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博列维奇吧
关注: 13 贴子: 834

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乌博列维奇

  • 目录:
  • 世界历史
  • 4
    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上圣玉皇大天尊穹苍高上帝
  • 4
    随着地面性质和坡度的变化,地面车辆即使全力行驶,其速度也一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希望整个动力传动机组能按需要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的任何输出转速上,都发出其最大功率。这就是恒定功率发动机。正如在第四章中所解释的那样,真正的发动机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因此,传动装置必须提供方便,在较宽的车辆速度范围上把发动机转速保持在接近最大功率转速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变换排挡恰好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环境条件要求的
  • 45
    装甲战斗车辆,特别是主战坦克,是在战场上最必须也最难摧毁的重要集群目标。而摧毁装甲车辆的能力是取得战斗胜利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所以有效的反坦克弹药是地面部队绝对不可缺少的技术装备。
  • 16
    “战斗部”是目前已被普遍接受的术语,它包括导弹中所有形式的弹丸,如杀伤爆破弹、燃烧弹、核弹、生物弹等等。战斗部一词,“战斗”完全合理,但“头部” [ 注:因英文战斗部为war head ] 则未必确切,因为许多导弹的主炸药装药部份并不都在导弹的头部。任何导弹系统的设计目的及其结构,主要是为把战斗部投送到目标或目标区,导弹本身只是运载工具。确实命中装甲较薄的目标时导弹是否一定需要炸药装药固然可以争论,但如战斗部不能正
  • 10
    早期的弹丸仅只是由火药装药推动的实心铁球。在采用引信引爆和以空心弹体装填炸药的炮弹以前,人们曾做过很多试验以提高弹丸的破坏能力,但收效甚微。早期设计的弹丸曾利用铁球装火药,射击时由装在弹丸一侧的缓燃导火索点燃,不但危险,其射击效果也很不一致。使用膛线身管后,弹体呈圆柱形且弹头部改为卵弧形,但仍有些问题须待克服,其中之一就是发射药气体的冲刷作用对身管的严重磨损。  曾经研制试验过若干种使弹体闭气的措
  • 14
    在设计用以攻击人的最现代化武器时,应考虑能使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目标——人体传递大量能量,从而从身体上或心理上达到毁伤的目的。这些武器的直接作用是造成人身伤亡和毁坏物资;间接的心理作用是阻止敌人有效地使用武器,迫使其丧失斗志。要做到这些,所消耗的能量并不比石器时代更多。在人们熟知炸药和轻武器以前,用手或抛射装置抛掷石头或铅块对人攻击。1250年,莫尔斯用铸铁桶装黑药发射石头,由此人类进入了火器时代。13
  • 16
    一个完整的武器系统的效能只有在建立了对武器系统的某些基本特性可单独地或综合地予以考虑的评定办法后,才能测定并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比较。在武器系统设计人员经常使用的评定办法中,评定武器系统效能的基础是总杀伤概率这一概念。在单发射击的简单情况下,杀伤概率Pk按简单概率乘积法则表示,即      Pk = Ph × Pr × Pl    式中: Ph——命中概率;        Pr——武器系统可靠性;        Pl——弹药或战
  • 16
    从字面和本身含意上讲,广意的弹药(ammunition)一词的意思是指能够用于打仗的任何物品。这个词ammunition起初被认为起源于拉丁字“moenia”意为城墙和“munire”意为防御工事。实际上现在使用的“ammunition”可能是过去的法文字“L’a munition”或“La munition”在英文上的讹用。法文“L’a munition”的意思是指所有的用于打仗上的物品,而且在当时更特指用于发射药和弹丸的统称。  就军事用途而言,弹药可定义为在防御战或进攻战中使用的任何弹种,包
  • 28
    遍布在西欧大部分地区的道路网非常发达,任何一条新建的公路每公里都要把现存的道路切割成二三段。坚实平坦的道路跨过排水沟渠,小溪和一些较大的河流,穿越草地和树林。交通无论对于农民、工程师和士兵来说都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军事行动中,公路为进攻部队提供了方便,而且在战争中无疑将会吸引大量车辆。但是这些公路将成为防御者轰炸和摧毁的首要目标,这也是勿庸置疑的。公路上的运输队伍还将是火炮和飞机攻击的明显目标。
  • 32
    在这个领域内所使用的术语是很混乱的,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车辆承担五花八门的任务而造成的。在遂行某些任务时,它们象是战场上的出租汽车,为步兵提供机动力和防护力,把他们送到战场上指定的下车地域进行徒步作战。在遂行另外一些任务时,这种车辆本身是一个战斗单位,是一种机动的防护平台,步兵从这里用个人武器通过射孔压制敌人;或者是这样一种车辆,它用自己的机枪和火炮支援步兵和消灭敌人车辆。最后,这些车辆不管是用作装甲
  • 18
    人们总是试图保护自己免受敌人及其使用的武器的杀伤,但这却要与他们对机动性的需要保持平衡。在古代,随着长弓的发展,防护就需要加强,铠甲越来越重,结果丧失了机动性。这以后,为提高生存能力就要求减轻重量和提高机动性。  在战斗车辆装甲防护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到类似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早期坦克,是用比较软的锅炉钢板铆接在用角铁制成的内框架上而制成的。在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防护力越来越强,最
  • 25
    在讨论未来发展时,人们往往可以有把握地认为所提见解是难以辩驳的。但是,在炮兵武器领域里这种把握性太短暂,以致不足以使作者沉溺于这种“水晶宫”式的猜谜。相反,本章内容将主要研究目前发展趋势,而且这些趋势已非常明显,其提出根据即便不是依据现有产品,也是依据未来产品。当然,后者中大部分仍属判断性意见,尽管意见本身是充满希望的。但必须注意到:无论我们对这些趋势描绘得如何准确,目前世界事物的变化速度和技术的
  • 23
    如果把某种气体经过压缩置放在密封管里,则气体作用在管壁各个方向上的压力将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如果在管子的一端开有缺口如火箭那样,且气体压力是靠推进剂的燃烧来维持,则气体作用到密封端的压力将大于开口端,在图7.2中用虚线表示的压缩能量将消耗在赋予逸出气体速度上。逸出气体的作用是使火箭向封闭端方向移动。但是,由于逸出气体的质量小于火箭的质量,所以火箭将在与逸出气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较小速度运动。
  • 29
    座板是炮尾的支座。射击时,靠它把火炮后坐力传给地面。座板除了能承受射击时不大或不太厉害的后坐力外还必须易于进入和撤出阵地。此外,座板的设计还必须满足在使用迫击炮作战的战斗中对迫击炮的方向射界的要求。实际上要设计一个适应所有地面条件的完美座板,即使不是不可能那也是很困难的。另外,迫击炮射击时地面产生的动态负载使不同类型土壤受到不同影响的情况目前也很短缺。最理想的座板应是能迅速、稳定地设置在坚固的地面
  • 42
    炮车与炮架是火炮支撑炮身的各部件的总称,它能保证火炮射击时的稳定性。它们还包括用于赋予火炮射向的各种装置。对一门机动火炮来说,它们还可为火炮提供运输的手段。  炮车与炮架的区别在于射击时炮车以车轮触地,而炮架则不以车轮触地。炮架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分为机动炮架和自行炮架。机动炮架靠车轮运动,但在射击前必须把车轮抬起或者卸掉,射击时则把火炮支承在座盘或梁架上(见图5.1)。自行炮架是装在履带式或轮式底盘上的
  • 42
    火炮的外观及其组成部件视炮种及其用途而异。尽管有这些差别,然而所有火炮都是按照几乎相同的方法制造的。火炮有两个或两组主要部件,就是炮身部分和炮架部分。炮架部分用于支承炮身和保持火炮射击时的稳定性。炮架部分包括瞄准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作为运送炮身部分的手段。本书将在第五章对炮架部分作详细介绍。炮身部分为发射药燃烧产生的压力提供容器;它使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能量安全地按预定方式传送到弹丸上;它还具有赋
  • 16
    如前所述,选择供间接火力支援用的武器系统时要受下列诸因素的影响,即任务性质、地形、要求产生的目标效果以及赋予射程、机动性和防护的相对重要性。在现代陆军中,人们普遍认为,似乎没有任何一种间瞄射击系统能应付所有意外情况,也就是说必须把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结合起来使用。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间瞄武器的主要特点,并对每种武器适于完成的特定任务加以对比说明。为简便起见,这里只讲述两种任务。这里对这些任务所使用的定
  • 18
    弹丸发射系统的设计特点是受弹丸质量和弹丸要达到的射程和精度影响的。设计发射系统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用此发射系统所进行的战斗的性质,这一因素又决定了对武器的战略、战术和战场机动性的要求以及对武器和使用武器的人员所需要的防护要求。  在选择最合适的炮兵武器——火炮、迫击炮或火箭——执行射击任务时,弹重、射程和精度、机动性和防护能力等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往往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些相互矛盾的
  • 15
    炮兵武器的起源已查不清楚。自从人们认识到从远处杀伤对手将使自己更为安全以后,把投射物投向敌人的方法就不断向前发展。最早使用的投射装置包括诸如弹弓、抛石器和弩炮之类的原始器材。这些原始武器与现代炮兵武器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们是依靠突然释放能量来推进被投射物的机械装置。与此相比,现代炮兵武器则是利用发射药燃烧释放的能量将弹丸推进到要求距离处的。要准确地说出某些原始武器首次出现的时间是很困难的。但是,用于抛
  • 28
    如果一台车辆要充分利用动力传动机组在主动轮或车轮处提供的扭矩,良好匹配的行动部分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达到最佳的性能和达到最佳的乘坐特性,这是行动部分的两个主要目的,由此可以推论出其必须的部件。首先,对性能这个目的来说,必须充分利用地面赋予的有效附着力,以便充分利用传动扭矩,并从而使牵引力增大到最大限度和使车辆发挥最佳性能。这将要求正确设计车辆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即履带式车辆的履带,或者轮式车辆的轮胎。
  • 19
    过去的许多装甲车辆,由于乘员不能使它发挥出理论上规定的最大效能,因而辜负了人们的期望。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而主要是因为使用者和设计师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现在,许多国家建立了先进的军事“参谋需求”系统,它们把军事上的需求明确地传达给设计师。尽管愿望是良好的,但效果不一定好,这是因为在提出最初的需求之后战术情况已经起了变化。这样,制成的装甲车辆不得不遂行在开始设计时没有想象过的任务。    在技术突飞
  • 26
    动力传动机组是用来推进地面车辆的全套装置,它包括从油箱到负重轮或主动轮的许多部件。其主要部件有发动机和变速传动装置,在履带式车辆上还有转向机构。    从历史上来说,最早的实用坦克是在战时设计的;如何提供适当的发动机就成了一大难题。航空发动机供应严重不足,民用车辆工业也还不能为坦克提供发动机,结果就发展了专用发动机。但是,在随后的30年间,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却同汽车工业一起成了供货源。自40年代中期以来制造
  • 7
    成功的坦克设计应当反映出装甲战斗车辆各大性能的和谐结合。坦克设计师会受到物理法则及其他外加因素的若干限制。坦克无疑是既重又复杂的机器,而一辆现代战斗坦克大约每行驶4800公里就要进行大修。若加上投资的费用,就能立即认识到单位里程的实际费用的确是很高的。进而还要认识到,坦克借助于坦克公路输送车或铁路输送所进行的非战术性机动,应占很大的比例。在和平时期,这种输送方法有助于降低费用,减轻维修负担和对路面的不
  • 5
    方阵(由步兵梭镖兵组成的密集部队),是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苏梅里亚的一种作战队形。在希腊,也许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就开始采用方阵进行作战了。除了北部的塞萨利和马其顿等较为平坦的地区外,多山的希腊很不适宜骑兵的机动。因此,一般说来,希腊不很重视骑兵这一兵种,而着重依靠经过不断改进的步兵方阵进行作战。    重步兵部队纪律很严,作战时排成很长的横队,纵深为8至12排不等。训练有素而且纪律严明的古希腊方阵的每个士
  • 6
    古代的军事首领在掌握战争的基本战略之前,就已经普遍懂得并十分强调打经济战了,对阵战打得比较少。敌对双方往往把进攻目标集中在对方的财产资源上,并竭力保护自己的资源。这就导致首批有组织地采取建筑城堡和城墙的安全措施,以保卫城镇居民的财产。    值得注意的最早的永久性城堡防御工事是在需要加以保卫的地区四周用泥土或石头构筑起来的城墙。这种城墙的上面常常设有木制的栅栏。栅栏通常也是永久性的。有的是在遭到敌人
  • 3
    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骑兵就开始协同步兵进行作战了。不过那时他们在军队中所占比重很小,通常只有皇族和贵族方能充当骑兵。他们或者乘坐战车,或者骑着高头大马奔赴战场。到了大约公元前600年时,在亚洲中部和西南部的广阔平原地区,骑兵在作战中已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战斗力量了。为此,波斯和中国都不得不使自己适应骑马作战的要求,以对付野蛮民族敌手所主要依赖的骑兵。到了赛勒斯王的时代,波斯的重骑兵和弓箭骑兵成了世界
  • 6
    公元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了旧拜占庭城,并将它定为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当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城陷落时,东罗马帝国却免遭劫难幸存了下来。尽管它几经兴衰变迁,但却兴旺发达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人们照常在君士坦丁堡生活着,很象古罗马时期一样,不过明显带上了希腊的色彩和情调。    在公元5世纪末期的几十年以及整个6世纪的时期里,拜占庭披盔带甲的骑兵在整个地中海区域占据着突出的优势。这并非因为这支军队在数量上超
  • 4
    由于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军在曼兹喀特一战中彻底击败了拜占庭,同年塞尔柱王朝又在耶路撒冷征服了更加逆来顺受的开罗法蒂玛哈里发,从而激起有关国家组成十字军开始了历时二个世纪的东征行动。塞尔柱王朝征服了拜占庭的整个安纳托利亚地区,并对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教徒进行了残酷迫害,这一切激起所有的基督教徒群起而攻之。其结果,是在现在人们称之为近东的亚洲西部地区,发生了一场持续将近两个世纪的宗教战争,这期间夹杂
  • 6
    当马其顿运用方阵作战达到了精通熟练的地步时,古罗马也开始崛起为难以对付的军事强国了。在古罗马王国和古罗马共和国的初期,士兵是从公民中动员来的。由于他们必须自备武器,因此,骑兵以及装备最好的重步兵均来自最富裕的阶层。如同希腊和马其顿军队一样,古罗马军队中也有装备稍差的步兵分队,如标枪兵、投石兵和其它一些不带盔甲的辅助兵。各种部队均以一百人为单位进行编队,称为百人队。这些早期罗马军队的作战队形也是方阵
  • 2
    欧洲十字军从拜占庭人那里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从而完全改变了西欧城堡防御工事和城市防卫的概念。拜占庭帝国那筑有高大城墙的城市和坚固的要塞工事,以及建有高大结实城楼的两道甚至三道同心圆式的城墙,给西欧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时这些东西在西欧还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因此,12世纪的西欧在城堡的建筑和城市防卫方面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革命。    在后来的两个世纪里,城堡防御工事的唯一重大改进是古城堡和设防城
  • 5
    一般来说,是西班牙人,特别是他们的伟大的将领贡萨罗·德·科尔多瓦,最早懂得了火绳枪在作战中的巨大作用。16世纪初将法国人驱逐出意大利南部的这场重大战役中,火绳枪是他们使用的主要兵器。由于西班牙人积极启用轻兵器,在改进轻兵器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为了提高这种新兵器的效能,努力尝试建立一种新式战术队形,因而开创了西班牙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独占军事优势的新纪元。    在这个兵器发展的时期里,由于火绳枪和滑
  • 6
    英国对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挑战    在西班牙称霸于欧洲陆地战争,并寻求海上霸权的一个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不列颠诸岛正处于亨利八世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之下。在他们当政期间,曾为建立大不列颠海上帝国奠定了基础,刺激了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开创了英国皇家海军发展的新时期。不列颠岛国的劲敌是当时称霸于海洋并垄断着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贸易的国家——西班牙。    但是,16世纪期间英国跟法国时有摩擦,这与法国经常
  • 6
    拿破仑在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自成吉思汗以来,年青的拿破仑·波拿巴在意大利和埃及进行的早期战役中,最先表现出了跟成吉思汗一脉相承但又是崭新的军事思想。在他的驾驭下,这种军事思想直接支配了19世纪头15年中所发生的战争。而它的巨大影响则延续得更加久远。尽管拿破仑的敌人力求一丝不苟地仿效他的军事体制,尽管他们以数量上的优势最终击败了拿破仑,但是,他们从来也没有完全弄懂拿破仑从事巨大军事变革的思想基础。
  • 5
    十九世纪初期的技术和战争    1815年拿破仑失败后的整个世纪里,战争的演变是一场长期的革命,它由政治、经济、社会多种力量所创造和支持,技术进步只是其中的一种力量,但在许多方面它的影响最为深远和引人瞩目。在技术领域里,诸如冶金、化学、弹道学和电子学方面的进步是军事变革的突出因素,但还不是全部因素。这场变革中的武器,大量生产的各种工具和标志新工业文明的消费品,都是机器产品,而机器本身就是机械学和工程学的革
  • 4
    美国内战以后的八十年中,海战变革的剧烈程度与19世纪前55年几乎相同。海战连续变化的关键是1862年约翰·埃里克森的班长号战舰的出现。该舰装有旋转装甲炮台。该世纪末,这艘战舰是海上霸王,但不久,约翰·费希尔的无畏号及其后继者却发挥了最大的潜力。    这几十年中,蒸汽动力已成为国家大战略计划需要考虑的紧要问题。加煤站地点不只是殖民扩张方向和扩张程度的限制性因素,而且是直接的决定性因素。西班牙-美国战争中,有两个典
  • 3
    军事史向来是军事家研究战争的实验室。纵观自古以来的战争经验,不难发现所有的军事将领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借鉴前人总结的作战经验,采用前人的作战兵器、战术和战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新东西而逐渐锻炼成长起来的。尽管好几个世纪中有关战争、战争的情况以及作战方法的著作浩如烟海,然而只有到了19世纪,人们才试图对战争进行从理论上的总结整理,将战争涉及到的基本要素以及军事将领如何打仗和指挥部队进行条理系统的描
  • 5
    军事部门和军事将领们一直是头脑灵敏的知识界讽刺攻击的对象。尤其是新闻界人士更喜欢揭露将军们的所谓短处,说他们愚蠢,思想上固步自封,不注重严格执行军队的规章等等。自命不凡的军事批评家总爱这样的格言:“战争太重要了,决不能让那些将军们随意行事。”“军事将领们一直在准备打一场毁灭人类的战争。”    就军人来说,从将军到下级官兵,他们都是人,难免不犯错误,因此对他们的批评通常也带有一定的真实成份。但从本质
  • 13
    在我们称之为“冷兵器时代”的整个历史时期中,表示杀伤力的曲线相当平直,但从启用黑火药兵器之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开始,曲线便急剧上升。   为了提高兵器杀伤力,促使人们采取两项重大的做法。第一,人们不得不改变作战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型兵器的效能;第二,人们同时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手段来限制敌方使用新型兵器的效能。   这两者相互结合,并在很大程度上相互补充的做法,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兵器的效能以打击敌
  • 4
    自从人类开始“上船下海”,不论他干什么“海上营生”,在航行中总是要牵涉到在外方陆地登岸的问题,而在陆上的人们又往往企图阻止船上人员登岸,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传统的对抗形势就形成了,船上人员进行登岸的战斗,而岸上的人进行反登陆战斗,对于守在岸上的人来说,进行这种战斗没有什么异常之处,但对于登陆者,战斗就比较特殊。有关的水手就要从船上活动过渡到生疏的陆上战斗,这是很棘手的问题。但多半情况是水手留在船上,
  • 9
    从神话和民间的传说中证明,自人类进行有组织的战争之后,从空中进行攻击一直是人们渴望的梦想。骑上飞马的勇士,训练有素的天鹰运载着部队,这样的故事难以数计,更不必说骑着炮弹飞越敌人阵线的那些过于夸大其词的神话了。   自从1782年热空气球首次飞行成功以后,专业军人和军事学的初步涉猎者梦想把部队或弹药从空中运往敌后方敏感地区,就有了实现的可能。1794年在莫伯日的法国革命战争中,气球首次用于军事。美国内战中,气球
  •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各国军队都乘机将战争中出现的武器方面的进步加以吸收,尤其注重坦克和军用飞机。吸收的方式就是以1918年德国人的战术革新为基础的那种原则,我们称之为20世纪战斗队。这原则就是火力队和实施机动的突击群相结合,每个战斗群相互之间和总的作战计划之间互有关联。1939年的装甲师、空中突击队、英美登陆队都是火力队和实施机动的突击群相结合的例子。这是充分发挥空运、战斗航空兵、装甲车辆、登陆艇、海军火炮
  • 2
    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乌博列维奇Иероним Петрович Уборевич〔1896.1.2—1937.6.12)苏联军事首长,一级集团军级(1935)。立陶宛犹太人,苏联二战前最有声望的将领,朱可夫,科涅夫等元帅普遍认为,名声显赫的图哈切夫斯基实际连他一半都不如。主要著作:《工农红军指挥人员的训练》,莫斯科—列宁格勒1928年版;《战役战术和航空兵的军事演练》,莫斯科—列宁格勒1929年版。
  • 5
    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乌博列维奇(俄语:Иерони́м Петро́вич Уборе́вич,1896年1月14日-1937年6月12日),苏联军事家,一级集团军级军衔(1935年时授予),在俄国内战中率领红军取得多次胜利。在担任红军军备部长时力主发展空军和装甲部队,强调要重点训练红军掌握现代兵器和装备。在担任多个军区司令期间,他组织了多次演习和野外作业,提高了苏军的实际训练水平,完善了大纵深战役理论。受他影响的同僚和他所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工农红军

目录: 世界历史