锦里新编》卷二载:“文端公(张鹏翮)高祖葬遂宁黑柏沟,山势雄峻,落穴端平,惟元神水直出,不能百步转澜,形家以为贵而不富。张氏自文端公后,科甲连绵四五世;至船山(张问陶),官阶俱至府道以上……累世皆以清节著,家无余赀,彼形家风水之说,诚非无因也。” (载《锦里新编》上册第11页,1984年巴蜀书社版)。
      第六世
      张惠,尚威长子,字教庵,隐居不仕,积善好施。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二月初二日,配孟氏,子五人。卒于崇祯五年(1632)十二月十八日,享年97岁,学者私谥“三多先生”,葬祖茔两河口。清康熙时状元韩菼撰有《教庵公传》,载于民国本《遂宁县志》卷五和《遂宁张氏族谱》卷二。其墓今存,位于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南边纱帽山中麓,墓碑纵2.8米,横0.95米,厚0.4米,碑文完好。
      第七世
      张应礼,张惠次子,字和斋。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三月十六日,娶周氏,子九人。官怀远将军都司佥书。卒于崇祯十一年(1638)十一月十二日,与张惠合葬于两河口,其墓今存。
      第八世
      张烺,张应礼第四子,字冲寰,号松龄。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五月二十三日,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初二日,享年89岁。配景氏,侧
      室季氏。子六人:鹏翮、鹏翼、鹏举、鹏飞、鹏翥、鹏搏,女二人。景太夫人为张鹏翮生母,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卒手清康熙十九年(1680),初葬遂宁玉堂山,后迁葬祖茔两河口。清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熊赐履撰《景太恭人墓志铭》,其墓今存。
      康熙帝曾书“鲐背神清”、“养志松龄”二匾额赐张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逢康熙六旬万寿,张烺穿巫峡,渡黄河,经数千里到京城为康熙祝寿,天颜大喜,颁赐珍膳及召见,复赐老人宴。张烺与宋荦、徐潮、王鸿绪、许汝霖、徐元正等名臣坐前列,传为美谈。四月,诏问张献忠入川始末。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一载:康熙五十二年四月,上问尚书张鹏翮曰:“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张鹏翮奏:“无有记其事者。”上曰:“……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后来由张烺口述,张鹏翮缮疏上闻。
      张烺著有《烬余录》、《松龄老人笔记》等书。《烬余录》自录其生平,起于天启七年,止于康熙五十四年,记载了明末清初八十余年见闻,对张献忠据蜀记载尤详,对研究明末清初四川历史和张献忠起义均有很大价值。明末清初,四川进入了一个比宋元之际时间更长、情况更烈的战乱与残破时期,四川人民再次遭到了今天难以想象的灾难。从宏观上看,可以说是四川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烬余录》中载:“吾族自麻城迁蜀家于遂宁之黑柏沟,有明三百年,族姓蕃盛,乃散居于邑西缑溪、土桥、治口、凤台等处,计十三房,凡万有余人”;“劫运后,逃散死亡,靡有孑遗,独余从万死一生中,得延余生”;“遂宁为水陆要冲,贼众往来,非宁区。”明末张氏一家,“三世一宅,僮仆百余人”。顺治二年(1645)十月,遂宁城中居民在战乱中被大量屠杀,“城中居人,无一存者。贼又掳其丁壮千余人,带至西洲坝,尽杀之。余诸兄及族姓之在城者,悉遭其厄”;“余乃悉窖藏其米谷等物,奉母入深山中,”“蜀民至是殆尽矣。”在清代官方史书中,大多认为这场洗劫是因为“张献忠剿四川”造成的。张烺实事求是地认为是由战乱、瘟疫和天灾交织而造成的。《烬余录》载:“又有瘟疫之祲,猛虎之灾”,“今统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死于姚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也。”顺治十八年(1661),四川全省总人口才九万左右,于是清政府大规模地组织移民入川,这是继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以后,更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烬余录》有一万余字,载于《遂宁张氏族谱》卷四,有民国十三年刻本。
      张烺卒后,葬于遂宁县三汇场庆元山(今属重庆市潼南县小渡乡月山村所辖),其墓今存。清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陈诜和康熙时状元王敬铭分别撰有《光禄公传》,载于民国本《遂宁县志》和《遂宁张氏族谱》。


      IP属地:江苏55楼2019-05-03 17:07
      回复
        元坝张氏家族
        张姓
        《张氏族谱》称,原籍系湖北襄阳县,始祖为张志雄,系世袭候爵,于明朝洪武年间入境,初居虎跳驿,后族人分居张家、陈江、太公、清水等乡镇较多。
        张氏本庄、紫鹿岭支族
        蓬邑农兴乡飞凤村高阶子孝友�,张明善先祖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
        (1907)木刻印刷本《张氏宗谱》载:张挥后裔第一百一十七世孙张宁(731—
        806)75岁:字康叔,江西武宁人,唐代天宝十 年进士。授王府司马御史大夫。
        肃宗至德二年拜相,授国子监祭酒。建中三年(782),与宰卢杞不协,弃官
        隐居于江西武宁县紫鹿岭三溪卜宅,卒于宪宗元合元年(806),葬于琵琶峰
        山下紫鹿岭庚山甲向为茔有碑。娶聂�二氏共生六子琼、王告、王召、瑗、璇、瓘。
        张氏三溪旧志
        (1474)年载;先辈议有八十字派,至宁公时已启用了四十字
        未叙。现从宁公下一代起,分划成本庄、紫鹿岭两个支族,各自启用四十字

        张氏本庄支族
        江西省武宁县三溪张氏本庄支族,从张宁公下第一代起,启用以下四十
        字派:
        立本名为重,树型品可端,全学资上达,才盛裕高攀,
        征会经常定,修齐治化宣,长兴多美兆,荣耀显家传。
        张氏紫鹿岭支族
        江西省武宁县紫鹿岭支族,包括迁出(并张坊、茶寮六监子孙
        及吴楚)
        同归一派,从宁公下第一代起,启用以下四十字派于后:
        青阳肇远绪,友吉炳成周,善颂钦君子,师臣作汉模,
        宗衍三溪秀,嗣昭文监图,必昌崇有德,亿万世年符。
        张氏玉楼山支族
        肇迁祖张中和,明时人,生于湖北黄州府麻城孝感乡张家村。明嘉靖年间,
        偕弟张中道,由楚来川,插业关上黑木翁,后居苏公子张廷喜沟中,又居玉
        楼山张家沟黑漆朝门等处。中和公娶雍氏,生子正瑞。瑞子应崇。崇生四子
        天枢、天象、天位、天祜。天枢,县学廪生,秋闱卒于省垣。天象长子君鉴
        入县学后,置业罗家沟,娶杜氏,生二子开麟、开桂。麟公承庭训,亦入县学,
        修纂本支谱牒待刻,谱存开桂公之子廷瑞家。嘉庆五年,贼闹,携谱将军寨
        避难。未几,寨被贼破,谱遭火焚,无有存稿。至道光四年,廷瑞家居训蒙,
        犹能默记旧谱,乃抄录一本,相传至今,犹得前人履历。借观抄本,其中和
        祖来川,与我揆祖同时,相去不远,其卜居亦在关上,想必相亲相近,同籍
        同宗。虽支派各别,悉属后议,但在前辈原已联系,称呼不乱。今既收族归宗,
        特将伊谱字派详列于后,开麟公议立四十字派。
        中正应天君,开廷举国文,全才可大用,理学际昌明,
        万世作良相,立朝必道行,邦家乐允治,宗裔自来兴。
        按中和祖来川至文字班人发十辈,揆祖由豫来川,生子家正,起至明字
        班亦上十辈。故联宗以“文”字班与“明”字班平等,以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安福、烈面支族
        始祖张允字德明,宋时贡生,官教谕,诰赠朝议大夫。其太祖张浚号紫岩,
        宋相魏国公。高祖张栻,字敬夫,祀圣庙,葬湖南宁乡县沩山。曾祖张焯。
        祖父张明义。父亲张翔世居宁乡。允公因母钱氏墓居阮陵,宋末迁江西吉安
        府太和守口县西山乡,后迁湖南湘潭县。长子-张万隆,由湘潭迁祁阳武冈
        生十一子。其第七子张再渠,住石堡,生子富,住清邑张家桥,生子必赋。
        赋生子贵。贵生子友俊。友俊生子本。本生子仲瑶。瑶生子凤珊。珊生子荐。
        张荐生三子奇志、奇懋、奇德。志长子张国柄,配李氏,生四子定聪(居楚
        )、定裔、定智、定暹。定暹奉母命来川,居文亭坝、冯家坝。志次子张国权
        (无传);志三子张国梅,一同来川,居玉楼山、烂泥沟等处。梅生二子定联、
        定琬,居楚。定裔生四子正龙、正凤、正鹏、正友。定智生二子正学、正儒。
        定暹生四子正泰、正芳、正良、正衡。德长子国栋来川,生子定锡,锡生二
        子正荣、正华。奇字班二人,国字班四人,正字班十二人。自兹以往,族大
        人繁功名鼎盛,迄今永艾安福烈面镇俱建有��,在前议字派“时奇国定正,
        士大世昌隆”仅十字。自隆字后新议二十字,楚蜀各用,录后。
        楚:隆字后下续二十字
        才鸿宜高选,上邦声名达,纯武贻谋远,祖功宗德长
        蜀:隆字后下续二十字
        学守成其志,兴邦立有之,元明天心泰,光显尚怀思。
        按本支定裔祖系康熙四十年后始来川,由张允公序起为始祖,万隆公为
        一世,至荐祖已经十世,故联宗以“昌”字班与我揆祖的“明”字班平等以
        辨尊卑、不可紊乱。


        IP属地:江苏58楼2019-05-03 17:21
        回复
          张氏李渡场支族
          始祖张宁,原居江西,传递二十九世,至明朝张国用。以岁贡生,由江
          西迁湖北武昌大泉庄金星山下,立业世守,四传至张敬清。敬清生子懋贵、
          懋琥。耕读传家,丕振鸿业,置花桥山、金字山二庄。懋琥公后裔添干公迁
          保宁府巴州曾口场。元全、元福公迁居四川�庆府之李渡场,迄今族大人繁,
          功名鼎盛,历朝俱有家乘相传,同治丙寅岁,采集各房生殁人名至光绪十六
          年庚寅,又重刊新谱,源源本本录载已详。今观两次全谱,查考宗派,见以
          前原派,自宁公四十一世起字派录前。兹由武邑大泉庄分派:自宁公二十九
          世起,旧议上十六字“国朝仕敬、懋兴万姓,启孔至良,天元宗正”,右除
          至字不作代数共十五代内启字派,有国字之字,孔字派,有士字,元字派,
          有鉴字、宗字派,有宇字未归画一,总人地远隔,不能遵依旧派,随便取名
          故了。
          新议十六字
          开明大道,学从先进,文运光华,兆昌其庆
          又续新派四十八字
          挥祖肇初,群公继盛,仲侯周钦,房臣汉颂,
          孝友传家,清河衍庆,金鉴芳联,青钱选应,
          书习旭法,易遵渠训,世德作孚,永锡祚胤。
          按国用公五世至懋琥公分支,当以琥公为支祖,支下文庠昆壁公后裔元全、
          元福及宗遴、宗道公俱迁四川�庆府李渡场,彼时已在乾隆年间,然由支祖“懋”
          字派起至“正”字派计十一世,我揆祖自明嘉靖时分支入川至“明”字派亦
          十一世,故联宗以“正”字与“明”字派平等,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凤谯支族迁建源流的发展史
          张国富为入川始祖。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上团里塘崽头人。为响应
          清政府号召,鬻尽家产,自备盘缠,伴妻何氏,携文彩、文玉全家四人。于
          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楚长途跋涉,行经重庆,走进蜀地,无插占之业。




          IP属地:江苏59楼2019-05-03 17:25
          回复
            张氏孝友�支族
            肇迁始祖张揆,原系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龙虎山民籍,明季由豫入蜀,
            居蓬邑七甲关山沟(今农兴乡飞风村二社)立业娶罗氏生子家正。正娶罗氏
            生子有义。义娶冯氏生子朝清、朝吉等兄弟九人。时遭兵乱避难于湖北黄州
            府麻城孝感乡,迄大清定鼎海宇太平,惟朝清、朝吉念川省有庐墓,不可弃
            而不归,遂相率回原籍,仍归关山沟蒙业。而安惜朝清乏嗣。朝吉娶王氏生
            二子昆、熠。昆祖插业高阶子,熠祖居关山沟,此两大房之所由分也。长房
            昆公娶王氏生二子国纶、国纬。国纶娶李氏、继娶陈氏生子文魁。国纬娶何
            氏生三子文秀、文元、文芳。次房熠公娶王氏生二子国兴、国正。国兴娶罗
            氏生二子文盛、文茂。国正娶何氏无后。两大房而其下衍派者未叙焉。从揆
            祖下第一代起启用二十字派于后:
            家有朝大国,文玉现星明,敦敬纯祖业,守善继先声。
            此字派第五世张昆、张熠取单名,然单名不便编派,故以“大”
            字代之后遵此。
            续议八十字派接上最后“声”字
            德化昭隆盛,辉光载宝箴,天伦全孝友,康泰美忠贞。
            雅范铭言重,根基理学承,荣华思贻泽,世代受洪恩。
            吉兆祥长发,材通贵显增,行修仁克广,本立道崇生。
            裕厚昌余庆,怀劳福定临,典谟开景运,永远绍清平。
            按联宗史料查明,揆祖来川最早,高阶子支族张明善与吾凤谯支族张承
            志二位先祖联宗以“明”与“承”字班平辈,今后从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大英蓬莱支族
            入川始祖张问志,字子尚,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西山村人。
            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伴妻陈氏携辉、煌二子,由楚入蜀,先后至安岳县石
            板屋基,资阳县丹山镇牛崽桥,蓬溪县西乡(蓬莱镇)等处,佃业耕耘,艰
            苦创业,用家余金契买距镇五里的田地。置业于猫儿沟。相继四兄问鼎祖遂
            挈眷来川,至蓬西乡河边场廖家沟、蒲家沟。最后二兄问官之孙张廷献于雍
            正十年(1732)来川,置业蓬莱镇西何家沟。问官娶罗氏生五子介、熠、耀、熹、
            燧。问鼎娶蒋氏生四子煜、烟、星、燕。问志娶陈氏生六子辉、煌、英、堇、柬、蓬。
            介公娶谢氏生三子廷玉、廷实、廷询。熠公娶唐氏生三子廷献、廷谟、廷诰。
            耀公失考。熹公娶唐氏潘氏生子廷义、曾氏生子廷榜。燧公娶唐氏生三子廷
            诒、廷让、廷试。煜公娶陈氏无嗣。烟公未娶。星公娶唐氏生四子廷俊、廷才、
            廷武、廷举。燕公未娶。辉公娶陈氏生二子廷明、廷魁。煌公娶唐氏生了廷龙、
            继娶胡氏生三子廷凤、廷良、廷玺。英公娶卿氏生子廷元、唐氏生子廷和、
            袁氏生子廷忠。堇公娶肖氏生二子廷耀、廷旭。炼公娶唐氏生二子廷仕、廷玉。
            燧公娶王氏生三子廷智、廷宝、廷德。以下世系未叙,从问志始祖下第二代“廷”
            字起启用七字派列后。
            廷成昌夏大有斯
            遵循先祖迪�,见吾族支派字辈将终,族会续议六十字,接上从“时”
            字起俟次遵行。
            时盛安元吉,熙朝懿治行,体仁方履泰,秉义定怀清,楚省灵钟秀,蓬
            山俊毓英,鉴箴昭世美,理学启文明,耀祖欣良善,光宗庆显荣,继承传万代,
            后德丕家声。
            按问志始祖之长子辉公,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西山村人,
            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随父入川置业蓬莱猫儿沟。辉祖至“时”字班甫
            九代。吾国富始祖之长子文彩公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上团里塘崽头人,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随父来川置业蓬南风登沟。文彩祖至“新”字班
            甫九代,故联宗以“时”字与“新”字班平等,今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水磨坝支族
            张百五先祖系江西鹅颈大丘莲花厅人氏。据老谱记载:其于明代洪武年间,
            由赣迁楚娶唐氏生子千四。二世祖张千四娶毛氏生三子万三、万五、万七。
            三世祖张万三娶唐氏生二子庚二、庚三。四世祖张庚二娶唐氏生子辛六。五
            世祖张辛六娶何氏生二子壬十、壬十七。六世祖张壬十娶唐氏生二子永清、
            永兴。七世祖张永清娶唐氏生子彦钢;张永兴生子彦铃。八世祖张彦钢娶唐
            氏生二子廷胃、廷军。九世祖张廷军娶陈氏生三子志仁、志德、志应。十世
            祖张志仁娶蒋氏生二子正一、正二;张志德娶唐氏;张志应娶袁氏。十一世
            祖张正一娶陶氏生二子三祝、三极;张正二娶唐氏生二子三仕、三儒。十二
            世祖张三祝娶袁氏生子可教;奇氏生子五色。张三仕娶彭氏生子可学。张三
            儒娶章氏生子可文。张三极娶陶氏生三子可圣(入川),可望等均系湖南人。
            入川始祖张可圣,系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进贤乡上甲里烟竹山人,生于
            丁卯明熹宗七年(1627)正月初十,娶蒋氏生四子五臣、五深、五洪、五品。
            圣祖受父张三极的吩咐,于清代康熙初年伴妻携子,由楚入蜀,至川北蓬溪
            县任隆场白泥垭村水磨坝插业定居。繁衍世系历时三百余年,传人十五代,
            功名鼎盛,人丁兴旺。从可圣始祖下第一代起启用下列二十字派:
            五世文国玉,云应继朝隆,承先耀祖德,大邦明显昌。
            续谱增议二十字派接上“昌”字后
            鹏展鸿鹄志,擎天旌忠杰,贤良育政钦,洲海敬宇尧。
            按水磨坝支族入川祖张可圣,系明代熹宗七年(1627)生人,我凤谯支族
            入川始祖张国富,系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生人,可圣祖比国富大四十七岁,
            应高两字辈,两支族联宗商议决定,水磨支族从始祖下第二代“世”字至“承”
            字班甫十代,凤谯支族从始祖“国”字至“新”字班甫十代平等,自后依此
            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黑柏沟支族
            入川始祖张万,系湖北麻城孝感乡<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白獭河
            之绿柳村人。明洪武二年(1369)迁蜀,卜居遂宁县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
            黑柏沟村、金桥乡翰林村),生子永成。二世祖张永成生子赞。三世祖张赞
            生二子福暌、猷。四世祖张福暌生子尚威。五世祖张尚威生子惠。六世祖张
            惠生子应礼。七世祖张应礼生子烺。八世祖张烺娶景季二氏,共生六子鹏翮、
            鹏翼、鹏举、鹏飞、鹏翥、鹏搏。九世祖张鹏翮娶唐氏生二子懋诚、懋龄。
            十世祖张懋诚娶罗氏、朱氏生三子勤望、勤宠、勤保。十一世祖张勤望娶岳氏、
            杨氏共生八子顾鉴、顾霖、顾京、顾墀、顾銮、顾瀛、顾著、顾振。十二世
            祖张顾鉴娶李氏、周氏生三子:问安、问陶、问莱(以下世系未叙)。从第
            十代启用先祖所议十六字派于后:
            懋勤顾问,知遇崇隆,清正仁厚,进德立功。
            续谱增议下列二十四字派,接上“功”字之后,依次遵此
            献策昌国,振兴中华,世代荣胤,兰桂安邦,经济宏学,光大远扬。
            在寻根溯源中,据黑柏沟支族张鹏翮先祖后裔九世孙张清廉、张清才、
            张清惠等与水磨坝支族张可圣先祖后裔十一世孙张承梁、张承栋等人共同认
            可。我们两支族邻近,相距七八华里,先辈交往密切,从清代迄今以字派排辈,
            称呼尊卑有序。黑柏沟的“清”字与水磨坝的“承”字平等同辈。以后各自
            按此字派辨尊卑不可紊乱。


            IP属地:江苏60楼2019-05-03 17:26
            回复
              张氏龙皈院支族
              入川始祖张天祥,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十六日丑时生人。清�
              治十四年(1657)任四川保宁守备钦差,镇守川北等处,任总镇都督。卒于清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三月十二日,享年七十岁,葬小山堡。生二子茂学、文瑞。
              二世祖张茂学。张文瑞生于丙申清�治十三年(1656)三月二十一日,卒于康
              熙五十年
              (1711)十一月十九日,葬肖家沟金钟咀。娶章氏生四子魁、第、芳、远。
              三世祖张联魁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二月十四日,卒于乾隆八年(1743)元
              月十八日,葬朱曹沟西山。娶蒲氏生四子鹏、鹦、鹉、鸿。张联第生于康熙
              二十二年(1683)七月十六日,娶杜氏生八子鲲、鹤、鹕、羽、有、荣、鹿、鹑。
              张联芳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冬月初六。张联远康熙时人,业施龙皈院披
              剃蓬南场观音庵更名僧续。四世祖张鹏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二十六
              日,娶梁氏生二子开文、开秀(其他房份未叙)。五世祖张开文生二子尔松、
              尔�。六世祖张尔松;张尔�生三子朝政、朝申、朝元。七世祖张朝政、张
              朝申、张朝元。以下世系未叙,先祖议有九十字派于后:
              天文联鹏开,邦达建其(怀),人杰应钟祥,福厚传基远,诗书续世长,
              富从勤俭积,贵自德芬芳,克肖先绪辉,声香锡汝昌,玉树宏名宅,金南发义乡,象贤才足重,纯武英栋梁,周裔称悠久,丰庆图安康,汤孙衍圣王,高曾培国祚,麟定济华�。
              按龙皈院支族第三世祖张联魁,生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在排列第十的
              “怀”未用,少一字,因此,从“联”字起至“应”字班甫十代。我凤谯支
              族入川始祖张国富,生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从“国”字起至“新”字班
              甫十代。两祖年龄相当,故联宗以“应”字与“新”字辈平等,自后依此辨
              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应通支族
              入川始祖张应通,系陕西长安咸宁县人,生于甲午清�治十一年(1655)
              三月初六日午时。康熙初年移居四川蓬溪县集凤场(今三凤镇)书房沟(俗
              名烂泥沟)立业,娶李氏生子觐扬。卒于戊戌康熙五十八年(1719)四月十一日,
              葬后山象鼻咀,立有碑志。二世祖张觐扬,娶李氏,生五子荣、华、萃、茂、
              著。三世祖张荣,娶冯氏,生三子大中、大受、大美;张华娶梁氏,生子大敏、
              大用;张萃早亡;张茂娶薛氏,生四子大义、大德、大富、大才;张著娶文氏,
              生四子大猷、大任、大鹏、大品。四世祖张大中生三子绍远、绍先、绍典;
              张大受生三子诰、谟、训;张大美生子绍绪。张大敏生子英奇;张大用生六
              子英儒、英俊、英文、英明、英惠、英畏。张大义失传;张大德生三子英贤、
              英勤、英仕;张大富生子英武;张大才生二子英超、英粹。张大猷生三子英
              才、英秀、英元;张大任生三子英�、英倬、英健;张大鹏失传;张大品生
              四子英信、英赞、英帝、英仲(以下世系未叙)。按祖议定:字辈一代用一字,
              发扬光大,尊卑有次,长幼有序;禁止使用同音字以下犯上;不能转宗以混
              眉目。排列二十字辈于后。
              廷庠应觐荣,大英世传心,文运永昭代,和乐万寿春。
              按书房沟张应通始祖,生于清�治十一年(1655)三月生。我张国富始祖,
              生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应通祖比国富祖大十九岁,年长超过十五岁
              以上,应通祖应比国富高一辈份。故联宗应通支族的“永”字班与凤谯支族
              的“新”字班平等,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蓬北支族
              肇迁始祖张进四郎,系广东嘉应州常乐县罗建坝埝塘湾人,娶罗、魏二
              氏生子胤先。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伴妻魏氏携子,背着用罐,装着父亲
              的骨骸入蜀,至川北蓬溪县附北乡大统沟全家湾佃耕立业,葬老敬父。二世
              祖张胤先娶黄氏生子元侯。三世祖张元侯娶李氏生子献麟。四世祖张献麟娶
              赖氏生四子麟贤、麟兴、麟宏、麟发。四、五两代大发致富,先后用家余金
              银两契买干湾子、青岗湾、柏林湾等处土地二百余亩,其后裔分得祖业。五
              世祖张麟贤娶庄氏生子君禄;张麟兴娶孔氏生二子君联、君梁;张麟宏生子
              君厚;张麟发娶罗氏生四子君举、君科、君海、君亮。六世祖张君禄娶巫氏
              生子正乾;张君联娶高、李二氏生四子正贵、正双、正全、正龙;张君梁娶唐、
              周二氏生三子正富、正根、正恩;张君厚生子正学;张君举娶王氏生三子正吉、
              正奎、正明;张君科娶谢氏生二子正兴、正华;张君海娶宋氏生子正高;张
              君高娶王氏二子正国、正廷。(下叙一支单传)七世祖张正乾娶李凌二氏生
              四子大稳、大庆、大邦、大鹏。八世祖张大庆娶唐氏生三子光礼、光廉、光烈。
              九世祖张光礼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月,娶吕氏生三子明星、明晰、明德。
              十世祖张明晰,生于已亥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娶陈远秀生二子世培、
              世奎。以下世系未叙,原取名未用字派,从第七代起启用先祖议定二十八字
              派于后。
              正大光明世代长,天开文运裕后昌,春恒锦绣安邦国,仁义礼智桂联芳。
              据蓬北支族家谱记载,张进四朗祖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入川。后裔十世孙
              张明晰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我凤谯支族张国富始祖于清康熙
              六十年入川,后裔九世孙张德成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两位先
              祖年龄相同,因此“明”与“德”字辈份平等,故两支族共商联宗,以“世”
              字班和“新”字班平辈。今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文香湾支族
              文香湾支族老谱失传。本次新谱资料是由原中共蓬溪县委副书记、县人
              大常委会主任张凡隆同志回忆其先祖迁建源流的记录载入此谱,供子嗣续谱
              之用。
              入川始祖张绵华、张绵富兄弟二人,祖籍系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
              于清嘉庆五年(1800)由鄂入蜀,至潼川府射洪县青岗乡文香湾立业,繁衍生
              息。取名用字使用湖北先祖拟议字派,他们被排列为第三世祖。四世祖张清湖。
              五世祖张芳德。六世祖张德超。七世祖张懋涛。八世祖张嗣荣,生于丙午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二十五日,娶周洪清生子凡隆。九世祖张凡隆生于
              癸酉民国二十二年(1933)正月十四日,娶吴邦琼生子红扬。十世祖张红扬(
              昌)字班,生于甲辰共和国十五年(1964)九月二十日,大学文化、高级工程
              师,四川绵阳供电局任副总工程师,计划规划部主任。娶樊小莉生子思学。
              湖北先祖拟议二十字派于后:
              一本绵清芳、德懋嗣隆昌,家声宜克振,先必定伦常。
              按文香支族始祖张绵华、张绵富于清嘉庆五年(1800)入川,历时二百余
              年,繁衍世系甫九代;我凤谯支族始祖张国富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入川,
              历时二百八十余年,繁衍后孙甫十三代。文香支族张凡隆同志生于1933年,
              风谯支族我张科生于1936年,我们两人会晤年龄相当,应是兄弟之称。文香
              支族的“隆”字与凤谯支族的“新”字班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张氏汇龙桥支族
              入川始祖张世武,系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于辛丑清康熙六十年
              (1721)由楚入蜀,至遂宁县白马区大石乡月亮埝定居立业,生子维应。二世
              祖张维应生子应忠。三世祖张应忠生二子忠武、忠善。四世祖张忠武生子心�。
              五世祖张心�生子现贵。六世祖张现贵生二子福寿、福德。七世祖张福寿生
              四子兴德、兴元、兴满、兴�;张福德生二子兴富、兴林。八世祖张兴�生
              三子隆兵、隆才、隆恩。张兴富生三子隆全、隆凤、隆成。张兴林生四子隆朝、隆明、隆友、隆荣(以下世系未叙)。先辈在前拟议二十字派“锱世维应忠,
              心现福兴隆、德泽恩光远,永留百岁翁”。因原老谱散失无存,迄今后裔仍
              按老谱字派取名。有世武祖后裔九世孙张西亮字隆明,原任蓬溪县老干局局
              长退休后,今年过花甲,身患脑溢血病。他通过久思回忆,搜集资料,收族
              归宗,主笔撰写,新立家谱,对先辈原议现未用的字派作了适当修改。二十
              字派列于后。
              锱世维应忠,心现福兴隆,德泽恩光远,永留万年功。
              西亮立谱新议二十字派接上“功”字后:
              中正有才志,俊杰启亮雄,平安保康健,百忍文明风。
              按汇龙桥支族张世武始祖于康熙六十年由湖北入川,我凤谯支族二世祖
              张文彩于康熙六十年由湖南入川。我和西亮同志会晤:汇龙桥支族的“世”
              字至“隆”字班甫九代、凤谯支族的“文”字至“新”字班甫九代,故联宗“隆”字与“新”字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IP属地:江苏61楼2019-05-03 17:32
              回复







                IP属地:江苏62楼2019-05-03 17:37
                回复
                  清代四川第一望族:蓬溪张氏家族
                  关于修复张氏祖居,打造清代四川第一望族旅游区的建议
                  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和任隆镇黑柏沟村是清代刑、户、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一品大员张鹏翮及玄孙、著名性灵派诗人张问陶(号船山)和族人的家乡,以名臣张鹏翮、诗人张船山为代表人物的张氏家族,就从政、文学成就考证,可称为清代四川第一大望族,在清代历史和巴蜀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由其所承载的名人文化、移民文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诗书画文化,内涵深厚,文脉绵延不绝,是清代以来遂宁、蓬溪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依托成、渝特大城市和遂宁城区,加快蓬溪旅游大发展、配套推进金桥开发建设,建议将“张氏祖居地、清代第一家、移民寻根处、休闲养生园”列入蓬溪“十二五”规划和金桥工业港整体开发规划分步实施。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20万字,胡传淮编著,2012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
                  行。清代蜀中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据《遂宁张氏族谱》(民国十三年刻本)记载:张鹏翮、张问陶(船山)的祖先原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明代洪武二年(1369),迁入
                  四川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入川始祖为张万,至张问陶,已历十三世。从清初张鹏翮入仕,到清中叶张船山中进士,这期间张氏中进士者6人,中举人者18人,成贡生者18人,为官者达80余人,既有文官,亦有武将。一人入《中国通史》,二人入《辞海》,三人入《清史稿》列传,四人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遂宁人入乡贤祠者8人,而张氏一家就占了7人之多。张鹏翮是清代蜀人中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政绩最优异的人物;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IP属地:江苏64楼2019-05-03 17:41
                  回复
                    甘肃
                    定西漳县张氏家族
                    《风俗通》:“张王李赵,黄帝赐姓。”《唐书世系表》:“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通志·氏族略》:“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出清河……安定、敦煌、武威……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
                    漳县大部分张姓之族望为安定(今定西)。
                    宁县政平碾咀张氏家族
                    碾咀张氏于明洪武初年随山西迁往中原的移民迁至政平。
                    世居政平堡东头,因有一台石碾而被称为碾咀张氏。
                    一世祖葬于朱家山,“文革”前每年清明节合族前往扫墓祭奠。
                    历经几百年历史变迁,加上老祖先的勤俭持家,至明末清初人丁兴旺,资产已达到相当规模,堡子东头分前后建有前厅后楼的两处四合院和堡子西头的一处四合院;并在正宁、早胜塬有良田百顷和生意店铺多处。
                    张氏家谱失于“文革”时期,老辈都已辞世多年。以老辈口传,明至清代中期后,支脉迁于他乡者很多。其中有春荣、早胜店头、良平马家、新庄的店子沟、山背后、正宁罗川长沟等,政平只留其一支或两支支脉。近代有中村弥家、丁良,当代西安、兰州,石家庄、平凉、宁县城关都有其后裔定居。
                    宁县政平巷子张氏家族
                    巷子张氏属明初山西移民,明中期迁至政平王家山居住(其居住的旧庄院尚存)。至第六代家业逐渐兴旺发达,搬至政平堡中部巷子,因此为巷子张家。六世祖以前均为一支单传,第七代宪文以后,人丁兴旺,产业发达,建有老屋,账房、马房、书房、花园等,其书房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后各支脉逐渐川原分居。
                    现已至十七代、千余口人。
                    至当代,北京、兰州、西安、平凉、嘉峪关、环县、正宁都有其后裔定居。


                    IP属地:江苏65楼2019-05-03 17:48
                    回复
                      黑龙江
                      张是当地第二大姓
                      齐齐哈尔市回族姓氏、蒙古族姓氏都有张
                      瑷珲张氏家族(满族)
                      大乌斯力大队张氏(佛满洲、正红旗,札库他哈拉)先祖萨宁阿,从宁古塔当兵来到爱辉,后住江东,1900年迁往江西,现在共传14代。
                      爱辉公社黄旗营子大队张氏(佛满洲,正黄旗札库他哈拉)原籍宁古塔,康熙年间来爱辉,居于黄旗营子屯。


                      IP属地:江苏66楼2019-05-03 21:21
                      回复
                        青海
                        张是当地第二大姓
                          张姓进入青海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东汉时,陇西张姓已成为望族,张烈、张温父子都举孝廉闻名,后子孙在甘青建前凉政权达70余年,其后裔遍及青海河湟地区。三国时高陵人张既为雍州刺史,魏文帝初(200年),西平(今西宁)名门望族麴演、麴光、麴莫起兵反曹杀郡守,张既来平叛,维持了地方治安。唐代沙州敦煌人张仪潮趁当地统治集团与吐蕃贵族内乱时起义,自849年攻克甘青地区有11州归唐,成为归义军节度使,控制甘青地区10余年。宋元明清时,中原张姓来青海任职的文武官员不少,其间留居者很多,加之历代移民,故至今形成了许多青海地区的张姓村落,如大通县城关镇张家村,相传明末清初张姓从江南迁来居此。


                        IP属地:江苏68楼2019-05-03 21:32
                        回复
                          内蒙古
                          张为当地第二大姓
                          源自山东平原张氏家族,于清朝末年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初,草原腹地,兴安森林,荒无人烟,狼虫出没,冬季则天寒地冻,温度可达零下40多度,夏季则天朗气清,草长莺飞尽显北国风光。


                          IP属地:江苏69楼2019-05-03 21:36
                          回复
                            辽宁
                            康平县马莲张氏家族
                            定居康平之后,由于战乱、灾荒、工作等原因逐渐外迁,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新疆等地。为便于叙述,现将我们家族按居住地分成三房。三房为康平房、洮南房和张百库房,分别为张氏始祖张有福的长子张百良、二子张百昌和三子张百库的后人[1]。康平房下分康平、龙江(黑龙江)和新疆三个支系;洮南房下分洮南、白城、沈阳、大连、汤原(黑龙江)等五个支系。下面分别介绍房支的迁徙时间、始迁祖及人口等情况。人口统计的范围包括张氏家族所有男、女成员,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儿媳,本想也将女婿计算在内,但是由于调查他们的生卒状况很困难,所以只能作罢。人口数据截止2007年6月。




                            [2] 忠臣现已去世,妻子可能健在。忠臣有四个儿子,是否有女儿不详。若每个儿子平均有五口人,则忠臣后人现有约二十六口人。


                            IP属地:江苏71楼2019-05-03 21:54
                            收起回复
                              西藏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贵州等藏族聚居区,其姓氏渊源有待予以考证。


                              IP属地:江苏72楼2019-05-03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